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副刊总第371期 >2022-05-19编印

老年大学任教记
刊发日期:2022-05-19 阅读次数: 作者:朱建明

image.png

       2019年秋,我应市老年大学之聘,任教校书法教员。接通知后,心头为之一震——嗯!我又有用啦!

       年逾花甲的我,人生阅历已不算浮浅:成长时的艰辛,青春期的躁动,求学入职的辛苦,事业的起落以及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我的一生,总是在为幸福生活不懈追求着。所幸,生逢国运上升的时代,光荣退休安享小康生活,按理说应该知足,然而,却总觉得我的“幸福”还缺少点什么。一甲子届满,终于感悟到:原来幸福的内涵,还不可缺少一个关键的要素,那就是自身必须对社会有用!所以这次在老年大学任教使我为自己还有用而振奋不已!

       临行前,请我的棋友、牌友、酒友、驴友、书友、文友们聚会一次。席间,有文友戏我这是重出江湖、大展宏图,我且以两句古诗来解嘲:“世间万物兼增价,老去文章不值钱。”可见,虽有振奋,但不张扬。

       到校后,我立刻被这里的一切吸引,宏伟的建筑与优美的环境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先进的教学设备更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再看人们的精神风貌:一个个洋溢着时代的美感和向上的激情,雅乐漫舞、欢声相应……我从心里喜道:老年大学真是老年人的乐园啊!

       随着教学的展开,我发现学校到处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气息,名为老年大学却不乏青春的活力。首先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工作人员们热情敬业的精神。过去,我对下一代总有担忧:在蜜罐里泡大的下一代,能担得起齐家治国的责任吗?毛泽东也曾说:“嚼得菜根,百事可作。”而当我近距离接触这些年轻人时,他们的言行却着实让我欣慰,他们的积极向上、勤奋干练以及对高新科技的接受、把握能力等等,都让我自愧不如。

       我原以为,老年大学,名为大学,总无法和一般大学相提并论,只不过是国家为关怀老年人而提供的一个消遣的“福利”而已。不曾想,这里的教学门类竟如此丰富:音乐、舞蹈、书画、朗诵、健身以及实用技艺等等,五花八门,呈奇竞艳;也不曾想,这里的学员们对学习的热忱、对知识的渴求、领悟的能力毫不逊色于年轻学生。这股强大的热情激励推促着我激情振奋。

       在我的书法班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女学员,大家都尊称她白老师。据说我到任时,她已经是老学员了。她写的篆书使我惊羡、自愧不如。有一个早晨,刮着西北风,下着大雪,我赶早课,心想:天气不好,学员或许不多吧!而当我一开门,却见学员们早已坐满了教室。我问白老师:“谁送您来的?”她答道:“我不用人送,坐公交,倒两站,很快就到。”表情轻松愉快。我很感动,赞扬她的精神,她却风趣地说:“谢谢老师表扬。”我不禁抱拳作礼:“白老师啊,您才真是我的老师,是我人生的老师!”相比之下,我有个熟人老张,每当我散步经过他家门口,总见他牵着小狗,呆呆地在门口坐着。一次我问:“张哥,你总坐着想啥?”“啥也不想,等死!”面无表情的回答,苍凉得吓人。一次与朋友们谈及此事,大家都困惑:我们该干些什么?我便调侃道:“谈爱太老,谈死尚早,旅游读书正好!”

       前文叙及,临行聚会曾以两句古诗解嘲。那是刘伯温的诗句,全诗是:“买只牛儿学种田,结间茅屋向林泉。也知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名为利皆幻客,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物俱增价,老去文章不值钱。”很明白,刘翁表达的是达者看开后的退隐意愿。我辈虽不及刘翁之闻达,但生逢盛世,丰衣足食,买牛种田在新时代下已不现实,重启学习正是我们极佳的选择。也许有人会问:人将老矣,学之何用?须知:文化的要诣正在于传承和发扬,炳烛之明远胜萤光一闪。

       我原以为,来老年大学任教,其价值只在证明我还有用。而现在我更体会到:除了体现自身价值外,更可贵的是与同学们亦师亦友,与同事们相敬相学,真有道不尽的快乐!

       作为老年人,激昂的情绪总难持久,而沉淀的是厚重、深沉的感悟和感恩,感悟时代的进步,感恩党和国家的关怀。古人讲:“哀莫大于心死。”我用自身的体验对上一句:“悲莫苦于无用。”还应再加一句:“乐常见于学习。”

       愿我们的老年大学越办越好,愿更多的老年人来老年大学学习、乐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