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193期 >2019-07-26编印

沙柳,达旗的“绿色精灵”,看它如何演绎“金色传奇”
刊发日期:2019-07-26 阅读次数: 作者:鄂尔多斯日报记者 孟瑞林 马利军 王玮

01.jpg

    沙柳是鄂尔多斯地区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全市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及边缘地区,共有沙柳面积630多万亩。沙柳是当地防风固沙的优质树种,具有抗风沙、耐干旱、平茬复壮等特点。

  沙柳的生物学特性是3—5年平茬一次,平茬后的沙柳会迅速生长。沙柳的叶子和嫩枝条可与农作物秸秆、苜蓿等草本植物配制成优质饲料用于圈养牲畜;枝条是优质木质化粗纤维,可加工成木浆造纸。

“一年四季都有了好收入”

  乌兰壕,为蒙古语,汉语译为“红色泥土壕”。

  达拉特旗风水梁镇乌兰壕村老支书李文玉,1954年出生在这里。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村子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周边到处都是明沙丘,从小就受尽了沙漠的“欺负”。

  “春天种了一坡,秋天收了一车,打了一笸箩煮了一锅,吃了一顿剩得不多……”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道出了在沙漠中生存的艰难,有的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找活路。

  当时,沙里刨不出多少食,填不饱肚子,当兵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梦想。1976年,22岁的李文玉如愿参了军。

  “去时还是一名稚气未脱的毛头小伙子,回来时已是一名成熟的老兵。”1981年,李文玉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村里给分了耕地和十几亩沙柳地,任命他为团支部书记,并于当年成家立业。

  李文玉说:“军队生活不仅锻炼了我的体魄,磨练了我的意志,也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更让我和‘绿色’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凭着军营里练就的吃苦耐劳精神,李文玉奋起与沙漠抗争,开始种植沙柳,三年后,他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1983年,他被评为旗级劳模。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种树种草,谁造谁有,允许继承流转,打破界限,长期不变。”鄂尔多斯地区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调动了李文玉种树的积极性。

  1987年以来,李文玉夫妻俩以每年人工种沙柳100亩左右的速度快速推进。至1999年,李文玉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之时,个人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000多亩。

  跨入新世纪,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项目的鼓励、支持下,李文玉号召和带领全村人向沙漠进军,出现了抢治荒沙植树造林的可喜局面,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着几百亩上千亩的沙柳。

  “沙柳就是咱的摇钱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春天卖苗条、夏天卖白条、秋天卖红条、冬天就开始卖大沙柳。”李文玉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就是靠沙吃沙,村民靠沙柳挣了30多年的钱,靠沙柳培养子女。”

  2013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东达蒙古王集团将生态建设与林沙产业作为“二次创业”目标,建成了全国首家年产10万立方米沙柳刨花板项目。

    “乌兰壕村因种沙柳而闻名,沙柳就有7.5万亩,而且集中连片。”李文玉说,当年,他们村就引进了东达林沙产业刨花板厂,在村里建了沙柳收购点,并和企业签订了每年供沙柳4000吨的协议。

  因为村里沙柳多,再加上村民肯吃苦,每年卖沙柳收入2、3万元的户子很常见。现在,村里一些外出打工的人到了冬闲的时候也选择回村平茬沙柳,每吨200多元钱的价格给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沙柳成了村民眼中的“绿色银行”。

  2018年6月,干了2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文玉卸任之时,全村没有1户贫困户,村民依靠沙柳纷纷走上了致富路。

  “沙柳是乌兰壕的强项,我们的沙柳后辈儿孙也砍不完!”李文玉自豪地说,“全村有三分之一的收益来自林业,沙柳种植既绿化了沙漠,又富了口袋,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

“生态建设不以绿色画句号”

  在库布其沙漠东缘腹地,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这里黄沙遍地、风多沙大、干旱缺水,人们称之为“风干圪梁”。

  1957年的冬天,赵永亮出生在“风干圪梁”,恶劣的生存环境给童年的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苦涩记忆。

  1989年腊月,一直疼爱他的奶奶去世,噩耗传来,他急匆匆赶回去料理后事。因为村里没有电,当天晚上,他只能无奈地用汽车电瓶放了一晚上哀乐。

  家乡的贫穷和落后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跪在奶奶灵前痛哭失声,立下誓言:我赵永亮这辈子要是不能给家乡通上电就是个狗熊,要是能带领家乡人脱贫也许能做个英雄。

  正是因为这个誓言,三年后,他拿出了自己下海挣到的第一笔钱为家乡通上了电,而绿化沙漠、富裕百姓,更成为他的毕生追求。

  上世纪90年代,赵永亮提出了“生态建设不以绿色画句号”这一口号,经过多方考察,他选择了种植沙柳治理沙漠,先后投资3亿多元在库布其沙漠建设了30万亩沙柳基地,改良了100多万亩沙化土地。

  经过努力,沙柳长起来了,沙漠绿起来了,但每年平茬砍下来的枝条怎么处理成了难题。烧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1998年,赵永亮投入2亿多元收购了停产多年的达拉特旗造纸厂并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年产10万吨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6000多万元。

  “绝不能让沙漠吞噬了我们的家园。”随着自己事业的不断发展,赵永亮改变家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自然条件极度恶劣,让人生存感到绝望的“风干圪梁”,一直没人愿意涉足。2005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东达集团决定租下“风干圪梁”,发展林沙产业。

  “当时改名为‘风水梁’,是要宣示改变这里面貌的决心。”东达集团董事长赵永亮说。

  这一改,改掉了生存的绝望,改出了生活的希望。

  在“风水梁”起初的产业发展和如何带动百姓致富上,赵家“父子兵”从来都不缺少想象力和钻研精神。

  有一次,父子俩发现獭兔喜欢在干燥的地方生活,于是父子二人萌发了发展养殖獭兔的计划。一窝兔子一年能繁殖几十只,獭兔浑身是宝,而且沙柳的嫩叶也是它们的美食,正好沙漠里沙柳有的是,养多少兔子都不缺饲料。

  在经过仔细研究和市场调研,并且试养了一批后,父子俩决定要建一个全国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

  2012年,沙柳制浆项目却因环保问题,再次濒临转停。

  “咱们把沙柳压成木板,不就解决问题了。”从国外回来,和赵永亮一起投入治沙事业的大儿子赵智强,为了治沙专门选修了林业硕士,他拿着周密论证、精心策划好的方案跟父亲商量,两人一拍即合。

  2013年,从德国定制了全国首条沙柳刨花板生产线,总投资4亿元建成了全国首家年产10万立方米沙柳刨花板项目,当年就生产出优于欧盟标准的环保高密度沙柳刨花板。

  刨花板厂的上马,为当地平茬后的沙柳找到了出路,带动周边农牧民种植沙柳几百万亩,不仅改变了沙柳的用途和价值,也使周边10多万农牧民人均增收2000元。

  木屑下脚料用于种植食用菌,可年产双孢菇、草菇和香菇等鲜品约2.5万吨。兔粪和用过的菌棒则用来改造沙地土质,从而搭建起完整的循环产业链。

  他们用实践证明:沙漠不是“地球癌症”,而是人类新的财源宝地。

  而今,通过政企携手,因地制宜搭建起生态产业链,把黄沙漫漫、面积达53平方公里的“风干圪梁”改造成草木萦绕的风水梁生态城镇。

  目前,已形成獭兔养殖500万只,貂、狐狸、貉子等特种动物4万只的规模,同时还配套建设了皮草服装厂、特种养殖场、肉食品加工厂、獭兔研究院等30多个项目,这里的3000多户移民,户均年收入10万元,实现了增绿、富民、兴企的良性循环,走出一条沙区精准扶贫、建设生态文明之路。

  “我们已经实现了生态、产业两大循环产业链。”赵永亮说,“沙柳三五年必须平茬,细枝柳条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两倍,是上好的獭兔饲料,粗枝干是生产刨花板的上等原料,这是生态循环;出栏的兔皮、兔肉等再进行深加工,直到服装、食品等产品终端,这是产业循环。”

  治沙又治穷,生绿又生财,荒漠变黄金。

  2015年,东达蒙古王集团的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选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并在2017年荣获了“全国企业扶贫贡献奖”。

  目前,集团正在规划实施龙头王爱召、龙身福源泉、龙尾风水梁黄金龙旅游线项目,规划总投资30亿元,用5—8年的时间,以5A景区建设为目标,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体验,融江南水乡与塞上大漠于一体的综合娱乐胜地,为移民持久生存发展修路筑基。

  如今,赵氏父子已为企业勾勒出了未来3—5年新的发展蓝图,通过实施“6+”战略,以先进的生产要素和现代化经营方式打造“种养加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合纵联立体式”的农业产业化4.0版,以产业化链条将基地、农民、合作社、市场等主体串联起来,在产业聚集、延伸、升级中实现经济效益叠加,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叠加和产业拉动致富的目标。(转自《鄂尔多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