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笔者来到恩格贝镇乌兰村委会时,被马路对面棚圈里的一群体格健壮的驴吸引了注意力。当我们走近时,几只驴亲昵地向我们靠近,一头头四肢修长的黑驴、灰驴在棚圈内悠闲踱步,幼小的驴驹则在母驴身旁撒欢蹦跳。该村第一书记王润山说,这是乌兰村的集体经济项目——驴养殖项目。
乌兰村属于沿河地区,没有草牧场,但有圈养的条件,驴和其他动物相比,食量小、成本低、疾病少,驴肉市场价格比牛、羊肉略高。于是,去年12月份,村里拿出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资金9万多元购买了23头驴。买回来后,雇用村里村民进行喂养,前一段时间,下了2头小驴驹。虽然现在还没有获得收益,但是,通过算账,除了饲草料、人工工资等开支外,一头驴预计收入1000多元,一年下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20000元以上。
“需要进一步调整养殖方式、优化养殖结构,扭转农牧民固化的养殖思维,开辟一条可持续特色养殖发展之路。”提起“致富驴”的未来,乌兰村村主任贺杰信心满满。等驴群发展到一定规模,村里会逐步延伸产业链,一方面带动当地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让农民变成“股东”,实实在在地把脱贫成果巩固得更扎实。
当笔者问及为何要发展驴产业时,第一书记王润山说,驴产业属朝阳产业。驴不仅耐粗饲,抗病力强,而且驴全身都是宝,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项目是关键。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乌兰村通过采用“党支部+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雇用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舍饲圈养,村里把村集体经济收益的10%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持续利益联结发展,其余部分用于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全体村民利益分红。在扶贫工作中,只有转变了村民的传统观念,引领发展思路的同时教给他们致富的本领和技能,才能真正把养殖驴产业打造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