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校园总第181期 >2019-06-14编印

最深感慨是黄昏
刊发日期:2019-06-14 阅读次数: 作者:达旗六中教师 佘晓君

校园.jpg 

    黄昏,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少了几分忧愁,却添了几许浪漫,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唯有黄昏时分,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来享受生活,老人喜欢在黄昏时分悠闲散步,恋人喜欢在浪漫黄昏享受爱情,似乎现代人更加偏爱黄昏,但古人为什么让黄昏去代言忧愁呢?

(一)

    “黄昏”古代指太阳落去,天色欲黑,未黑之时,相当于现在的19至21时,用地支表示为戌时。“黄”,《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昏”,《说文解字》:“昏,日冥也”。是说日已下沉。合起来表示,日落西山,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太阳的运行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黄昏作为一个特定的时间范畴,对人们的生活形成了深远影响,古人认为情绪难于平静,最难把握的莫过于黄昏时分。身处日暮黄昏之中,面对这一宁静的时刻,人们眼中的天、地、人、物,无不染上一层朦胧色彩。所以不免触景生情,心生感慨。

(二)

    “黄昏”一词在历史传承中,不再仅仅表示一个单纯的自然意象,《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首次将黄昏景致与伤别念远联系起来,这种心理感受再经过后世文人的不断体味与再现,无疑使“黄昏”具有了原型意义。钱钟书先生认为“最难消遣是黄昏”,他说,“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解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 

    而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抽思》中写道:“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诗中君王半路翻悔,违背前言,为约定好的佳期“黄昏”,徒添些许哀伤。这种黄昏时的情绪历来被文人所书写,所谓“诗人体会,同心一理”。黄昏苍凉的夜色和苍凉的心绪最易对应。这是日暮与途穷最直接的表达。黄昏的图景是什么呢?是青春已逝,事业归于虚无,生命趋于终点;是暮鸦荒城,是残阳凋敝。正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源头的《诗经》与《楚辞》,为“黄昏”铺垫了忧愁情绪。所以,历代文人面对黄昏生发的忧愁感受,便长久地留在了古典诗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