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天问》是一首以四言短句形式为主的长诗,是一种激愤呼喊倾注肺腑的绝唱,也是一个执著的灵魂对至真情理的求索;这更是一颗高傲独特的心灵,在世俗中找不到生命同伴、灵魂皈依,而只能仰望苍天的无奈感喟、诘责、自问自答乃至无奈的癫狂。也因此,《天问》的研究该从诗人对灵魂探求的角度,索求其真正价值。
《天问》全诗372句1553个字,貌似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作者并非不知其答案,而是要用这种“联想与逼问”的形式表现高瞻远瞩的执著灵魂对现实的浮躁、虚假、庸庸碌碌的不满,以表现高贵灵魂的深邃、完整、欲求、审美之广博。
诗人开篇就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很明显,这些疑问向度无疑是指向“人”与 “灵”的。接着,作者一步步从认知到能动,再到创世纪,再到伦理求索,细说着“人类灵魂的发展史”。如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再如“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再如“(大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于台桑,而快朝饱?”再如“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再如“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道”等等。这些对传说中人物的叩问虽久远、朦胧、有陌生感,但这都是对“人”的灵魂(杂糅伦理)的叩问———表达了屈原对人的生存本质、生命本质的求索。
屈原始终追求一种灵魂的高贵。譬如,《离骚》里多有“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还有“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这都是对灵魂的高标准诉求。
《天问》是在《离骚》和《九章》之间崛起的一座楚辞高峰,其峰尖直指苍茫的天空。虽然《天问》问到最后又回到了对楚王的思念上,但毕竟迥异于《离骚》的怨愤满腹和《九章》的表明心迹。《天问》上穷碧落下及黄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发问。心诚所至,天门中开,神灵之光自天而降。
《天问》不再偏狭地辗转于忧君忧国,而是以世界的本原和历史的开端作为思考和追问的对象。对天地初始的追问在于寻找灵魂的由来和归宿,只是由于天空维度在周秦以后的中国历史上的消失,才导致了这种灵魂追问的审美形式的被忽视和被冷落。即便屈原本人,也没有将这种灵魂的追问贯穿到底,致使又回到《九章》那样的自我表白,最后垂下那颗曾经仰望过天空的高贵头颅,投向映照着天空的河面,投向一个天国的幻象。
屈原的《天问》是一首以四言短句形式为主的长诗,是一种激愤呼喊倾注肺腑的绝唱,也是一个执著的灵魂对至真情理的求索;这更是一颗高傲独特的心灵,在世俗中找不到生命同伴、灵魂皈依,而只能仰望苍天的无奈感喟、诘责、自问自答乃至无奈的癫狂。也因此,《天问》的研究该从诗人对灵魂探求的角度,索求其真正价值。
《天问》全诗372句1553个字,貌似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作者并非不知其答案,而是要用这种“联想与逼问”的形式表现高瞻远瞩的执著灵魂对现实的浮躁、虚假、庸庸碌碌的不满,以表现高贵灵魂的深邃、完整、欲求、审美之广博。
诗人开篇就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很明显,这些疑问向度无疑是指向“人”与 “灵”的。接着,作者一步步从认知到能动,再到创世纪,再到伦理求索,细说着“人类灵魂的发展史”。如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再如“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再如“(大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于台桑,而快朝饱?”再如“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再如“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道”等等。这些对传说中人物的叩问虽久远、朦胧、有陌生感,但这都是对“人”的灵魂(杂糅伦理)的叩问———表达了屈原对人的生存本质、生命本质的求索。
屈原始终追求一种灵魂的高贵。譬如,《离骚》里多有“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还有“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这都是对灵魂的高标准诉求。
《天问》是在《离骚》和《九章》之间崛起的一座楚辞高峰,其峰尖直指苍茫的天空。虽然《天问》问到最后又回到了对楚王的思念上,但毕竟迥异于《离骚》的怨愤满腹和《九章》的表明心迹。《天问》上穷碧落下及黄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发问。心诚所至,天门中开,神灵之光自天而降。
《天问》不再偏狭地辗转于忧君忧国,而是以世界的本原和历史的开端作为思考和追问的对象。对天地初始的追问在于寻找灵魂的由来和归宿,只是由于天空维度在周秦以后的中国历史上的消失,才导致了这种灵魂追问的审美形式的被忽视和被冷落。即便屈原本人,也没有将这种灵魂的追问贯穿到底,致使又回到《九章》那样的自我表白,最后垂下那颗曾经仰望过天空的高贵头颅,投向映照着天空的河面,投向一个天国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