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特刊总第221期 >2019-11-08编印

讲好达拉特故事 展示达拉特魅力
刊发日期:2019-11-08 阅读次数: 作者:刘 婷等

    11月8日是中国第20个记者节,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达拉特旗融媒体中心7名记者的心路历程和他们采访中的好故事,凝聚发展共识,助推达拉特高质量发展,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伟大时代。


风雨兼程在路上

刘 婷

04刘婷.jpg

    大家知道,做记者的一个基本要求是: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经常一个电话打来接到通知,现在、立刻就得到任务点集合。有时候我们也会抱怨:就是飞机起飞降落都得有个缓冲时间,何况我们还没有翅膀。可是一时的抱怨归抱怨,我们还得准时赶到。

    2016年8月的一天,雨下得特别大,马路上有很深的积水。因为打不到车,我们很多人都偷懒没有去单位。当时,新闻部主任斯琴高娃在记者群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下雨不等于放假,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坚守岗位。这句话让我们很惭愧,因为那天的强降雨,导致梁外地区发生了洪水,道路中断,房屋被毁,很多村民遭了灾。后来,我们接到紧急通知,立刻去了梁外,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所有记者都往返在青达门村、查干沟村的受灾地区,跟进报道抗灾救灾情况。记者的职业就是这样,你不知道工作什么时候会来,但是你要时刻准备着!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10月7日,甘肃舟曲县,4名记者在采访返程途中,车辆坠入白龙江,没有一个人生还。我当时看了新闻特别难受,不只是为这些年轻的同行惋惜,也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路上遇到过很多危险。2016年2月16日,大年初九,有一个全市的观摩会在达旗举行,观摩点儿特别多,我们自己带车采访。每个点上,我们肯定要最先到,最后离开,还得确保下个观摩点也是最先到,所以一路上都特别赶。当时下过雪没几天,路上的雪被碾实了,特别滑。我们的采访车从昭君镇二狗湾村的高坡上下来,急着赶在车队前到下一个观摩点黄木独村。但是在下坡的途中,因为速度快、路滑,车辆扭扭斜斜失去平衡,差点冲下路基。当时大家玩笑着过去了,但是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虽然这份职业有很多的辛酸,但是我还是经常推荐刚毕业的大学生走上记者岗位,因为这份工作确实能让人成长。6年时间,我们从刚出校园怯生生的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老记者,这是收获,也是感恩。因为一直在路上,我们有幸见证并记录着美丽乡村建设、千名干部下基层、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发生在达拉特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我们还记录着王五命、雷碧霞、白巴特尔等先进典型的动人故事,我们让这些人和事,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鼓舞人,助推我们达拉特的发展进步,这不就是我们风雨兼程的理由么?


《乡土风》里故事多

王 欢 杨 旭

01王欢 杨旭.JPG

    打起鼓来敲起锣,扭起秧歌唱起歌。文化繁荣新时代,民曲民歌放异彩。每当听到这几句开场语,总会想起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在一块不到五十平米的红地毯上,一条醒目的横幅下,一个个亲切熟悉的身影欢舞在这方属于老百姓自己的舞台上,这就是《乡土风》栏目。

    2011年4月5日,《乡土风》第一期节目开播,到如今已将近300期了。8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乡土风》栏目组走遍了达拉特的村村社社、山山峁峁,没有专业的演员,没有华丽的舞台,有的是一支不畏严寒风雨烈日的录制队伍,和每一位观众朋友对我们节目的喜爱。

    作为乡土风的主持人,我们与《乡土风》一起成长,在《乡土风》拍摄的台前幕后,有太多记忆和故事镌刻在我们心底。

    第一期《乡土风》录制是在王贵村,当时没有场地,我们选择了临时活动板房;没有专业的音响设备,我们直接借用了拉杆音响;没有提前彩排的演员,我们只能在寥寥无几的观众中请几位上来,临时表演节目。万事开头难啊,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第一期节目播出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群众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乡土风》栏目最忠实的铁粉就是老大爷老大娘们。我们记得在王爱召镇一个村子录制《乡土风》时,有一位要登台跳舞的老大娘左右为难:原来是她的老伴儿正好那天生病住院了,她担心着老伴儿的病情,同时惦记着她盼望已久的《乡土风》。最终,她选择先让儿子带老伴儿去看病,自己来到《乡土风》录制现场,当时说起这事儿,大妈焦急地流下了眼泪,擦干眼泪后,她依然在舞台上为我们带来了最美的舞姿!

    有一位来自昭君镇高头窑村的赵大爷,他82岁了,曾在电话里几次和我们《乡土风》负责人沟通后,还觉得有很多细节没法说清楚。后来,他只身一人从高头窑坐一个多小时班车来到树林召,然后又打车找到了我们,从兜里拿出了带有温度的U盘和已经褶皱了的手写好的节目单。那一刻,他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了温暖。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我们《乡土风》虽然没有获得过什么大奖,但每当收到老百姓为我们寄来的一封封简短的纸信和一条条充满真情实感的短信,我们感到这份职业带给我们的责任是那么光荣而神圣!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将会带着这份使命和感动,继续行走在脚下这块温暖的土地上。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闫 娜

33333.jpg

    对于女记者来说,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放弃这个职业,经常性的下乡采访,没有准确时间点儿的写稿、编片,工作和家庭很难两者兼顾……然而,许多像我这样三十而立的女记者依然选择坚守在这个岗位上,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而绝非养家糊口的需要。

    每年黄河封河期,记者都会到黄河岸边拍摄,但是因为带着手套拍摄起来不太得劲儿,只能裸手拿着摄像机拍摄。不一会儿,手就被冻麻了,尤其是握摄像机的那只手,感觉手心的肉和摄像机冻得长在一起了。有时候,数九寒天需要在户外拍摄很长时间,不仅是我们自己被冻到透心凉,连摄像机的电池也扛不住,一会儿就被冻得没电了,这时,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把它拔下来,然后,双手捂着放在怀里暖和暖和,等它缓过来再继续完成拍摄。

    记得有一年的冬捕节,正值寒冬腊月,我和单位的其他三个同事从早上8点站到冰面上,一直到中午1点,尽管当时穿了雪地靴和羽绒服,可都不管用,多半天下来,整个人都冻僵了。

    记得在一篇散文《天天天蓝》里提到:“因为热爱而从事一项工作是十分幸运的。”干了6年记者后,现在对这句话有了愈加深刻的体会。

    作为基层的一名普通记者,从业6年来,我接触到不少触动泪点的人和事。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是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是奋斗在田间沃土的创业青年。我们一声亲切的称呼,一个温暖的笑容,一次友好的握手,就能让他们打开话匣子,我们的眼睛观察得再细致一点,就能捕捉到那些最感人的细节,脚步更远一点就能对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笔触再多些温度和力度,大脑再多些思考和甄别,我们做出来的新闻就会更具感染力。

    如今,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及影响力显得更为突出,这就更需要我们一线记者更好地践行“四力”要求,采写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把我们达拉特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达拉特的声音传递得更加辽远。


汲取榜样力量 传播正能量

袁 娇

11111.jpg

    2018年7月26日,我接到了一个采访任务,由于上游泄洪加之连日大雨,树林召镇沿河5个村近8万亩河头地面临洪水侵袭。

    去了现场,我们看到树林召镇的干部职工与村民们在坝上巩固堤岸,突然有一处民堤决口了,防洪干部与村民们不顾秋水的冰冷,跳入水中,极力抢险。他们在坝上搭建帐篷、自制炉灶,日夜坚守,不敢有丝毫怠慢。

    我们想用镜头记录他们居住的帐篷,没想到还要划船过去,下面水深近五米,我们当时心里其实是比较害怕的,但是为了能够真实记录,我们仍然选择去拍摄。村民何长在划船带我们过去,他为了不让我们害怕,就与我们聊天,他告诉我们,这已经是他们昼夜值守的第23天了,他们的村党支部书记淡永强,自抗洪抢险以来,天天都在坝上,他的儿子因为太久没有见到爸爸,十分想念,哭着要见爸爸,无奈淡永强妻子下班带着儿子来坝上和爸爸短短团聚。

    我作为这件感人事迹最早的发现者、报道者、传播者,悟出了一个道理:新闻报道不能只是枯燥的动态信息,不能只是当前工作的讲述,而是一定要讲好身边故事,传递好身边的正能量。?

    从此,我们不断寻找身边的榜样:留日博士王晓红,放弃高额的薪酬,返回家乡助力家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80后村书记庄晓宇,他身家百万,却放下了事业回到农村,用青春和汗水践行一名村干部的使命;乡村教师赵宽,33年默默守候在农村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守护着农门学子的希望……这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一段段感人的事迹,从我们的镜头中走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些平凡人物不平凡故事扮靓了荧屏,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正能量,这就是接地气的好新闻。

    我们要讲好故事,发现身边的感动,记录感动,从而引导激励人们崇德向善,弘扬真善美,助推社会文明,这就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当记者是怎样一种感受?

白晶晶

白晶晶.JPG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电视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这句话是对记者这一职业最好的注解,也是记者呈现给大众最直接的状态。

    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辛苦,构思策划、奔波采访、连夜疾书,就是我们的“一日三餐”。在大众眼中,记者意味着自由和风光;在家人眼中,记者意味着辛苦和忙碌;在同行眼中,记者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在我的眼中,记者意味着理想的选择。

    回想这一路走来,从第一篇不到 100 字的简讯,到今天几千字的报道,从面对采访对象紧张到问不出话,到可以和陌生人熟络地聊天,我从没想过自己可以走这么远。刚开始,采访经常碰壁,经验不足带来的尴尬或是采访对象不配合等小插曲,都让采访过程变得艰辛,偶尔会碰上做好了前期的采访工作,写稿的时候却什么也写不出来的局面,更是让我急得跳脚,然而如今回忆起来,却也特别感谢那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

    作为一名基层记者,一个可以与37万达拉特人民脉搏一起跳动的记者,我曾经被朋友和同事们寄望去“开创大场面”,也曾因为能力的欠缺而自怨自艾。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如同我们这般幸运,在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里成为“当下”的记录者,成为“历史”的见证人呢?两年来,我感到了自己的成长,也有幸见证了达拉特蓬勃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有幸成为桥梁、成为纽带,为这方热土上的群众鼓与呼……

    选择了记者,不光是选择了辛苦,也是选择了骄傲和幸福。因为我们笔尖流淌出的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们镜头记录下的是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这些都在诉说着时代的跨越发展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我们不光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更是历史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引领者。

    从今天起,有过的骄傲,让我们继续;特有的骄傲,从我们开始,因为我们是记者。


践行“四力”,讲好故事

李慧龙

李慧龙.jpg

    在我眼里,一个优秀的记者是能够把别人故事讲好的记者。

    我自2012年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感觉自己收获颇丰。走过田间地头,听到许多故事,工人、农民、创业青年等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是我采访的对象,其中,脱贫先进人物贺雄华的故事令我非常难忘。

    2018年,我和同事共同采制《贺雄华的脱贫三级跳》,讲述农民贺雄华和妻子在党的好政策下,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帮助脱贫致富的故事。

    贺雄华是风水梁镇公乌素村的农民,妻子是聋哑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四口人居住在老房子里,仅靠种五亩地维持生活。2016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向贺雄华吹来,政府给他补贴了8万元,让他们有了崭新的易地扶贫搬迁房,还送来了1.6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和4只基础母羊。勤劳的贺雄华想把自家的产业扩大些,于是,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从银行贷了3万元的贴息贷款,买了66只鸡、2头猪,打了一眼井,还整理出了几十亩荒地。一年下来,贺雄华家的纯收入超过了3万元,当年就脱了贫。

    采访中,当我们问贺雄华为什么这么快就能脱贫时,他竖着大拇指说:“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人,我才能成功脱贫了。”

    是啊,一个人想要做好做成一件事,有时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还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其实,新闻报道也是如此,一个好的记者可以写出一篇好稿子,一个好的摄像师可以拍出美丽丰富的画面,一个好的后期编辑可以制作出一段精彩的视频,但是,只有我们团结在一起,才能拿得出一个新闻作品。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我愿意做这样的人,在团队中精诚协作,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为了新闻事业不断奋斗。

    习总书记曾经在一次记者见面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我们要以此为动力,积极践行“四力”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讲好达拉特故事,拿出更多更优秀更有能量的新闻作品,为达拉特欢呼、为达拉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