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56期 >2018-06-27编印

达拉滩农村改革第一人
刊发日期:2018-06-27 阅读次数: 作者:内蒙古日报记者 李文明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最南端起伏的丘陵沟壑间,一座掩映在绿树旁的小院格外引人注意。6间楼板房,墙面被白色瓷砖罩得严严实实,宽大的院子里铺设了大理石地板,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座院落的主人是陈绿师。他的母亲就是40多年前在全国率先进行包产到户的赵丑女。这个村子是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城塔村,也是原来的耳字壕人民公社康家湾村。

  见到陈绿师时,他和妻子刚从玉米田里除草归来。安顿记者一行人到家中坐下,陈绿师便讲述起4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重大变革。

  “那时我只有十几岁,还在学校读书,放假回来还要帮母亲种地。”陈绿师说,赵丑女所在的康家湾村位于达拉特旗最南端,依靠着黄河的灌溉,从清朝晚期走西口以来,就是内蒙古重要的粮食产区。40多年前,康家湾与其他地区一样,也是实行“大呼隆”生产方式:农民们每天听生产队干部的哨子上工、下工,集体劳作。除了大年三十和年初一两天不用下地干活,所有人所有的时间都被束缚在土地上。

  虽然赵丑女家附近就有一片生产大队的耕地,但她每天仍然要来回走40多分钟的路,先集合,再出工。当时50多岁的赵丑女看不下去这种“光跑路,干不出活儿”的生产方式,便向队委会提出把离她家近的那片地让她种,她“每天走路的工夫就可以把那点儿地给拾掇了”。

  “队里当初主要是为了照顾她的年纪比较大,就答应了她的请求,把离她家最近的14亩地以及两台水车、一头骡子交给了她。”时任生产大队队长的韩子义回忆说,当时包给赵丑女地是出于对她出工不方便的考虑。“这里十年九旱,地广人稀,许多地方形不成村落。赵丑女家住在后山的梁上,去集体的地头来回出工得花一个多小时时间,队里就允许她包14亩地,后来发生的事情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虽然已经年逾80岁,韩子义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康家湾村当初的决定还不能叫做“承包”,因为生产队只是将那块地的耕种任务单独交给了赵丑女。收成还是全部归集体所有,仍然按照工分计算,只是她的工分不是按出工时间计算,而是参照集体劳动耕种一亩地需要多少工时给她打分。但赵丑女却对这块“由自己种”的土地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我母亲种地可下了辛苦,起早贪黑侍弄庄稼。”陈绿师回忆说。

  1973年的秋天,康家湾村集体劳动的地每亩只收了五百来斤,而赵丑女耕种的地粮食亩产却上了1000斤,收成翻了一倍,她一个人共向队里上交了1万多斤粮食,大白菜、大蒜的收成满足了整个生产队的需要。“秋收后,赵丑女家的人均收入比整个生产队高出了几倍。但是,在分配劳动所得时,却发生了很大的争议。赵丑女能够多打下粮食,但是仍然参照集体劳动给她记工分,她就明显吃亏了。队里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以产量定工分’的办法,即以一定的产量给赵丑女定工分,如果赵丑女第二年还能超产,就把多余的产量折成工分奖励她。”韩子义说,后来,此种方式被总结为“以产定酬”。由产量而不是“出不出工”作为考核方式,进一步激发了赵丑女的生产热情。

  很快,从第二年开始,赵丑女的辛勤劳动有了回报,她种的14亩地收成多,为她折算的工分多,她最后得到的粮食自然就多了起来。(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