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329期 >2021-04-01编印

记忆中的达旗电影院
刊发日期:2021-04-01 阅读次数: 作者:冯丽云

微信图片_20210201175305.jpg

        在旗政府所在地树林召镇,年龄稍大的人,都熟悉曾有的那个电影院,它曾经是镇里唯一的娱乐场所,是人群聚集和向往的好去处。它不仅是群众看电影的地方,而且还是经常开大会、文艺演出的场所,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礼堂”。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曾是镇里最活跃、最有人气的地方,是达旗的政治、文化中心。进入2000年,因其年久失修,就被拆掉了。后来,在电影院原址上盖起了一座小二楼,显得突兀又蹊跷。我每次路过这里,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便会涌上心头,电影院门前昔日的热闹、繁华景致再也看不到了,留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回味。

        电影院位于树林召镇的中心位置,镇里最远的住户到这里也就是10分钟左右的行程。电影院与政府、旗委办公楼交相辉映,由西至东一字排开,堪称是那时镇里的“高层建筑”。门前是树林召的主街——锡尼街,东侧是长胜街,西侧是新华街,北侧是树林召大街。电影院占地约有2000平米,坐北朝南,二层建筑,门前有个小小的广场,两侧栽有两颗翠绿松柏。电影院高约十来米,砖结构水泥门面,门前有四根用水刷石装饰的柱子支撑着正门上方那向外突出、造型别具一格的雨棚,防雨蓬的顶部是二楼的平台。驻足望去,很是壮观(在那个年代的小镇里)。二楼的背侧相连的是观众大厅,属于人字梁的砖木结构起脊瓦房。门前及左右两侧都由带垛子的水泥台阶围回来,沿阶而上,对着电影院的正门,正门的两侧留有耳门,西侧的门口有两组铁栏杆,这是为便于检票而安装。从正门进前厅(大厅),迎面是观众厅的两个入口,门头的上端写有“单号”和“双号”的字样。

        大厅的两侧是电影院的工作间和卖票厅。从西侧有楼梯可以上到二楼,二楼是工作间和放映室,放映室顶部有一个天窗,天窗的上面安有两个宣传用的大喇叭。通过前厅步入高大宽敞的观众厅,整个观众厅显得空旷气派,说话时,会出现嗡嗡的回音。厅内的地面呈南高北低坡梯状,整齐地排列着900余个硬板座椅。排椅被两个过道一分为三,中间是观看电影时的最佳位置,东为双号区,西为单号区。对面是舞台,舞台两则悬挂幕帘,正中是银幕,放映孔射出的光带投到幕布时,就会出现美妙而富有动感的画面。观众厅的东西两侧墙上均匀地排布着长条状的窗户,便于采光通风,放映时再拉起遮光帘。观众厅的顶部有六个快速旋转的吊扇,东西两侧各有道门,通向室外的厕所,同时也是观众应急疏散口。

        电影院建成于六十年代初,但真正成为文化、娱乐活动“圣地”,应该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文革”期间,人们在这里只能重复看到几部少得可怜的电影,这里主要是两派(“东总”、“联总”)争相召开批斗会和武斗的场所,是保皇派的“司令部”,足见其一时的尘烟弥漫。

        “文革”结束后,人们从桎锢中解放了出来,也迎来了文化的春天。那个年代,人们能了解外界的载体主要是收音机,自从电影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它也成了小镇人了解外面世界的又一个窗口。后来在电影院门前的西侧和南侧迎街建了两排商业店铺。每天,路上的汽笛声,沿街店铺录音机里传出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再加上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流、车流,电影院售票窗口前围着的买票人群,海报栏前三三两两驻足观看内容介绍的观众,陆续来窗口前询问新片上演情况的人们,让这里显得特别热闹。影院门前还聚集了一些卖瓜子、干果、冰棍等各类小食品的流动商贩,他们或是在自行车后架上绑一木头箱子或纸箱子用于放货;或是在手推车上摆着零碎小食品;或提个小篮子在人群中窜动,或往地上一蹲,摊块布摆些瓜子、麻子、大豆等……卖瓜子的老头、老太太用纸片糊成小、中、大三种锥形量杯来盛瓜子,人们在购买时通过选择量杯的大小付钱,其对应的价钱分别为5分、1角、2角,那布满风尘的脸庞、皲裂的双手,让人一看便能感觉到他们生活的艰苦。他们常常从电影的开始到散场都坚守在这里,为了能多赚几毛钱,有时在放映前的数小时就来了,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回荡在影院门前的上空,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可见当时的电影院,是镇里多么活跃的地方,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这是一繁华之地。

        那个年代,人们除了在这里感到一种沉寂了多年后的繁荣,还能感受到文化带给人的愉悦,所以,它是敲响人们灵魂苏醒的第一声文明之钟。那个时候,人们不知道什么是表演艺术,但却在闪烁的银幕上看到了文明之光的照耀。那时,我家离电影院比较近,电影院大喇叭做宣传的声音在家里都能听得真真切切,常常会听到一个男声:“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将要上映,开演时间中午11:30—13:30,下午15:00—17:00,晚19:00—21:00,望大家前来购票。”而后还会放几首当时特别流行的歌曲,如《祝酒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甜》等,它们与宣传声交替播放,欢快的节奏穿过街道,越过树林,飘向人们的心扉,让人们感受着新时代的生活气息。虽然那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很贫乏,但人们对电影却没有厌倦之感,只要有新电影上映,人们都会争先恐后地购买电影票,其中,年青人居多,再就是单位包场也多,也许这是当时单位的一种隐性福利,但是这种激励机制却让当时的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看过一场电影后,能让人们兴奋快活好长时间,电影中的情节成了人们工作之余闲谈的内容。现在回想起当时人们买电影票拥挤的情景,似乎还能感受到人们对看电影的那种热情和亢奋,当时,一旦有新片上影,电影票就会比较难买,虽是提前两天售票,但总能看到小小的售票窗口被买票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的情景,一些小青年来迟了还想买到票,或者还要买位置好的票,比较“横”,几个人密谋后,顺着墙边一起用力,把正在拥挤买票的人推开,趁乱到了窗口,抢先买到了好票,如果遇到的人也不是善茬,就会发生一场争吵或打斗。有的小流氓看到前面买票的是穿着华丽的姑娘时,就会把姑娘的辫子拽一下,姑娘会回头瞪一眼,或骂一声“流氓”,小青年会得意地发出几声怪笑,有时还会上演一场英雄救美的好戏。要想买到好一些的座位号,也得想办法,或是提前买,或是“走后门”托熟人买。电影票的版式也很简单,仅是一张印刷着排号、时间、票价字样的薄纸,有粉、黄、白、蓝四种颜色,那时感觉,这张薄纸仿佛是通往神圣之地的钥匙,每个人都会小小心翼翼地将票装在贴身的衣兜,生怕弄丢了。这是入场时的凭证,入场时,门口会站着几名工作人员进行检票,除了小孩子不要票,成人必须人手一张。检票时,开两个侧门,拥挤的人群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检票,检完票后进入前厅,然后根据自己座位号的单双数,选择东西入口进入观众厅。记得,每次跟随父亲看电影,在找到座位后,我就会乖乖地坐到父亲的怀里,静静地等着电影的开演。期间,人们陆续进来对号入座,当窗帘全部拉上,灯光熄灭时,说明要开演了。那些没有买到票的人,等电影演开了,还要在电影院门前停留一段时间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那时的小孩子都爱看电影,没票进不去,哪怕在外听电影也等着。谁家也不会让孩子天天看,因为那时人们普遍穷,父母没有多少钱让你看电影。经过多次的等待,有时没有票真能混进去看一两场,于是,那些买不起票的男孩子们有了经验,有事没事候在电影院的门口前窥视,等电影放映一段时间后,估计查过票了,趁着门卫不注意,拉开门缝,缩着身子偷偷溜进去,一旦被检票人员发现,就被拎着衣领提出来。演到半场后或遇到好说话的人,有时就睁只眼,闭只眼让看了。

        放映开始后,首先出现在银幕上的是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各个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图像基本相同,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大多是工农兵造型的片头,其中的工农兵都是二男一女,他们的区别只在各自的姿势和造型的不同。早期是黑白版,后来成了彩色版。后来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出现了光芒四射的天安门、八一五星。小时候比较爱看打仗的电影,记住了军徽闪过,每当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响起时,心里就涌起一股激情。看过《英雄儿女》、《地道战》、《敌后武工队》之后,让人心潮澎湃。记得在看过《闪闪红星》、《小兵张嘎》后,影片中的潘冬子、张嘎子成了众多小伙伴们崇拜的对象,小伙伴们也纷纷在游戏中模仿他们的英勇举动,借助自家院里低矮的建筑,上窜下跳,一会儿藏在炭房里面,一会儿匍匐在地上,一会儿又从猪窝顶上跳下来,手里不是树枝当枪使,就是用手指摆成手枪的姿势与“坏人”作战……虽然全身沾满了泥土,可并没有遮盖住天真的笑容和内心善良正义的举动。这是孩子们从电影中得到的最简单、最有意义的乐趣,也让孩子们从小有了善恶美丑的意识。对于成人来说,他们的感受要更直接些,在看电影过程中,我经常能看到大人们擦眼泪的情形,记得我跟着大人看《巴山夜雨》时,那个右派的女儿在向老奶奶讲述自己如何照顾病危的母亲,如何一人寻找父亲的情景时,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还有看《人到中年》时,我看到周围坐的阿姨和大姐姐们都纷纷掏出手帕擦起了眼泪,现在想来,是人们被当时影片中眼科大夫陆文婷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其实这也许是当时人们对一种价值认同后的共鸣。谈对象的青年男女们会边看电影边低头私语,通过看一场电影,彼此有了共同话题,在交流中增进了好感,据说当时在上映《小街》、《庐山恋》两部爱情片时,有些谈对象的青年为了多交流,一下午能循环看三场电影。主要因为当时再也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场所,这里就是年青人谈恋爱、找对象、认识交流的平台。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年代,男女青年相跟着走在路上,或看场电影,或依在一起的举动,都会引来人们的注目。假如一对男女青年坐在一起看电影,前后左右的观众,由不住摆头探脑的用余光去窥视,那儿会成为众多目光的中心点,好像比电影都好看似的。

        电影放映过程中,除了偶尔能听到小孩子哭闹的声音外,整个电影院比较安静,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盯着银幕,遇到精彩搞笑的片段,全场一片哗然。有时,电影院的场务人员会手持电筒来回地巡查,核实电影票的持有情况。我偶尔会好奇地抬起头看看头顶上那两束长长的光带,投放在幕布上就有了画面,这对于年幼的我来说,简直是太神奇了。

        冬去春来,人们看电影的激情没有减退,电影也一直放映着,几乎没有无故歇业的时候。如果遇旗里开大会,电影院就成了会场。夏天里,看电影的人最多,室内异常闷热,几个吊扇也解决不了问题,人们会手里拿一本书或一张硬纸片不停地扇着,空气里弥漫着汗味、脚臭味,但是,电影院里污浊的空气和热腾腾的气息,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活力,也蒸腾了那个时代的郁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随着电影故事内容的更换在慢慢长大,上小学、初中、高中时,学校的包场也多,每次看电影对我们来说,真是一种享受,有些情节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四个小伙伴》中“胖敦”的形象似乎还在脑海中留存,影片让我们感受到团结、诚实的重要性;中学时代看过的《高山下的花环》、《大决战》等影片,让我知道了无论是在解放战争牺牲的烈士,还是在老山前线牺牲的梁山喜,都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后来还看了成龙主演的大片《红番区》,演员飞跃式的离奇表演,让我感觉很惊险、刺激,也从影片中领略到了美国到处林立着的直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暗暗感叹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精彩。在高中阶段,看完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全年级的男生女生都流了眼泪,大家深深地被母爱的力量所感动。

        在外地上学时,偶尔也会和同学在星期天去电影制片厂的标准放映厅看电影,那里的条件比较好,有带座套的软椅子,还有卫生间,观看电影让人赏心悦目,但也很难再找回小时候看电影的那种感觉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VCD等进入家庭,精彩的电视节目让人们逐渐冷落了电影院,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但电影院门前的那个小广场还是热闹了一段时间,这里改变经营模式,广场变成了旱冰场,也曾办过露天舞场,偶尔还会有外地一些歌舞团来表演,一般都是热歌劲舞,女的穿很少跳舞的那种,每逢演出,镇里的年轻人也会如潮水般涌来。周边的录像馆,更是24小时循环播放。

        进入21世纪,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应用,3D、4D电影的出现,人们的视野更开阔了,人们在感受高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忘记了曾带给自己快乐和激情的电影院,于是,电影院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怀旧的日子里,这个电影院如同一个古老的陶罐,里面装着清澈的、陈旧的时光,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和梦想,装着曾经的欢颜和泪水,装着旧日的温情……在时代的变迁中,曾经包容风霜雨露、蕴育幸福佳音、传播文明之声的电影院就这样消失了,留给人们的唯有无限的回味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