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210期 >2019-09-24编印

210国道情愫
刊发日期:2019-09-24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王 慧

  70年前,你听到了什么?那猎猎作响的国旗,那一句掷地有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吹响的奋斗的峥嵘号角是否让你心神激荡,不能自已?

  新时代的今天,你,又听到什么?人民开怀的笑声,港珠澳大桥最后一根钢钉被锲入的清脆的碰撞声,210国道上不绝如缕的车流声……

  时代的潮流让我沿着人生道路不断往前,命运让我早晚和国道相遇。今天,我想讲讲与国道的情与缘。

  我的家乡在树林召镇,210国道横穿小镇。在我刚懂事的时候,我和小伙伴总是来到210国道旁边观看那川流不息的车辆。呼啸而过的汽车,让我们激动不已,更让我们找到了风驰电掣的感觉。当我们离公路很近的时候,身着黄马褂的道路养护工人表情凝重地告诫我们,离马路远些。他说他的,我们看我们的,但是道路养护工人总是不厌其烦得劝诫,有时甚至张开手臂赶着我们走。当时,他的每一次告诫,我内心就多一份憎恶。后来,一起起惨烈的交通事故,让我明白了他们的好意。当然,憎恶转化成了更多的钦佩。也许是儿时生活的单调,或许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210国道对我来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因为关注210国道,它也成为陪伴我成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稍长大些,我给爷爷说起了这个情结。听罢,爷爷总会给我讲起他走西口的故事。他说,在那个没饭吃、快要命的时代,他赶着二柄子牛车,拉着一卷儿铺盖和妻儿,从陕西神木出发,半个月多时间才来到了树林召。一路走,一路乞讨,才保住了全家人的生命。说到动情处,爷爷还不时哼几句陕北民歌。凄凉婉转的歌声,让我读懂了走西口的艰辛和酸楚,也让我领略到了祖辈们在困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稍许的沉默,我睁大眼睛问爷爷:“那你们是从210国道来的吗?”爷爷听后笑着回答说:“我的傻孙子,那时哪有210国道,都是土路。但是,路径差不多。我们是抄近路来的。这条路就是咱们家族的生命线。”当时,我有些懵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明白了这句话的涵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的哥哥考入了伊克昭盟教育学院。我随父亲坐着班车看望了几次哥哥。每到节假日,哥哥也乘车回家与家人团聚。每当见到哥哥,我总是眉飞色舞,围着哥哥转来转去。一家人团聚,欢歌笑语,其乐融融。一次中秋节,我问哥哥:“哥哥,你们的同学都回家了吗?”哥哥告诉我:“咱们的交通条件太方便了,从东胜到树林召镇每一小时发一趟班车,路途只花费两个小时。西三旗到东胜的道路还是土路,路程也远,所以这些地方的同学没有回家。”听他这么一说,我也为他的同学不能与家人团聚感到惋惜。

  210国道的贯通,让我们的农副产品及手工产品走出了家门,人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同样,外面的产品及思想也涌入了小城,丰富了小镇人民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地处210国道段内的原耳字壕镇就曾红极一时。每到傍晚,小镇灯红酒绿,人来人往。人们戏称耳字壕镇是鄂尔多斯的“小香港”。随着服务区的合理规划建设,小镇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祥和。

  四年大学时间里,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道路建设发生了巨变。不仅增添了高速公路,而且有了城际快速通道,农村道路也变成了柏油路和水泥路。从2014年到2016年,全旗的乡村油路(水泥路)就修了1400多公里,相当于来回去北京的路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建设,使人们的出行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了。特别是在盛夏时间,行走在乡村道路上,绿油油的庄稼,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前年,我们开着两辆车回了一趟老家。一路上,爷爷感慨地说,现在的道路可修好了。爷爷的眼神中有岁月变迁的沧桑,但更多的是心满意足的喜悦。

  一条条道路横空出世,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蕴含着筑路人和养护者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每天都过着风餐露宿、单调枯燥的生活。一年四季,他们与家人聚少离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间。行走在宽敞而平坦的道路上,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我与祖国共成长。我见证了家乡道路发展的变化,家乡道路也凝聚了三代人的成长历程。一份情愫,把我和道路建设紧紧捆绑在了一起。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这份情愫,这一不尽的缘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建设辉煌的鄂尔多斯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