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昌,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七份子村人,现年85岁,1956年入党,自1962年起担任七份子村党支部书记近40年,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农村电力的发展。
7月9日,我们沿着乡村公路,驱车前去拜访韩世昌老支书,听他讲那过去的故事。年已耄耋的他身子骨依然健朗,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一幅幅画面在我们面前重现。
六十年代 砸锅卖铁要架电
“我1962年刚到七份子村当书记的时候,村里是没有电的,那时蜡烛贵,各家各户都用煤油灯。”韩世昌努力比划着煤油灯的样子:“棉花捻成灯芯,在煤油里浸透,要是家里点煤油灯的时间长了,房顶都会熏黑,人也是黑黢黢的。”
后来乡亲们嘟囔:就隔一条河,人家包头有电灯、半导体,咱夜里还点着煤油灯,还靠人推磨、牛拉车,这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韩世昌说,听到大家的议论,夜晚站在河边看着对岸的灯火,他那股倔劲又上来了:架电!
不等天亮韩世昌就跑到白泥井人民公社一问:当时的白泥井人民公社仅有一台柴油发电机供电,因用电量小,距离较远,公社没资金为七份子架电,说除非村里拿出10万!
当时的10万那可是天文数字,于是韩世昌脚一剁,心一横:咱自己干!
乡亲们对集资办电的积极性非常高。不到两个月,大家就集资了2万多元,韩世昌从树林召买了一些旧电料。
“架线那会儿是全村最艰难的时候!”韩世昌回忆道,电线松松垮垮,电杆根基不稳,前面架后面倒。没办法,就去请专业的施工队,可人家说太远,钱又给的少,说成甚也不干。
求人不如靠自己!韩世昌随即召集村组干部分头动员,第二天就开工了。资金严重缺少,他到处“化缘”,导线、金具、瓷瓶……但凡能化来的都要。从春上忙到来年秋后,终于把电架进了村里。那一刻,七份子村沸腾了。
一段时间“点灯不用油”给村民带来了不少欢乐。但没过几年,新的烦恼来了。当时电杆、横担都是木头的,电线有的破股,刮风下雨总断电。再加上供电半径长、线径细,有的村民家灯泡亮不起来,重新用上了煤油灯。
七十年代 输电铁塔跨河来
1969年11月,萨拉齐到七份子35千伏输电线路建成,七份子变电站正式投用,通电当天全村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大家都在庆祝这个“光明的节日”的到来。
“架电不容易啊,冬天河滩上风就跟刀子似的,架电的娃娃们手上裂开了血口子,夏天烤得身上脱了几层皮,真让人心疼。”老支书感慨万分。他说电力小伙子跨铁路、过黄河,在野外干了9个多月,新架了35千伏输电线路近30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00多公里,那一年,网电正式进入这个沿河村庄。
“当时用上变电站的电,用途也仅限于照明,机井少得可怜,大部分家庭还是靠天吃饭。而且低压线路归公社管理,电压不稳定,管理也跟不上,六份子就因为这个还电打死个人。”韩世昌记得,村民们也都只是用5瓦、15瓦的钨丝灯泡,两三个月才用几度电。而且村子里都是按变压器计费:“电费是按各户灯泡数量多少和瓦数大小来均摊。那时候的村电工可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工作,感觉那是懂技术的文化人。”
九十年代 农网改造进乡村
“1999年,电管站给我打电话说乡镇供电由电业系统接管了,得知我村的情况,决定给我们村重架低压线。”韩世昌说当时还不相信,直到供电局的施工队进村,才知道这是真的。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