(上接一版)
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的种植大户王生,与金泰禾公司合作已有7个年头。每年,公司和王生所代表的合作社签下订单合同,王生组织合作社的农户按订单来种植,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和肥料,王生负责人力和机械。就拿去年来说,王生种了两千多亩青贮玉米,全部通过金泰禾公司卖给了伊利。伊利给出的价格是每吨550元,金泰禾在中间不打折扣,也以每吨550元收购,用王生的话来讲就是“公司决不让农民吃亏”。收益部分,公司和王生直接结算,王生再与合作社进行内部分配。
农户最怕什么?最怕东西卖不出去。农牧民销售找不到“门道”,而和金泰禾公司合作,“卖难”就不再是问题。“给金泰禾种了这么多年地,就是瞅准了人家的好信誉和好销路。我们合作社里头的这几个人,每年少说每人也有二、三十万进账,人家没亏待过咱农民,咱种地也种的心安,干劲儿也是一年比一年足!”受益于斯,王生这些年铆足干劲抓生产,不忙时还免费给金泰禾公司当“土地估价员”,也是以“真心”回报企业对他的“真意”。
农户怕的,正是企业所擅长的。金泰禾公司在土地上“扎根”多年,结交甚广,早就闯开了一道“壑廊”,与很多大企业大公司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也算是研究市场的行家。刘红梅说:“我们现在主要和伊利、宁夏伊品、敕勒川糖业合作,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玉米、甜菜等,同时还有不少蔬菜订单,农户只管按我们的订单、按我们的标准生产,公司的销售渠道非常畅通。”农民擅长种地,企业擅长做买卖,农企各有所长,所长叠加,效应双倍放大。“农企利益联结,我认为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公司不愁‘没货卖’,大后方稳固,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农户潜心种地,不愁‘卖货难’。”诚如刘红梅所言,结下“良缘”,企业有了“依托”,农户也有了更多投身土地的激情和动力。
据统计,2011年—2017年,金泰禾公司与2300户农户签订了种植订单,面积达10.2万亩,公司的订单种植户可户均年增收1万元。2017年,公司发展种植基地10万亩,种植有机青贮玉米2万亩、有机饲料玉米4.5万亩、蔬菜2.3万亩,与3家企业合作种植有机牧草2万亩,完成蔬菜育苗1500万株,收购玉米5万吨分别销往宁夏、四川和云南等粮食收购企业,有效缓解当地农牧民“卖难”的问题。同时,公司为已流转土地的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农牧民获得了额外的收益。而公司的“摊子”也越铺越大,逐渐拓展出保鲜、物流、加工、包装箱生产等多项业务。
“金泰禾公司是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最终,企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双赢。而且在利益联结链条中,贫困户也得到了实惠,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达旗农牧业局副局长王金如说。
采访手记
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稳定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企业是龙头,农户是龙身,龙头龙身和谐联动,方能实现“飞龙在天”。金泰禾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牧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农企“联姻”。在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过程中,公司积极推进订单生产等,给农牧民吃下“定心丸”,由此辐射带动农牧民,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企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农牧民得以持续增收。
双赢的局面,归功于农企“利益共同”。其实,在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方面,不论是达旗,还是全市范围内,我们都已经做了不少探索。怎样让农牧民“高枕无忧”种养殖?金泰禾公司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们希冀,农企联结更有广度、深度和温度。(转自《鄂尔多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