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386期 >2022-09-01编印

哈什拉川流域忆往昔
刊发日期:2022-09-01 阅读次数: 作者: 张玉福

31.jpg  

       哈什拉川属达拉特旗十大孔兑之一。孔兑,系蒙语,意为形如缝隙的山沟。哈什拉川发源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拉壕乡神山豁子东山顶,向北流经东胜区塔拉壕以及达拉特旗原敖包梁、耳字壕、盐店、新民堡、白泥井、榆林子等7个乡镇后,于原榆林子乡老侯圪堵村东北入黄河。全河在杜家圪塄段巴伦图沟入口处至瓦窑窑店、纳林沟门直至五座塔、新民堡附近有清水。

  哈什拉川上游为丘陵区,河床切割较深,有的沟底已深入基岩,基岩多为松散的沙岩,易水蚀。两岸多为硬梁地,植被覆盖低,水土流失严重,支沟也全部集中于这一区域,其中5公里以上的支沟有26条,主要支沟有库伦沟、可图沟、小纳林沟、耳字沟、巴伦图沟、碾盘梁川、达汗沟、大红渠、哈拉补拉沟、纳林沟。中游为15公里库布齐沙漠;下游为洪积冲积扇区和黄河冲积平原区,这里河道浅而宽,又经常摆动,极易发生洪灾。

  哈什拉川全长92.4公里,堤防长36公里,流域面积1088.6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3267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4040立方米/秒,年输沙量590万吨,输沙模数5430吨/平方公里/年。

  十大孔兑流域属古河套地区范围,古代植被状况远比现在好,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今树林召镇的瓦窑村尚有明显的新石器时代人的村社遗址。可见,当时若没有林草丰茂的自然环境,以渔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类是不可能在此繁衍生息的。后来除秦、汉、隋、唐等朝代在河套地区曾设州置县,制定过时兴时废的农垦实边政策外,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十大孔兑流域境内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荒复牧地。

  据史料记载,哈什拉川流域在十一世纪中叶,辽王朝控制鄂尔多斯东北部时代设置过河套清军的行政建制,耳字壕城塔古城遗址可能就是它的治所。

  最初进入十大孔兑流域的汉民是以行商的方式,走乡串村,带着蒙古民族日用品,通过各种方式,如给王公贵族送砖茶、丝绸等礼品,得到蒙古民族上层的允诺,渐渐地在各地定居立足,开设商号(俗称边商),成了汉族进入蒙古牧地的先迁居民,其实也是大量开垦牧场、破坏植被的先头大队。至今,十大孔兑流域内的许多地名,还有着深深的历史痕迹,如布日嘎斯太流域的万太兴;黑赖沟流域的天德永、德胜成;西柳沟流域的万胜泉、三合成、长顺元;罕台流域的万胜隆、德和公;哈什拉川流域的大义公、福合义;东柳沟流域的西大成等。这些汉族的商贾都是最先向蒙古族王公贵族出银租地的富商大贾。

  十大孔兑内的干、支沟,历朝历代均未投资修建过任何水利工程设施。只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爱召堪布大喇嘛图布登扎勒生,将王爱召纵横各三十里的香火地报效清廷放垦后,阎锡山的屯垦队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哈什拉川下游的新民堡(当时叫乌兰沟)处新建了一处引洪灌溉工程。这是有史以来十大孔兑内兴建的第一座管办工程。负责兴建该工程的营长叫林焕章,技术负责人是王景文,当时人称“王技师”。

  民国二年(1913年),河套大财主王同春通过垦务局和王爱召,在达拉特旗王爱召一带将大量放垦的膳召地买成,安设牛犋在此,其部分子女也都安居在了这一带。王同春在哈什拉川流域经过全面考察后,便发动人力开创了哈什拉川灌区这一宏伟的工程。

  据说王同春所测量过的渠畅通无阻。当时他率众开挖了很多渠坝,以充分利用母哈日沟和哈什拉川的洪水。母哈日沟的洪水专灌东大社以东的土地,哈什拉川的洪水专灌东大社以西的土地。如今,在王爱召镇的哈什拉川新民堡段的出水口处,有一条俗称“东大渠”的老渠,途经三间房、五柜、城圪梁、二柜、福合义、南红桥、杨家营子等村,其残缺断陷的渠坝遗迹还偶尔可见。据说这就是当年王同春在王爱召开创的第一条哈什拉川支渠。

  1960年,哈什拉川40公里堤防新民堡至三丑圪堵河头灌溉工程建成。1975年,九大渠引洪工程建成,工程地址在哈什拉川中游耳字壕公社沟心召大队。设计规模:引哈什拉川洪水灌沟心召北至新民堡公社生成永南的沙漠,投资43万元,该工程于1979年由伊克昭盟机械化造林总场管理使用。

  就在1975年,又建成哈什拉川分洪枢纽工程,工程地址在哈什拉川下游的新民堡村。设计规模:引哈什拉川洪水灌溉新民堡、乌兰淖、白泥井、榆林子四个公社的土地20万亩,引洪量为东西两个引洪口,各引500米/秒,先后投资达334万元。哈什拉川分洪枢纽工程因设计时对泥沙在河床内运动规律计算失误,于1982年被洪水冲毁。原设计河床内主泄洪口净宽300米,最大泄洪量为3000立方米/秒,平均单宽量为10立方米/秒。1982年最大洪峰约为2000立方米/秒,洪峰经过主泄洪口时,泥沙先淤塞主泄洪口东部250米,后来洪水集中于西部50米处下泄,底部防冲、消功能设施承受了原设计的数倍压力,因而翻底损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修的途经店壕、渠口、四柜、三座茅庵、老右湾、西社等村的哈什拉川二支渠、三支渠引洪灌溉工程,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

  我的家乡在哈什拉川下游的王爱召镇新和村的二偏营子村,距哈什拉川五六里地,因村子位于哈什拉川西部,人们都管它叫“东河槽”。哈什拉川属季节性河流,平常川里没有水,如遇上游连降大雨或暴雨时,河水会急剧上涨,从而引发洪水灾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我们这一带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被毁、人畜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小时候常听祖辈们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农历六月的一天中午,一条黄色蛟龙顺哈什拉川而下,巨大的嘴巴犹如一个无底洞,喷吐着唾沫和泥沙,蛟龙身上背着两只大公绵羊,边走边嘻戏顶架玩耍。蛟龙走过的地方人畜伤亡,一场灾难从天而降。蛟龙滚到东社城下,突然抬起头来,伸长脖子越城而过。这时城内居民乱成一团。就在这时,有两位老者临危不惧,很快跑上城墙磕头烧香,许愿杀羊。一刹那,蛟龙爬出东城墙,朝着北方直泄而下,虽然人没有伤亡,但东社城却毁于一旦……

  1961年六七月间,大暴雨连下三四天,哈什拉川下游的店圪梁也连遭暴雨袭击,哈什拉川洪水一下暴涨,洪水来得很凶猛,像一只凶猛而饥饿的老虎一下子吞食了整个村庄。大片的农田被淹没,很多房屋倒塌,不少村民居无定所,政府只好将他们分散到邻村二偏营子等地,与该村村民暂时借住或同居合住……

  1972年7月,哈什拉川上游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急剧上涨,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泥沙翻过河岸奔泻而下,直接漫过罗家圪旦村,霎时,一望无际的农田成了一片汪洋。由于洪水汹涌湍急,来势凶猛,罗家圪旦村的土地均被冷沙淤澄,西北方向的一块属于二偏营子东队的农田,很快就被冲淘涮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就在那天晚上,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一股洪水像恶魔似的将正在哈什拉川中游、九大渠丁字坝值班的连某清和杨某突然卷入洪水中,顺着哈什拉川向北冲去,没多大功夫,杨某就被洪水吞没,随即毙命。而连某清可能由于自己沉着冷静、大胆面对,没有乱了方寸,他硬是在洪水中挣扎着将自己的衣服全部扯脱掉,赤身抱着一棵树木随波逐流,第二天当连某清被冲刷到哈什拉川下游的店圪梁段时,被正在防洪坝查看洪水的店圪梁村民苗挨生(此人会游泳)发现并打捞上岸,还将其背回自己家里,给其换上衣服、吃了饭、喝了水,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处置就无大碍了。没想到连某清这人命真大,除了浑身被树木、石块等擦伤外,经过四五十公里路的漂流冲刷,还奇迹般地活着……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1978年的又一场洪水灾害中,1972年在二偏营子东队的土地上被洪水淘涮出那个已经干涸的天然大坑里又灌满了洪水。其时,二偏营子东队有一田姓小伙结伴下水游玩时,因不会游泳当场沉没坑底,当时虽说有同伴在场,但由于都不会游泳,无法下水相救。更糟糕的是,当时附近有一座瓜茅庵,玩伴们准备拆掉茅庵取出木棍相救时,结果瓜茅庵的木棍木椽全部用铁丝缠绑着,没有任何工具,一时半刻拆不下来,小伙子终因耽搁失去了获救良机,不幸被水淹死……

  那时的我才十几岁,从来没经历过特大洪水,当看到齐腰深的浑浊洪水汹涌澎湃、一望无际时,当看到一具具猪羊鸡等禽畜尸首面目狰狞顺流而下时,心里有阵阵不可言状的恐惧,也不知自己到底能不能闯过此次鬼门关,心里没有底。俗话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还真是这样,洪水越大越没有声音。那时,每当听不到那轰轰隆隆的水响声时,可怕极了!肆虐的洪水像猛兽一样扑向了深夜中熟睡的人们,当人们互相叫喊着冲出门的时候,水已经到腰部以上了,惊慌的人们在黑暗中互相叫喊着、搀扶着向地形稍高的地方逃命……

  这就是哈什拉川流域——我的家乡,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龙王爷也无可奈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