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228期 >2019-12-03编印

家乡美食酸粥的味道
刊发日期:2019-12-03 阅读次数: 作者:郝燕峰

    当清晨的太阳懒懒地穿过窗户打到炕楞上的时候,酸粥的独特香味儿已经从厨房的门缝里溢了出来,即使隔着两道门和一个走廊,我还能听到母亲正在用铁勺子搅拌锅里酸粥的声音,并能从搅拌的速度和频率上辨别出酸粥的出锅时间。从小到大,我最喜欢吃的美味就是酸粥,酸粥作为准格尔旗的特色小吃,是极受当地居民欢迎的。每次回家,母亲总会自制酸粥给我吃。

    自打我记事以来,家里的早餐桌上放的基本都是酸粥,再配上一盘烂腌菜、一罐子炝得特别香的油籽儿油。我家人都爱吃酸粥,就像牧民天天喝早茶一样。不仅如此,在我们这个村以及邻近的几个村远到相邻的几个镇,再到大片的准格尔大地上都有着这样的早餐习惯。

    酸粥是风靡于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的特色美食,准格尔旗便是其中的流行地之一。我们这儿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的灶台上都有一个黝黑的陶瓷罐,上面盖着相似的釉黑盖子。它就是酸粥的发酵罐——浆米罐,里面常年盛着酸浆,每晚睡觉前,人们总是将一碗小米(糜米)倒入浆米罐子,以备第二天使用。

    虽然只是一碗粥,但酸粥的做法还是有点讲究的。这个浆米罐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盛的酸浆负责把米发酵,只有发酵到恰到好处才能做出酸到好处的酸浆,发酵的时间越长,酸浆就越酸,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决定是提前一天还是提前半天浆米。酸浆的合理发酵除了要控制时间,还要掌握温度,因为过凉了酸浆就会发酵不到,过热了发酵的又太酸了,而灶台上的温度适宜,不会太热也不冷,这就是为什么家家户户都把浆米的灌子一年四季都放到灶台上的原因。不仅如此,酸浆必须得天天吃或者隔天吃,否则酸浆就会变味儿不好吃了。为了每天能吃上酸粥,使用酸浆米的程序是这样的,先把酸浆从浆米罐中倒在一个盆里放一边,再把沉在浆米罐底中已经发酵好的米倒入锅中煮,等到锅中的米开始沸腾的时候,给浆米罐中舀几勺汤,再把之前倒出的酸浆倒回浆米罐中,这样就给下次浆米留好了足够的酸浆了。每家做出的酸粥味道都不大一样,妈妈说这是因为每个人做饭的手法不同。

    再说熬酸粥的米,人们普遍用本地盛产的糜子米,当地人也叫它小米,吃不惯小米的人能明显感觉到它的涩,但是经过酸浆发酵后,它就变得滑糯可口了。用小米做出来的酸粥味到独特、黄亮筋韧、酸爽可口、好吃不腻。小米还有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延年益寿的功效,这也是当地人“一天三酸”都不嫌多的原因。熬酸粥的主料是小米,辅料有糯米、大米、高粱、红薯、土豆、南瓜等,我家常吃的是小米,通常都加土豆。一道完整的酸粥烹制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锅中加水煮沸后加入酸米、土豆块,熬到土豆块能用勺子扎开的时候下米,再搅拌几下盖上锅盖,等再次开锅的时候揭开锅盖持续搅拌里面的粥,搅拌得越多酸粥就越好吃,再煮几分钟酸粥就出锅了。

    粥已做成,该倒佐料了。在物质匮乏的过去,一般家庭的基础配置是一碟子红腌菜或者一盘烂腌菜及一罐炝着扎蒙的油籽儿或者一碗炝着小肉丁葱花的猪油,小时候我们还用过调“油格”,“油格”就是手工榨油剩下的渣子,用“油格”调得酸粥很好吃,酸酸的味儿中夹杂着些米香,再混合一股浓厚但不油腻的油香味儿,让人吃后回味无穷,不过现在基本吃不到这么香的酸粥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养生观念深入人心,现在餐桌上酸粥的佐料少说也有五、六个,须得凉菜热菜俱有,还要讲究荤素搭配才算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如今,酸粥的烹制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了,可以熬着吃、可以炒着吃,不断推陈出新来满足人们的味蕾。

    一碗酸粥的食材虽然寻常,做法亦不算复杂,但在以农耕为主的乡土社会时代,它为辛勤劳作的人们带去有滋有味的一日三餐,成为一方人民的特色美味。即便在今天,酸粥依然是很多人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好多生活在外地的准旗人常常通过吃到一碗酸粥来慰藉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