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324期 >2021-03-09编印

绿富同兴江山秀
——达拉特旗“十三五”林业生态建设综述
刊发日期:2021-03-09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斯琴高娃

微信图片_20210310093033.jpg


        大力植树造林种草,一片片国土绿化美化。

        大力退耕还林还草,一处处绿地生机勃发。

        大力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一座座沙丘牢牢锁定。

        “十三五”以来,达拉特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着力维护生态安全,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达拉特旗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工程、造林试点补贴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灌木平茬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8万亩,全旗森林面积达3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9%,筑牢了全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生态基础。


义务植树 蔚然成风


        植树造林是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每年4月,达拉特大地义务植树大会战伴着春天的脚步如期实施。在为期20多天的春季植树大会战中,全旗党员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母亲河 绿化家园”的行动中,齐心协力助推国土绿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亮丽黄河湾 多彩达拉特”建设。

        “这是我们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希望大家的积极参与让达拉特旗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树林召镇机关干部许沛然在植树现场说出心声。

        “十三五”以来,全旗一批又一批党员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各族各界群众坚持不懈地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意识不断增强,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7%以上,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22万多,每年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以上,累计完成义务植树8万多亩,为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沙治沙 绿富同兴


        模范引领是防沙治沙的不竭动力。2020年,风水梁镇乌兰壕村的白根海、白永胜和中和西镇官井村高林树三位耄耋老人荣获“绿化大沙漠 保护母亲河”终身成就奖和治沙造林突出贡献奖。三位老人都居住在达拉特旗中部沙漠腹地,为了保护家园,他们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也激发了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信心与决心。

        风水梁镇乌兰壕村白根海和白永胜老人一辈子爱种树,一种就是一辈子。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乌兰壕村村民们纷纷在自家的荒沙地上植树造林。如今,全村9.5万亩黄沙全部披上了绿装,实现了森林全覆盖。全村依托沙柳产业年均增收50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0多元。

        “家园变美了,农田得到了保护,这些变化得益于国家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得益于白根海、白永胜两位治沙楷模的引领。”乌兰壕村党支部原书记周云清感慨地说。

        高林树是官井村第一个向沙漠宣战的人。为了改善家乡生态环境,不服输的高林树带领全家人奋战在沙海里,每年植树造林500多亩。现在,他家造林近5000亩,不仅起到了防沙治沙的作用,也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高林树的带动下,官井村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目前,全村有林面积达到19.2万亩,2019年,官井村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过去官井村沙丘一个连着一个,无路、无绿、无田、无钱、无粮。如今,不光沙丘变绿洲,村民们也靠着植树造林走上了致富的新路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00元。”官井村党支部书记陈海军欣喜地说。

        乌兰壕村、官井村生态环境的转变,是达拉特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达拉特旗总面积8188平方公里,全旗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素有“五梁、三沙、二份滩”之称,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44%;中部为库布其沙漠区,占总面积35.4%;北部为黄河冲击平原区,占总面积20.6%。“十三五”以来,达拉特旗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农牧民为主体、国家项目带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实现了单纯治沙向治用结合的历史性转变。截至2020年底,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到108万亩,治理率达25%。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195个缔约国的360多名治沙友人到达拉特旗参观考察,中央各大媒体多次对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果进行深度报道,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样板和典范。


生态经济 方兴未艾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一批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悄然兴起。裴飞家庭林场是官井村家庭林场的典型代表。为了改变家乡的沙化状况,裴飞承包了村里的集体荒山、荒沙地,开启了治沙造林的历程。现在,他家林场造林面积达5000亩,主要种植杨树、柳树、沙柳、柠条。每年来自林业方面的纯收入达47.2万元,其中5000亩的公益林补偿3万元、2800亩灌木平茬纯收入14万元、实施林业重点工程1000亩纯收入12万元、沙柳种条收入2万元、护林员工资1.2万元,再加上养羊400只的纯收入15万元,裴飞一家三口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15.7万元。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家乡的黄沙变黄金,日子越过越顺心。”裴飞一脸喜悦。

        裴飞家庭林场靠经营沙柳、柠条等赚钱,而王利军家庭林场发的是经济林及林下经济财。王利军家庭林场位于恩格贝镇黄母哈日村,总占地面积5000余亩,主要以种植经济林红枣为主,林下套种中草药材和豆科类植物。目前,种植红枣3260亩、杨树34000株、紫穗槐1100亩、中草药黄芪300亩、小黑豆300亩、油沙豆50多亩,效益良好。

        目前,达拉特旗已培育建立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35家,其中家庭林场和家庭合作林场17家、涉林企业8家、合作社10家。这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依托政策支持,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成为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创新发展 前景广阔 


        金秋时节,走进白土梁林场,满眼皆绿……林粮、林药、林草、林果、林蔬,长势喜人,处处彰显着林场创新发展的累累硕果。

        白土梁林场总经营面积20.946万亩,下设二道水泉作业区、榆林子作业区、解放滩作业区、蓿亥图作业区、永兴西作业区、羊场苗圃、张铁营苗圃7个作业区。就是这么一块“聚宝盆”,一度穷得叮当响。

        穷则思变,创新发展成为林场生存的唯一出路。白土梁林场按照“营管结合、永续利用、综合发展、全面提升”的办场宗旨,充分利用林业项目资金,大力营造生态林、经济林,取得了较大成就。截至2020年底,新完成种植樟子松8000亩、无刺大果沙棘10000亩、红枣1000亩、桑树1000亩、枸杞200亩、连翘300亩,并成功引种试验油用牡丹、欧李、榛子等品种。同时,林场积极探索老化林更新改造,采用两行一带、三行宽带、乔灌草立体造林种植模式,同时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采用“林粮、林药、林草、林果、林蔬”等林下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沙棘套种紫花苜蓿,沙棘套种黄芩,樟子松套种甘草、南瓜等杂粮,沙地枸杞套种苦参等均取得成功,并建成了5000亩麻黄基地、3000亩沙生植物园、500亩红枣科研示范基地、1000亩桑葚采摘园。通过几年的努力,国有林场真正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走向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真正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驾齐驱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来到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宛如走进了一个多彩的童话世界。蓝色的光伏板覆盖了昔日的黄沙,挺拔的红枣树、青翠欲滴的蛋白桑、郁郁葱葱的柠条……变奏出蓝与绿、绿与黄的交响曲,奏响光伏基地“林光互补”的发展强音。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十三五”期间达拉特旗规划打造的库布其沙漠经济先导区的核心区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基地“林光互补”项目分两期实施,总用地面积约5万亩,由政府和入驻园区光伏企业共同投资绿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基地按照外围乔灌草主体锁边、主干道二级防护,板间板下种植经济林固沙的方法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