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386期 >2022-09-01编印

中和西镇:“一统三联”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刊发日期:2022-09-01 阅读次数: 作者:

       近年来,中和西镇立足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常住人口少的实际,按照“中心带动、禀赋相似、规模适度”原则,坚持以党建统领为核心,以“组织联动、治理联抓、党群联心”为抓手,系统构建“抱团作战、固强补弱、联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建统领绘蓝图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系统建设,一体推进。一是建强组织体系。构建“镇统筹、组配合、村落实”三级闭环管理体系,明确镇党委统筹调度、镇政府狠抓落实、人大纪委强化监督检查、村级党组织具体落实的责任,强化顶层协调管控,着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土地流转、项目实施规划、矛盾纠纷等问题,形成党建统领、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合力攻坚的组织架构。二是夯实责任体系。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推行“两组一单”收账工作机制,即镇党委每月对各村下发1次工作清单,包村工作组协助指导各村实施工作清单,纪委监委工作组督促检查工作清单落实情况,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全面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地。三是搭建协商体系。成立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协商议事会,将各类组织联结为紧密的党建共同体,推行“四议五单两公开”机制,即:接到党委任务清单和村民提议后,先由村“两委”议,研究形成“两委”提议单;提请村民协商议事会议,结合清单内容和本村实际,形成意见征求单并提交党员大会表决;党员大会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后,形成党员大会表决单,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全体村民会议进行表决,形成决议单。“两公开”,即通过村情发布会面对面公开和公示栏、党务政务平台进行公示。


组织联动强发展


       探索党组织引领下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链接、集体经济收入分配、高素质农牧民培育新机制,根据生态建设、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成立片区党建联盟和工作专班,将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包联企业事业单位紧紧链接在一起,通过“三建三培”让产业振兴步伐快起来,村庄美起来,农牧民富起来。一是建好三大基地。积极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部门+农户”“党员+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以党建助推产业发展。       

       建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利用残次林改造、家庭林场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等项目,累计种植经济林6万亩,生态公益林6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18%。新种植柠条沙柳5万余亩,全镇柠条沙柳等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家庭林场户均增收3万元;新种植绿色优质牧草3500亩,新建2处饲草料基地,解决600余户养殖户禁牧后的饲草料问题。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为主,新建60栋绿色果蔬大棚,改造盐碱地3000亩,建成20栋水稻育秧大棚和14000平方米的晾晒场,形成水稻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个统一”种销模式。建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利用库布齐沙漠带筹建打造占地2万余亩,200万千伏安光伏发电基地,通过“光伏+治沙”“光伏+农林”“光伏+旅游”等模式,推进沙漠生态治理、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沙漠农林产业、沙漠特色旅游产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培育三大主体。按照旗委“党建引领、合作共富”模式,探索“五联三变”改革,通过产业发展联支部、联企业、联合作社、联部门、联农户,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紧密的企业联农利益共同体关系。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引进龙头企业6家、与11家村级合作社深度合作,实现3.5万亩玉米青贮回收订单农业,辐射带动560户农户。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9个嘎查村党组织全部领办合作社,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5万元,其中5个村达到20万元以上,1个村达到50万元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红色人才屋、大学生返乡创业计划,培育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领头雁,同步采用“理论+现场授课+实用技术辅导+实地考察+诉求跟踪”等形式,加强对种养殖户等新型农民的综合培训,累计组织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5场次,2000余人次。


治理联抓促和谐


       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各方面、全过程,通过“一网覆盖、两个治理”,形成党群携手的强大合力。一是抓好“一网覆盖”。通过“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党员入格”形式,完善“镇党委—嘎查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农牧户”网格架构,构建起“科级干部包村、村干部联社、网格员入户”的包联治理体系,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科网格化管理模式,聘请网格员210名,累计提供司法便民服务61次,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13起。二是抓好人居环境治理。针对“脏乱差”的现状,推行人居环境整治“六个一”工作模式,即一村一套村庄规划,一村一张负面清单,一村一批公共设施,一村一份积分奖励菜单,一村一个村规民约,一户一个包联责任人和一份责任书,同步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积分管理机制,在人口相对密集的自然村设立垃圾固定回收点,聘请垃圾分类管理专员,推动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三是抓好基层社会治理。推行“三到、三访、三结”工作模式,针对初访苗头性社会矛盾问题,网格员要入户排查到位、村“两委”班子组成专班接访,并有问题处理研判结果。针对越级反映的社会矛盾问题,镇村两级干部要入户走访到位、由镇分管领导或包村领导组成专班专人接访,并要有问题研判处理结果。针对重复上访的社会矛盾问题,镇村及相关单位部门主要领导要入户到位、组织各相关部门形成工作专班接访,并有问题联调结果。成立老乡贤机动调解队,先后开展了30余次现场调解,有效化解邻里纠纷20余起。


党群联心聚民意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现服务群众实打实。推行“1+10+3+3”机制,每名党员至少联系10户农牧户,党员干部主动亮明身份、主动亮出承诺、主动亮晒行动,开展政策理论大宣讲服务,做到一周一联系、一月一宣讲;开展党员群众大联动服务,做到一月一见面、一月一问需;开展问题诉求大化解服务,做到一月一解决、一年一评议,确保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每名党员都有联系对象。镇村全部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在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建立了党群服务站、党员中心户中设立党群议事站。制定涵盖六大类30余项的“便民服务卡”,印发“民情日记”,研发民情档案小程序,建起村情单、户情单和事情单“三个清单”,有效激发农牧民群众立足乡村、关心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乡村的内生动力。目前,共收集办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3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