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387期 >2022-09-08编印

我的父亲
刊发日期:2022-09-08 阅读次数: 作者:单楚轩

我的父亲配图.jpg  

       我的父亲二十岁那年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的会计专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功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出了我们单家世代为生的贫瘠土地。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青年对自我价值的寻求以及改变贫穷命运的奋斗史。

  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分配的工作,而是选择了一条对他来说更为艰难但更加具有奋斗意义的道路。到了上班的公司,他争取到了入党的机会,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积累经验,只工作了三年,就成为了该部门的技术骨干。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安于现状,每当公司有去外省市学习的机会,他都是首当其冲。当然这也让他无法顾家,在长达八年的岁月里,我对父亲的概念就是大年三十回来修电视的那个人,我不知道他的工作,或者只知道他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忙。就这样,他在当时人才济济的大公司里硬是脱颖而出,成为了分公司的主管。

  到了分公司,他又一次点燃了热血,带领员工们一起努力,又是通过短短三年,把分公司以往的风气扭转,创造了效益翻一番的成绩。后来,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他仍然不停地学习新的技术来让自己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同时开始带新人,也是一如既往的耐心温和、小心谨慎、踏实认真,看着新人们快速成长,他常常露出欣慰的笑容。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还作为公司的一员资助了和我年龄相仿的一位姐姐,现在那位姐姐也已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在父亲这一代,我们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贫下中农到中产阶级”的蜕变,让原本吃不饱的肚子可以吃个心满意足,让我们从捉襟见肘的生活中体会到了有微薄存款的欣喜。我的父亲并不伟大,他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众多青年中的一员,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来说,在崇高信仰激励下呕心沥血、不停奋斗的父亲,是我的学习榜样。

  在我父亲投身于建设祖国的那个年代,正是国家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时代,申赋渔先生所著的《一个一个人》里面详细记载了很多和我父亲同一时代的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一方面他们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用极大的精力和极短的时间来适应,另一方面他们要在基本未知的路面上开辟出一条辉煌的道路,这中间困难重重,需要崇高的理想信念支撑才能做得到,因为“他们不是看见了希望才相信,而是相信有希望就踏上了征程”。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一个又一个人连结成为一群又一群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操着不同的口音,却只是为了一个信念:“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有的人面临着无家可归的风险,有的人在社会的黑暗面中深受伤害,有的人在失败中一次又一次地挣扎,但是并没有人放弃过,在红色精神熊熊燃烧的大地上,青年们从前辈们手里接过传承的火炬,向着前方大步前进。一路上山高水长,一路上崎岖蜿蜒,一路上风雨飘摇,有的人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有的人默默无闻,可转过身去,那步步而来的脚印,让历史也为之动容。“步步走来,负重而艰险,人世间所有缤纷的事业,从来无畏无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转眼间,我也成为了和父亲当年一样的青年,我也面临着人生几个关键的问题,青年人的使命是什么?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要如何完善、安定自己?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人无疑要好好沉淀自己,为国家的建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付出一腔热血。我个人认为,所谓青年人的使命,就是让自己成为有端正三观和先进本领的人,然后投身于茫茫大众当中,成为人民的一员,用热情点燃周围的人们,为国家崇高的共同目标不断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一生。

  马克思十七岁时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把这篇文章的最后两句一直刻在了他的心中,这成了他一生辉煌的写照。而作为当代中国青年,自我价值也蕴含在这长长的奋斗路上,就是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全中国、甚至全人类,争取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不必追求一时的荣誉,因为荣誉是短暂的,而人民的事业却是永恒的!

至于安定内心,就要建立起足够的自信,自信的来源一个是雄厚的科技实力,另一个就是文化沉淀所带来的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科技知识,身有一技之长;文化自信则要求我们从各个时代里寻找文化精髓,前人不畏牺牲、敢为人先,将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传递到我们这一代,我们就要充分吸收,并把它们发扬下去。就像许倬云老先生讲的:“中国的青年应该做到自己民族的安定之所在,做到不怕这个、不怕那个,这才能叫自信,才能在如今这个纷乱的世界有安身之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漂亮话好说,伟大的事业却绝非易事,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希望在未来的时光中,可以像父亲一样,像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一样,沿着陡峭的山坡前行,只为有机会爬到光辉的顶点,我愿意将一生奉献给中华民族复兴这样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