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45年过去了,当年踌躇满志,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成为步履蹒跚,发须银白的花甲老人。
1973年11月15日,响应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怀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雄心壮志,我们一行31人(后期陆续又增加了2人)离开家乡、告别亲人,背起简单的行囊,戴着大红花,坐着解放大卡车来到了达拉特旗展旦召治沙站(今市造林总场展旦召分场)七里沙作业区插场锻炼劳动。
展旦召治沙站是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针对治理库布其沙漠而批准建立的国营治沙站,场部位于达拉特旗原解放滩公社展旦召嘎查,属库布其沙漠中部,总经营面积约40万亩,下设展旦召、七里沙、瓦窑三个作业区,造林面积约10万亩左右,多数为沙柳。而我们所在的七里沙作业区又距原包东公路30多华里,是治沙站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的一个作业区。西至包东公路,南至虎谷兔壕沿脑合赖一带,东至刘家圪堵,北至瓦窑村沿焦家圪卜一线,总经营面积近10万亩。
我们到了以后,虽经领导和职工们进行了精心准备,但住宿条件还是比较简陋。当时,把我们14名女知青安排在两间原来站领导下乡或来客招待的宿舍,虽说比较拥挤,还算可以,因为既有炕炉子,又有火炉子加温,这是对女娃娃刚离开家的一种眷顾和优待,而男娃娃却不一样了,把16名男知青全部安排在建立作业区初期用土打墙、土坯砌墙、草泥抹顶混合盖起来的临时雇用民工居住的房子,时称“二东房”。东西前后没有窗子,室内东西四盘炕,以中间为界,南北各两盘,每盘炕住4人,靠地炉子烧火加温,中间靠北墙有个大土炉,早晚烧用洗漱水,剩余时间靠烧干锅取暖,到了数九寒天,晚上躺进那冰凉被窝里,缩成一团,半天暖不过身来。记得一天中午,治沙站领导和知青带队干部给我们准备的是猪肉烩酸菜、馒头,这在当时来讲是非常不错了,既体现了单位及职工们的深情厚意,又算是来到此地的安锅饭。这里没有电,没有书报,没有电话,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远离人烟,出门抬头看见天,低头看见沙,漫漫黄沙一望无际;集体伙食,80%为粗粮,每周吃一顿馒头或素包子,好在单位通过林粮间作,每年种一些谷类作物,将我们的玉米面等粗粮兑换成治沙站牲畜所需的饲料,这样我们每周可以少吃一些玉米窝头,多吃几顿可口的糜米饭。
这里交通条件十分不便,知青们谁想回家如果遇到作业区二套小马车回场部(展旦召)办事、拉炭能搭车坐到包东公路43公里处等待东胜到包头的班车或好心人的顺路车,算是一种幸运,否则要从作业区走到公路,男同志需要足足两个半小时,女同志则需要三个小时,有时到了公路如果延误了班车,碰不到好心人的顺路车,再需要四个左右小时途步回到树林召;这里没有诊所、药店,好在我们来了以后,治沙站将后来的巡回场医基本固定在七里沙作业区,同时建立了医务室,充实了药械,还在我们知青中选派了一名女知青管理、销售药品,从而为知青一般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方便。虽然食宿、交通、医疗条件等自然环境差些,但大家却充满“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热情。
来到作业区的第二天,除决定一名男知青固定帮厨外,其余所有的知青全部参加了冬季以沙柳平茬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产劳动。那时候,在知青中最小的为十五、六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岁。参加沙柳平茬不仅没有干过,而且从来没有听说过。面对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知青们克服了畏难情绪,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在作业区负责人员的指导下,大家拿着镢头将当年采条过的沙柳,三年后的成林沙柳及即将枯死的沙柳沿冻土层面刨掉,从而达到平茬复壮的目的。三天过后,知青们有的手腕、胳膊腕子痛,有的手上打起了大水泡,有的甚至是血泡……收工回到宿舍后,个个都是东倒西歪、无精打采。但是,大家虽然感到很累,却没有忘记“接受再教育”的初心,忍着疼痛继续干,一直坚持到次年3月初。
沙柳平茬告一段落后,紧接着进入春季选林、固沙阶段。这个阶段施工时间比较长,一般从阳历3月上旬开始到4月下旬结束,约50天时间,可谓林业生产的“黄金季节”。生产内容为新造林地踏查、种(条)苗的准备,拉运、假植、栽植、固沙。
我们这些知青除给民工指定造林部位、拉线定点外,主要负责造林规格、质量、数量,收工回去将全天栽植的数量进行汇总,按照所确定的造林规格计算出当天的造林面积。在施工中,我们所有参加造林的知青和作业区一线生产人员及民工一样,每天早出晚归,坚守在各自的生产岗位,饿了吃几口冷窝头,渴了喝几口冷水,每天往返五六十华里,从无怨言。特别是女知青们,除同男知青一样的艰辛外,每天因清点民工栽植的数量则需要走更多的路程,经过风吹日晒,脸变黑了,身体消瘦了。但是,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艰苦奋战30多天,完成造林3000多亩,受到了治沙站领导和作业区全体职工的好评。
进入固沙阶段后,为了防止造林后的树木被风蚀,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结束后紧接着进行防沙固沙。具体做法是:根据造林部位、易风蚀程度及树种,确定设置沙障类型和沙障距离,当时所做沙障类型主要以沙蒿、沙柳卧式(平铺)沙障为主,个别地段采取沙蒿立式沙障或网格沙障;沙障距离乔木为栽植行距的1.5米左右,灌木沙障为0.8米左右。在固沙阶段中,男知青负责用镢头掏沙蒿或平茬沙柳、拉运,女知青负责做沙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当年造林55%的固沙任务。
林业生产如同农业生产一样,环环紧扣。春季造林结束后,紧接着进入幼林修枝、林木病虫害防治、苗圃田间管理及农作物种植阶段。作业区根据知青中接受能力、体力情况,将我们分别安排到幼林抚育组( 沙障维修、幼林修枝、锄草)、病虫害防治组(人工喷雾、施放烟雾剂)、苗圃田间管理组(修剪苗木、锄草)和农作物种植组(锄草、浇水)。在干这些活的过程中,大家起初都不会干,但在工人师傅们手把手的教照下,经过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进而圆满的完成了所分配的各项生产任务。
根据治沙站场部工作的需要,1974年2月至4月,陆续从七里沙作业区知青点抽调了5名知青分别安排在场部炊事、电工、实物保管、技术等非生产性岗位,填补了当时场部后勤管理所需工作岗位人员的不足。
为了改善知青点当时的住宿条件,1974年夏季,旗知青办拨款给我们建立了宿舍。对此,治沙站为扩大建筑面积,增加食堂、饭厅、体育活动房等附属设施,无偿提供了建筑所需的全部椽檩。房屋结构为砖基础,四明窖泥草顶子上面铺的瓦,松木玻璃门窗,经过近6个月的筹建、施工,入冬初,全体知青兴高采烈地告别了“二东房”和拥挤的“单间”,搬到了宽敞舒适的房间。这一年年底,几名知识青年还研发出了一种“柴油发电机”以进行定时照明,从而结束了用炼油点灯的历史。
我们来到七里沙作业区后,展旦召治沙站从领导到知青点的全体职工对我们十分关心。在组织管理上成立了团支部,并在知青中选派了专人,负责其日常事务;在学习上每周六晚上由团支部负责,组织全体知青学习时事政治和文化知识,同时指派技术员给我们定时讲授林业技术;在生活上尽量给大家进行调剂,将知青中玉米面通过粮食供应部门兑换成牲畜饲料,将治沙站所生产的糜子通过加工供应给我们,让知青们多吃糜米饭,少吃点玉米窝头,如果遇有重大节假日,治沙站还将集体放养的羊只宰杀给我们吃,以改善生活;在劳动待遇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考勤评分制,最高10分工,最低为7分工,一季一评(每分工为0.12元),一月一结算。
由于知青管理工作有序、成效显著,1974年7月间,全旗知青工作会议在展旦召治沙站场部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旗分管领导、七个农、林、牧场站的知青带队干部、各人民公社分管知青工作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这次会上治沙站分管知青工作的领导不仅代表单位作了典型发言,而且被评为全旗知青管理教育的先进单位。
1975年3月,治沙站又从七里沙知青点抽调了10名知青到瓦窑苗圃参加苗圃地的建设。此苗圃始建于1972年,建圃初期仅有100多亩残林和待建设改造的荒沙地,其余都是“风吹石头跑,干旱雨涝不长草”的沙石祼露河床。知青们到了以后,在苗圃负责人指导下,先后参加了“水力拉沙”、“引洪淤地”和“风力积沙”等苗圃地建设工程,经过三年艰辛努力,不仅改造出近300亩育苗基地,而且为建圃初期规划建设800亩优良苗木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苗圃地建设中,全体知青无论是在与河水搏斗,还是在日常生产中,大家都争先恐后,不甘示弱。特别是在春、夏、秋三季“水力拉沙”、“引洪淤地”苗圃地灌溉中,遇有围堰出现决口,引水渠需要做拦水坝时,所有男知青不顾气候寒冷,奋不顾身地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拦堵被决水口,直至堵住为止。在此基础上,大家还参加了苗圃油松、小叶杨的播种育苗、品种杨的插条育苗、移植育苗及对苗木的田间后期管理,参加了樟子松种子园初期建设和品种杨选育工作。
依据国家当时知识青年通过上山下乡劳动锻炼两年以上可以优先招工、招干、征兵的政策规定,1975年10月,旗知青办给了治沙站7个回城招工指标,从此揭开了知青回城的序幕,到1976年10月,共有24名知青先后回城被安置。
“山红雀”飞走了,剩下的“灰大头”进而继续“接受再教育”。1977年初,治沙站将未回城的知青通过选派参加达旗路线教育,推荐到内蒙古知青共大学习,单位林业科研、拖拉机驾驶、林业生产岗位等方式进行了安排。
1978年夏季,乘着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召开的东风,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将未回城分配工作的9名知青全部由达旗劳动局就地转为国家林业工人。至此,我们在展旦召治沙站插场锻炼劳动的33名知识青年全部得到了安置。
“上山下乡”的经历是留在我们这些老知青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2002年、2013年,在“上山下乡”30周年和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中,全体知青在展旦召分场分别举行了“重回第二故乡,追寻当年奋斗记忆,感受林场发展变化”的纪念活动。
大家每次回到故地,对这片青春理想的彩云难以忘却,对这片艰苦创造的故土难以割舍——我们怀念青春壮美时治理沙漠的野外生活,怀念亲手栽植的沙柳、杨树和那“扎根树”,怀念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知青情谊,怀念偷偷初恋的欢悦,怀念林场老工人对我们的殷殷厚爱,怀念那些我们曾教他们读书写字的林场孩子,怀念落霞如火时我们在灌木丛中高唱《知青之歌》……
岁序迁留,往事难忘。今天,在纪念上山下乡45周年之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那段知青岁月中并肩作战而英年早逝的一个战壕的战友们。他们分别是:团支部书记、知青班长高仁;团支部委员刘玉峰;蒙古族青年巴图;进步青年牛俊生。今天我们借此报端对已故的战友们表示深深的怀念。
45年,那段劳动锻炼期间的“知青岁月”不仅难以忘怀,而且已成为我们人生中永久的话题。在那段时间里,有收获也有遗憾,有温馨也有苦涩,有欢乐也有泪水,它将慢慢酿成一杯浓酒,让我们始终品味不尽,悠悠岁月也让我们始终抹不去那沉重的回忆与思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天我们发现,那段知青岁月的生活赋予我们那种勇敢、坚定、吃苦耐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何等的宝贵啊!
时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我们愿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