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297期 >2020-11-13编印

“70后”农民石根: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种地”的认识
刊发日期:2020-11-13 阅读次数:59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丽

(上接一版)石根的毫不犹豫是有缘由的。2016年,一家种植有机青贮的企业负责人找到了石根,表示想要同石根合作种植有机青贮,但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施传统的化肥。

“什么新事物我都能接受,单单不施肥我接受不了。上了化肥庄户都好不到哪儿去,不上化肥还能长出东西来?”石根一下子着急了。为了保险起见,石根把原本承包好的500亩土地转让给了一位朋友,那位朋友愿意跟企业合作种植有机青贮。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石根看着地里的有机青贮一天天“奇迹般”长成。直到有一天,石根见到了那位朋友,朋友的一番话让石根悔恨不已。朋友告诉石根,前几天,他用种植有机青贮挣来的40万元买了一辆奥迪车。这个结局,石根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从那之后,凡是新事物我都能痛快地接受。”石根的教训确实有点“痛心”。

除了550亩贝贝南瓜,石根还种了1000亩青贮玉米,880多亩土豆。“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仔细算算今年的收成,但可以肯定地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啊!”石根的“炫耀”有点直白。

自己有了收益,不能忘了村里的父老乡亲们,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魏飞因病致贫,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在石根的倡导下,村里创建了“8帮1”互助模式,就是包括石根在内的8户农民共同帮扶魏飞。种植过程中,魏飞只以10亩土地入股,其余费用由8户农户均摊,而魏飞年底坐等分红即可。石根告诉笔者,今年他带领了8户农户种植马铃薯,据估算,魏飞马上就能拿到1万多元的分红了。

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魏飞只是一个个例。说到侯家营子村官牛犋社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全社村民个个乐开了怀。结合实际,镇村经过研究,决定在官牛犋社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也就是成立土地合作社,采取成本共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联合经营方式发展种植业。2019年,在社集体的组织下,社员自愿将耕地入股成立土地合作社,合作社成立由种植经营经验丰富的5人组成的社管会,负责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购销,年底全体社员按股分红。2019年,全社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今年,村民的人均增收至少在3800元—4000元。”石根估算了一下。

“时代不一样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种地了,得多出去看看、多学习学习,自己成长才能让庄稼成长。”石根说。

农闲时的石根并没有闲着,他还搞起了肉牛养殖,目前存栏500头。“现在的养殖全程机械化,500头牛一个人就能轻松喂养,省时省事省力,人的思想跟设备一样,若不及时更新,是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的。”石根笑着说。

这几天,石根正在跟企业对接来年的种植订单。明年计划种植土豆800—1000亩,贝贝南瓜550亩,有机青贮种植规模计划扩大到2000亩,计划肉牛养殖规模达1000头,后年上20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