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355期 >2021-12-16编印

达拉特旗:以办实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刊发日期:2021-12-16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春燕 通讯员 杨文学

    (上接一版)发生改变的,不仅有人居环境,还有政务环境。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办事效率,努力让群众“少跑路”、信息“多跑路”,今年以来,达拉特旗全面推行蒙速办“四办”事项全覆盖,扎实推进“一证(照)通”和“证照分离”改革,开设“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有力推动政务服务协同高效、惠企便民。

    市民王女士最近要给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落户参保,按照以往的流程,她需要带齐所有证件往返多个部门,既费时又费力。今年,达旗政务服务局推出的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一站式服务通过业务整合、信息共享、事项融合、流程再造,大幅减少了办事所需的材料、时间和环节,让她实现了材料一次提交、多次复用,只跑一趟就给孩子落了户、参了保。

    “原本以为需要跑多个部门,没想到在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很快就办完了,只需要跑一趟就够了,为政务服务的效率点赞。”王女士说。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体现在大环境的改变和提升上,更直接反馈在人民群众身边各类琐碎的急事、难事、愁事、盼事上。而今年在达拉特旗,像这样的急难愁盼事,件件都有了着落。

    昭君街道南干社区四季花城南平房区巷道原先为土路,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每逢雨天更是积水严重、泥泞难行,居住在此的居民们长期苦不堪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南干社区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对这里的7条主巷道共6000多平方米进行了硬化,并硬化居民活动场1个,进一步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路修好了,不仅出行方便了,也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美了。社区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看着崭新的路面,居民们高兴地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像这样为民办实事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城镇,恒星有机硅、默锐高端化学品、建能兴辉发泡陶瓷、中能智新分散式风电等32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第二中学、实验学校分校、综合福利中心相继建成;市民安全实训基地和图书馆全面投入使用;10个老旧小区持续改造升级;5处4.1公里城区断头路全部打通;6.5万平方米街巷得到硬化;12万平方米平房区完成供热改造;困扰群众的“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问题逐步解决……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旧貌换新颜,幸福看得见。

    在乡村,村组道路建设陆续拉通;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相继达标;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乡村振兴学校、全日制大学办到了农牧民家门口;多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出台实施;461户防贫济贫对象得到救助;2060名农牧民得到免费体检;50名脱贫人口被妥善安置在公益性岗位;132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了10万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农牧业有了奔头,农牧区有了看头,农牧民尝到了甜头。

    一桩桩民生小事的解决、一项项暖心举措的落实、一个个改革红利的释放、一点点民心所向的改变既彰显了达拉特旗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和力度,又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了温度。

久久为功  持续树立“风向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枚党徽就是一份责任。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全旗广大共产党员亮身份、树形象、践承诺,以枝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和实干拼搏的毅力韧劲,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他们或佩戴党徽,身穿“红马甲”,走街串巷清理垃圾杂草;或俯下身沉下心,进居入户访民情、解民忧、送温暖;或深入农村牧区、田间地头,面对面传授技术作指导,点对点促推特色种植高产高效;或无私奉献、捐款捐物,扶困助残;或主动请缨、值班值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防护屏障……

    数字无言,数字最有力。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达拉特旗全面推行“三亮三全五坚持”走深走实“六个一”工作机制,为12402名党员挂牌亮户,农村牧区3901名党员常态化联系群众近4万户,累计办实事9000余件;城市社区深化“双吹哨双报到”机制,依托“达拉特红”党员志愿服务系统,通过在线报到、事项发布、党员认领、考核积分、反馈激励5个步骤闭环管理,实现工作流程“线上走”、解决问题“线下办”,快速回应群众诉求,今年以来共有5332名党员到社区认领服务项目900多个。深入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新建改扩建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5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站)实现了全域覆盖。同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385个,设置党员先锋岗565个,划分党员责任区2317个,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汇聚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长城”。

    为民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征程上,达拉特旗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充实完善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健全完善定期调度、查访、通报、考核工作机制,全程跟进抓好项目落实,确保高质量兑现惠民承诺。积极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逐步固化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民生服务工作提质效、利长远、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