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269期 >2020-07-28编印

中和西镇:发展产业振兴乡村
刊发日期:2020-07-28 阅读次数: 作者:鄂尔多斯日报记者 刘俊平 郝生荣 任海军 杨悦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根本路径。今年以来,达拉特旗中和西镇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提出了“创办集体经济、扩稻增羊、种草兴畜”产业布局思路,实现农村产业规模更大、品牌更响、农民更富。


创办经济实体 增收多了新路子


炎炎夏日, 乌兰计村滴灌带厂内工人正在生产滴灌带。

乌兰计村滴灌带厂位于达拉特旗中和西镇乌兰计村一社西南端,于2019年4月在达拉特旗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注册名称为达拉特旗众福旺滴管设备有限公司,项目共计投资170万余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投入73万元,包联单位协调资金10万元,剩余资金由村集体自筹。一期项目始建于2018年12月,投入扶贫资金50万元用于前期的厂房、库房及机器的建设采购,2019年6月又投入资金23万元用于采购造颗粒机器等设备。目前厂区占地面积大约1750平方米,现已建厂房420平方米、库房320平方米、办公用房64平方米,拥有1台造主管机,3台造毛管机,1套造颗粒机器。

2019年生产毛管7300卷,每卷毛管的成本大约160元,每卷利润可以达到15元以上,年纯利润预计约10万元。2020年全年预计生产毛管11000卷,利润可达12万余元。

乌兰计村党支部书记郭二小告诉记者:“滴灌带厂运行以来,本村及周边群众充分享受就近就地取材的便利,物资拉运上节省了不少费用,同时乌兰计村建立了“党建+项目+贫困户+村委会”的发展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主要目的是带动贫困户增收、带动全村村民增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发展公益事业。”

中和西镇党委宣传委员丁建乐说:滴灌带厂运营以来,一是为贫困户每户免费发放10卷滴灌带,秋收以后以每亩15元进行滴灌带回收,折合金额约400元。二是优先收购贫困户废旧滴灌带,2019年约回收贫困户650亩滴灌带,户均增收750元。


发展村集体经济 群众抱团致富


记者见到红海村民王宽应时,他正在给鹌鹑喂食。王宽应是返乡农民,因没有土地,经村委推荐进入鹌鹑厂打工,每个月工资3700元,实现了返乡在家门口就业。“红海村建了鹌鹑厂,对我的生活很有帮助。”王宽应笑着说。

为红海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经考察,鹌鹑厂占地少、投资少、生产周期短、繁殖快、生长迅速、收益高、风险小、见效快。于是红海村申请投资总额40万元建设鹌鹑厂,养殖4万只鹌鹑,其中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帮扶单位达拉特旗人民武装部帮扶资金10万元、帮扶单位蒙泰集团帮扶资金10万元。在帮扶单位和达拉特旗信用合作联社的大力帮助下,红海村通过引进鹌鹑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年底进行分红。

2019年5月,鹌鹑厂在中和西镇红海村旧村委会建设成立,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养殖厂房480平方米,饲料房30平方米,库房25平方米,主要业务为鹌鹑的规模化养殖,有养殖厂房1栋,已实现全自动化养殖。

红海村党支部书记刘楞说,红海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建立“党建+项目+贫困户+村委会”的利益联结机制,现鹌鹑厂日产鹌鹑蛋900斤,预计每年增收8万元,带动保障全村648人实现增收。养殖鹌鹑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的40%全部用于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受益贫困户10户20人。


扩稻增羊 绿色产业助振兴


南伙房村的水稻田边,一片绿油油的水稻长势不错。

中和西镇南伙房村属于沿河地区,全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57户,总人口3212人,现常住631户1762人,现有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63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18户40人,稳定脱贫7户23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一直无法耕种的盐碱地近3000亩。该村紧紧围绕振兴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水稻产业。

今年以来,南伙房村由党支部牵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反包农户土地的形式集中平整土地800余亩,社员自发平整土地800余亩。土地平整完成后,再重新以5亩为单位向农户承包稻田,承包的农户按每亩固定投资成本向村委会投资入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进行集中连片水稻种植,形成规模化种植的产业联合体。村集体将50%收益继续投入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中,30%收益用于帮扶贫困户和村内的相对低收入人群,20%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包括公共设施投入和奖励资金等。

据了解,南伙房村利用乡村振兴发展资金40万元,改造盐碱地,发展水稻种植,采用“党支部+合作组织+贫困户”的模式,链接贫困户和边缘户18户,实现了五化:种植模式合作化;插秧、打药、施肥、收割机械化;统一合作经营规模化;统一购买化肥等生产资料节约化;最终实现土地收益高效化。

南伙房村水稻种植今年新增加1600亩左右,每亩地水稻比玉米收入翻一番,一亩地收入1000元左右,户均增收2000元。积极鼓励农牧民种苜蓿养羊,按照养羊业发展政策要求,建成300只以上羊养殖示范点12个,现有养羊量达到12万只。

中和西镇党委书记薛海林说:“中和西镇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机水稻种植、羊养殖等产业。初步构建起‘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绿色产业发展的强大阵营,实现产业振兴。”(转自《鄂尔多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