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229期 >2019-12-06编印

张香女:一“面”痴迷塑天地
刊发日期:2019-12-06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丽

22222.jpgtiananmen.jpg  



















微信图片_20191205104905.jpg

    争相吐蕊的牡丹花、振翅欲飞的喜鹊、形象各异的爬娃娃……普通的一块面在张香女的手上,经过揉、搓、捏、切、刻、划,便活灵活现了。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拉特面塑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46岁的张香女在面塑的道路上已经走了30多年。

    这一“面”之缘,源于儿时和姥姥的共同生活。张香女从小跟姥姥生活在一起。旧时的传统,每逢过年,老人们都会捏面人。姥姥捏好面人晾干了给张香女吃,从七八岁起,她便与这好看美味的面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捏得最多的要数爬娃娃了。”张香女回忆道,“从小就非常喜欢看姥姥捏各种造型的爬娃娃,我在一边跟着姥姥学,没想到捏出来的还挺像回事儿。”结婚之后,张香女发现婆婆捏的面人也挺好,就经常跟婆婆一起捏面塑,还不停向婆婆请教学习。

    张香女想要继续学习的心从未停止过。十年前,张香女和丈夫去山西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婚礼宴上,吸引张香女注意力的却是一个面塑。那时,一个想法开始萦绕在张香女的脑海:要找到这位面塑制作人。向亲戚打听后,张香女跟丈夫直奔目的地——忻州。忻州面塑是我国最为著名的面塑之一。满载希望而去的张香女却扑了个空,不管她怎么说,那位面塑制作人还是拒绝了她。

    执着,有时候是一件好事。几年后,几经周折的张香女又找到了当初那位拒绝她的面塑制作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位面塑制作人最终收下了张香女,而她也成为了老师的第一位徒弟。

    老师白天做,张香女安静地在旁边看,不敢多问话怕耽误老师制作面塑。老师休息后,张香女跟着记忆一点点学着制作。早晨6点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在忻州学习的日子,张香女累并满足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张香女成为了达拉特面塑的独一人。2016年,张香女被确定为达拉特面塑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达拉特面塑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8月底,离国庆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张香女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为大庆献上一份礼物。

    几经思索,一幅画面在张香女的脑海中形成了。十多次“改版”,用了近30斤白面,历时20多天,这件《龙凤呈祥 喜迎70华诞》面塑完成了。作品背景是以“70”为刻度的时间表盘,寓意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表盘正下方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下,绿色的大草原上羊儿正悠闲地吃着草,不远处摆放着一辆勒勒车,此刻站在草原就能望向北京。一龙一凤,一左一右,寓意着好事成双。葡萄、玉米等图案则象征着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这件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市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展、全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全市第二届农产品展洽会。

    达拉特面塑发展到现在,张香女不仅揉合了晋陕两地的手法,还在花馍的造型和色彩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改进。除了在继承传统的花鸟、鱼、虫、生肖等造型之外,她又尝试加入蒙古族元素,设计制作了羊群、草地、蒙古包、蒙古头饰等造型独特的面塑。同时在制作工具上也做了改良,在传统工具剪刀、梳子、菜刀等基础上增加了“勾”“针”“刀”“铲”等工具,这样就更加丰富了原有的以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为主的制作手法,使作品更加细腻、逼真。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面塑更多用于观赏而非食用,独特的传统面塑技艺加上蒙古族元素,使达拉特面塑成为精细的、生动的、有温度的、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艺术品。

    说起制作面塑的过程,张香女侃侃而谈。她说,做面塑不仅需要心灵手巧,更需要细心、耐心。和面是做面塑的第一步,要想做出精雕细琢的面塑作品,和好面特别关键,制作面塑的面粉要在普通面粉中加入糯米粉、乳胶粉、调色汁等七种材料,还要掌握好比例。面和好后,还要醒面、揉面,面要揉到足够光滑、弹性足够大才行,然后就可以用镊子、剪刀等工具制作造型了。比如制作一朵花,先用手捏、揉、按出花朵造型,然后用刀一点一点抠花蕊、花瓣,不光要顾着造型,还得拿捏好花色,由里及外,花色是要渐变的,每一道程序都需要仔细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做出逼真的花朵面塑。

    张香女的女儿从小喜欢画画,现在成为了一名美术老师。张香女制作大型面塑时,女儿会为母亲提供图纸设计,并在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方面为母亲出谋划策。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达拉特面塑,张香女每个星期都要去第四小学上四节社团课,专门教孩子们制作面塑,让孩子们参与面塑制作,享受面塑带来的乐趣。

    现在,张香女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她的“面塑世界”,让面塑这门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