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高频词”。如何让“高频词”落地,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达旗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频出“好招”,其中中小学教师轮岗及小学教育联盟活动这两招已历练四、五年,而今渐入佳境。
快到十一点了,校园里时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趁着这节没课,郭志芳老师抓紧时间批改作业,办公室里静静的,只有笔头触摸纸张的沙沙声。今年是她从达旗第五小学轮岗到树林召镇大树湾学校的第三年,虽然从城镇到农村,但人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郭老师把身心都沉在了大树湾学校。
“三年前,教育局让我来,我想也没想就来了,都是教学生,走在哪里都一样。农村教育相对薄弱,正是大展身手的地方。能为大树湾学校贡献点绵薄之力,能把村里的孩子们教好,我就没白来。”同郭老师一同过来的,还有同校的徐瑞霞老师,她们俩一个教数学,一个教语文,各自把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带到大树湾学校,同时带动这里的年轻教师成长,大树湾学校的教学质量“蹭蹭”就上来了。家长不再往城里挤,学校的“粉丝儿”越来越多,学生人数是三年前的两倍还多。
“我们从2014年秋季开始,在城区所有的初中和小学实行教师和学校领导轮岗制度,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无特殊情况一律交流到其他学校。有交流到农村学校的,也有交流到城区其他学校的,像郭志芳老师这样的,就是直接交流到了农村学校。我们对主动到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在职称评定上给予照顾。”达旗教育局基础教育办马明说。截至目前,全旗累计交流教师612名,占符合交流教师总数的70.75%。
教师变“学校人”为“系统人”,充分流动起来,择校热“降温”,教学质量“升温”,义务教育发展“恒温”,可谓“三全其美”。达到“三全其美”效果的,还有小学教育联盟活动。
2013年,本着“强校带动弱校,城镇引领农村”的原则,达旗教育局根据区域组建了三个教育联盟。教育联盟实行“五个一体化”,即联盟活动一体化、学校管理一体化、教师发展与教学研究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及考核评价一体化,而且每个联盟内的每一所农村小学都要选择一所镇区小学与之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马明举了个例子。比如,与达旗第一小学“结盟”的是吉格斯太镇中心小学,这种“结盟”是全面无死角的联合,不论是在学校管理,还是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方面,两个学校都要互助合作,城镇学校扶持农村学校,城镇学校骨干教师与农村小学各学科所有的专任教师都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考核也“捆绑”在一起。
“全旗的30所小学全部加入了联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农村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农村学校的生源日趋稳定并呈增长趋势,联盟内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了。”马明说,三个“矩阵”联成“大盟”,强的带弱的,弱的追强的,区域内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了城乡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一举而诸利俱至。
教师“流”起来,“联盟”结起来,达旗教育“功夫”日臻提升,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达标验收。改革纵见成效,“恒温”之路仍在继续。(转自《鄂尔多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