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全市家庭林场建设暨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现场会在我旗举行,旨在进一步培育、壮大全市家庭林场建设,为开创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指明前进方向、提供科学遵循。政府副旗长黄建军,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志忠,市、旗林草局及各兄弟旗区林草局等相关负责人参加现场会。
与会人员先后到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林光互补”项目区、白土梁林场二道水泉大果沙棘套种黄芪作业区、恩格贝镇蒲新社区村庄绿化区、裴飞家庭林场沙柳种植基地、王利军家庭林场红枣套种黄芪基地等,分别就项目运营、管理、产业链延伸以及特色家庭经济林建设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林光互补”项目,按照“外围乔灌草主体锁边,主干道二级防护,板间、板下种植经济林固沙”的理念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累计种植红枣经济林4943亩、中草药黄芪769亩、黄芩1674亩。二期计划种植红枣39亩、紫穗槐8666亩、蛋白桑39亩、苜蓿942.5亩、甘草40亩、柠条366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防风固沙,而且还可以有效利用板间、板下种树,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最主要的是还不影响板上发电,一举多得。
白土梁林场按照“营管结合、永续利用、综合发展、全面提升”的办场宗旨,充分利用林业项目资金,在大力营造生态林、经济林的同时,还积极探索老化林更新改造模式,采用“两行一带、三行宽带、乔灌草立体造林”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采用“林粮、林药、林草、林果、林蔬”等林下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新建成沙棘套种紫花苜蓿2000亩、沙棘套种黄芩4000亩、樟子松套种甘草、南瓜等杂粮4000亩、沙地枸杞套种防风、苦参200亩,建成了5000亩麻黄基地,3000亩沙生植物园、500亩红枣科研示范基地、1000亩桑葚采摘园,形成了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驾齐驱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林光互补”“两行一带、三行宽带、乔灌草立体造林”种植模式“林粮、林药、林草、林果、林蔬”林下种植模式等,都是我旗积极探索生态综合治理的具体举措,而在整个生态建设与治理过程中,那些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在承包和流转土地上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林业生产经营的农牧户家庭也功不可没。
裴飞家庭林场是中和西镇官井村家庭林场的典型代表。目前,林地经营造林面积达5000亩。近几年,因来自林业方面的收入和自己林地产值的不断增加,2019年被评为全市首批家庭林场。裴飞全家3口人,每年来自林业方面的纯收入达47.2万元,主要是5000亩的公益林补偿3万元,2800亩灌木平茬纯收入14万元,实施林业重点工程1000亩纯收入12万元,沙柳种条收入2万元,护林员工资1.2万元,再加上养羊400只的纯收入15万元,裴飞一家三口的人均年纯收入就达到了15.7万元。
恩格贝镇黄母哈日村王利军家庭林场,在大力发展种植经济林红枣为主,林下套种中草药材和豆科类植物的同时,还积极响应“生态富民”的政策,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贫济困、共同富裕”的精神,不仅自觉承担起3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而且还积极带动更多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每年雇佣当地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次,为农民增收30余万元。从远景看,可每年为当地社员创造就业岗位80—100余个。目前,与当地社员已达成种植红枣12000亩的协议,带动能力非常大。
近年来,我旗按照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林草系统的安排部署,大力抓好林草重点工程落实,全面抓好生态成果保护,构建起了以“林产品加工、林光互补、林沙旅游、经济林建设”为主体的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林草产业体系。全旗林业生态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截至目前,全旗森林总面积达368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为23000亩,包括红枣11000亩,俄罗斯大果沙棘10000亩,其他果桑、果树2000亩,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由2000年的10.2%和64.4%提高到现在的28.9%和78.8%。2019年,我旗建立了7户家庭林场,户均造林面积都在3000亩以上;今年继续培育、建立11户家庭林场,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市林草局负责人希望与会人员要认真总结此次现场会的宝贵做法和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扎实推进家庭林场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以家庭为单元参与生态建设、保护母亲河的积极性,从政策、资金、科技服务上给予支持,引导和鼓励他们发展生态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鄂尔多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