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民们都忙碌起来。而农技推广站研究员白志刚似乎比农民还忙,他在试验鲜食玉米纸筒育秧。
在树林召镇五股地的大棚里,穿着短袖的白志刚热得流汗。他先把土壤和苗床专用肥按一定比例和起来。将一板像莜面窝窝一样的纸筒拉开,固定在平整的地上,用筛子将和好的土筛入纸筒内,然后在每一个“窝窝”里点一粒玉米种子,将种子按下把土压实,再筛入土,把土拍实,最后浇水,一盘种苗就播种完成了。这样一盘纸筒,可育500多株种苗。
纸筒育苗是白研究员今年的新试验。为的是让鲜食玉米提前上市。不同时间上市的鲜食玉米价格悬殊,上市的那几天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早一点的一支玉米能卖1.5元,迟几天价格可能就只有0.5元或者更低。因此,“抢时间”就成了种植鲜食玉米增收的关键。为了“抢时间”很多农民尝试提前用小拱棚育苗,但小拱棚占地多,塑料拱棚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纸筒育苗可集中在温室育苗,用的材料是可以自然降解的纸筒,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移栽方便,移栽时可将一个个纸筒剥离直接插入土壤。
白志刚介绍,玉米在温室内大概一周出苗,5月10日左右,玉米就可长到2-3片叶子,那时候就可移栽到大田。而这时候,露天玉米才刚出苗。育秧玉米的生长周期大概是60天左右,预计可比露天玉米提前10多天上市。今年,他准备在2块高产创建示范田上种1亩纸筒玉米做试验,需要育苗5000多株。
鲜食玉米套种地豆(矮豆角)是试验的另一个项目,即在鲜食玉米成熟后期大概7、8月份,隔行播种地豆。虽然只是试验,还没有结果,但理论测算,鲜食玉米和地豆的收入可观。
记者质疑,纸筒育秧看似很简单,既不高深,也看不出太多的“技术含量”。白志刚说,试验的目的是向农民推广,只有简单易行的技术,农民才容易接受和操作。就像去年试验推广的玉米膜下滴管技术,就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今年全旗的滴管面积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