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为陈海维
陈海维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副大队长,今年他积极响应旗委号召,于5月9日来到风水梁镇敖包梁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驻村后,在实地走访中,陈海维发现缺水是造成全村经济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因为缺水,全村仅有103亩水浇地!
对于敖包梁这样一个梁外的村子来说,做活“水”文章,不仅能实现全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大改善,同时还能改变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现状和推进新特产业发展。陈海维自上任后,认真研究全村“水”情况,全力做好“水”文章,有力地推动了全村发展。
强基础厚堡垒 脱贫带动劲头足
呼准铁路建成后,侯家沟社境内的铁路隧道口冒出了一股清泉,看着这股清泉白白流失用不上,陈海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其实自这股清泉出现后,村两委就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利用方式,但是苦于没有资金,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陈海维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论证了利用这股好水发展水产养殖的可行性。方案落实后,他又忙着跑资金、落实水产养殖的技术指导、销售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在他的帮助下,村里争取到了80万元的扶贫产业资金,最终侯家沟蓄水工程在今年6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包括三个蓄水池,总占地面积45亩。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词,成为侯家沟蓄水工程的真实写照。同时投入使用的3个鱼池,尤其2号池的10000尾鱼苗长势良好。“这个工程的建设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陈海维说。
侯家沟蓄水工程的修建不仅为村里积蓄起了水资源,同时还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村里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特色产业,也彻底结束了全村无集体经济的历史。对于怎么发展养殖业,陈海维也早就谋划好了:隧洞口出来的水全年都是7摄氏度,非常适合市场前景好的冷水鱼养殖。于是陈海维便把1号池规划为冷水鱼养殖基地,打算开辟全旗第一个冷水鱼养殖基地。同时陈海维还把这个蓄水工程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算利用水产养殖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侯家沟蓄水工程是建立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采取集体经济+企业+贫困户的模式推动水产养殖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的脱贫带动能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陈海维说道。
在推进工程建设过程中,细心的陈海维还把周边的耕地纳入工程中来,多接了两公里的灌溉管道,让周边的弃耕地也变成了自流灌溉田。
“我是这个工程的最大受益者,我的四十多亩地全变成了水浇地,收入更是翻了番。陈书记可是个细心的人!”村民侯生梁高兴地说道。
集民意解民忧 村民群众赞许多
敖包梁村缺水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村民们吃水难的问题,翻开陈海维的民情日记本,记录最多的也是群众反映的吃水难问题。杨兰畔是缺水最为严重一个自然村,一直以来村民都需要从3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水吃。陈海维了解情况后积极争取扶贫专项资金,为村民新打了一眼230米深的人畜饮水井,还为村民压入自来水管道,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放心水。在杨兰畔居住多年的村民杨万小是贫困户,年老多病的老两口最愁的就是吃水问题。“以前吃水都是自己拉,现在好了,陈书记不仅免费给我家挖了自来水入户地沟,还为我家免费提供了输水管道,等到上了电就能彻底解决我的大难题了。”村民杨万小看着即将能用上的自来水管道激动不已。
“现在就差变压器的安装了,争取在春节前让村民们吃上既干净卫生又便捷的自来水。”陈海维说。
109国道两侧是村民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但是由于电力不足导致了周边村民吃水困难,于是陈海维又争取专项资金,花费近9万元新上了两台变压器,一下子解决了2000多人的饮水问题;赵家圪楞社、王家沟社、贺家沟社是村民居住最为分散的三个社,面对村民反映的吃水难的难题,陈海维再三思索决定通过分社集中设立取水井的方式帮助村民解决心头的忧患。现在赵家圪楞社的水井已经打好了,等到明年天气暖和了其他两社的打井工程将立即开工建设,这样整个村的吃水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此外,针对梁外地区基础设施差、环境差的现状,陈海维一方面积极联系包联企业,为村民修路并组织抢修了被雨水冲毁的乡村路,解决了村民们出行难的问题,同时陈海维还积极组织包联单位和村民一起做好环境整治工作,为村民修建了11处垃圾固定投放点,共同打造美丽宜居城市。一项项惠民举措的落实,一件件惠民实事的办理,不仅为村民发展增添了动力,也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许。
“村民都记住了陈书记,现在大家伙儿没有不认识他的,都把他的联系方式记在了心里。”敖包梁村党支部书记侯丰良说。
现在,虽然已经进入冬闲时间,陈海维却一直没闲着,他又开始忙着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现在村集体经济刚刚起步,我想再争取一些小流域治理项目,对侯家沟蓄水工程周边1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生态治理和重点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打好基础。”对于下一步如何发展,第一书记陈海维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