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专版总第118期 >2018-11-24编印

西梁外·大凉山
刊发日期:2018-11-24 阅读次数: 作者:杨廷华

来自杨廷华摄.jpg

来自大凉山的彝族人正在西梁外装马铃薯


  西梁外和大凉山,一个大西北,一个大西南,远隔千山万水,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地方,今天却被我写在了一起。

  西梁外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它是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对本旗西部黄河冲击平原以南丘陵地区的一个俗称。包括高头窑、青达门、呼斯梁、蓿荄图等四个乡,撤乡并镇后这些地方分别划归了沿河的乡镇。

  我对西梁外的最初印象缘自40年前,那时候我在达旗唯一的国营照相馆工作,为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照毕业相是当年服务行业的任务之一,下乡过程中西梁外的蓿荄图给我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可以说这里当年是全旗最偏远、最荒凉、最落后的一个地方。

  我们一大早从旗里坐上大客车,中午过后到达了高头窑,而从高头窑到蓿荄图是隔日才通一班车,为了赶时间,我们搭乘了一辆拉炭的拖拉机,坐在装满大炭的拖斗上,举目四望,滿眼荒凉。日头偏西时终于摇晃到了目的地--蓿荄图公社所在地的大井学校。

  名曰大井却没有水井。坐了半天的炭车,满脸煤污沙尘,学校老师一见面就嘱咐我们,洗脸时要节约用水,因为这里用的水都是从十几里外拉回来的。天色渐暗,外面响起了柴油机发电的声音,老师告诉我们,早点休息,晚上10点就停电了。

  八十年代我在达拉特电视台当记者,有一年天大旱,我们去西梁外拍摄旱情汇报专题片,七八月份了,蓿荄图地里的粪堆未撒。我们只能在两处地方看到绿色,一处是多年的大树,一个是村民门前种的几平方大小的菜地。还有一个画面至今难忘,因为吃水困难,人匹马夫拉一次很不容易,每户人家盛水的缸特别多,有人编了句顺口溜,"穷的要甚没甚,进门一溜大瓮" 。

  2018年金秋时节,为拍摄全旗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画刊图片,我和影友又来到了西梁外,这个地方叫黄母哈日村,原属蓿荄图乡,撤乡并镇后划归了恩格贝镇。

 镇里的小石领着我们下车拍摄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眼望去,高压输电线银光闪闪,自动喷灌机像长龙静卧,一片片平展的土地上人声鼎沸,一台台马铃薯收储机穿梭不断,一排排装满马铃薯的彩色编织袋像士兵一样整齐列队伸向远方。

  这就是当年偏远而荒凉的西梁外吗?

  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土地上忙着装马铃薯的人们竟然是来自大凉山的彝族人。

  我们知道,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凉山,巧渡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举行彝海结盟,留下了不少红色的故事。凉山1950年解放,1952年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州。然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腹心地区,因其特殊的历史、社会、地理等原因,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前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奴隶社会制度,这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被专家学者作为研究人类奴隶社会形态的活化石。

 我没有去过大凉山,但在我过去的印象中,凉山就是偏远,凉山就是封闭,凉山就是落后,当然,凉山也是神秘的。近年来不少摄影人常去凉山采风拍片,而我看到的摄影作品也大多是黒白和灰色的,似乎黒白灰就是凉山彝族人的生活底色。

  然而,在今天的西梁外,我却真真切切看到了彝族人生活中的色彩。他们告诉我,他们来这里打工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有经纪人组织,今年来了近100人,一般秋季来干一个月左右,干完就回去了。在我的镜头中,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来黄母哈日村种植马铃薯的是一家双星现代农牧业公司,他们承包了村民3000亩土地,承包期30年,然后打井上电,机械化耕作,种植马铃薯和红葱。当地村民既能分到土地承包费,自己还另有土地耕种,生活滋润不缺钱,季节性的打工活也就不屑一顾了。

  双星公司经理告诉我,装一袋马铃薯公司支付一块三毛钱工资,经纪人要从中抽一点,但这些彝族人很满意,因为他们的总体收入都很可观,据说装缷车的小伙子有的一天最高能挣到五六百元。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不少媒体推出了《我身边的变化》等栏目。

  西梁外变了,从无电缺水到自动喷灌。大凉山的彝族人也在变,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外面多彩的世界。这些不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