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389期 >2022-09-22编印

记忆中的城拐供销社
刊发日期:2022-09-22 阅读次数: 作者:段海燕 段海泉

记忆中的供销社配图.jpg

      时间回到1975年,父亲刚到供销社参加工作,开始是炊事员,八月十五负责烙月饼,后来相继做过保管、售货员、副主任、主任。当时农村物质条件匮乏,不像现在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城拐每户家里需要的东西要到供销社才能购买到,城拐供销社承载了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回不去的情怀!


供销社的票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物凭证,有粮票、布票、线票等,商品都是凭票供应。农户是种什么吃什么,每年在完成上交国家的任务后,剩余的便是一家一年的口粮,以粗粮为基础;城市户口的按粗细粮比例凭粮本供应。票证在那个年月,是非同小可的,并且品种繁多,使用时间不一,所以需要特别保管。爷爷和父亲就用为数不多的票证,维持着一家十几口人的日常生计,让我们不至于挨饿受冻。

                                                            

供销社的冰棍厂


       小时候,每当夏天到来,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吃一根凉爽的小冰棍,那叫一个满足。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中午不睡午觉,就在院里、村里转着玩。卖雪糕的叔叔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地呟喝着,用棉花毯子裹着冒着凉气的冰棍,一听到吆喝声,弟弟赶快去问大人要上钱,或跑到鸡窝里拿个刚下的热乎乎的鸡蛋去换冰棍,回家后,四姑、二爹、五姑和我一人呡一口,然后弟弟拿着雪糕美滋滋地享用去了。就在这你一口我一口的快乐生活中,我们都幸福地成长着。直到供销社成立了冰棍厂,约有60多平米的厂房,制冷设备、配料间、水池、冰柜和多种模具应有尽有。我和弟弟好奇地去看厂子,做冰棍的叔叔认识我俩,每人送了一根,我们吃得那叫一个乐,直到把冰棍含在嘴里抿得没味了还舍不得扔掉。回家和父亲一说,父亲拿了两毛钱让我又送到冰棍厂,说咱虽然是职工,但不能占公家便宜。现在世面上有好多新式雪糕,我还爱吃,但始终找不到小时候吃的冰棍的味道。                                                             

供销社的柜台


       城拐供销社是青砖灰瓦的建筑,门头上写着“昭君坟供销社”“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字样,中间是大五角形,既气派又美观应景。大门东边是百货门市,门里是高高的柜台,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绵布、针织品、成衣、鞋帽、日用百货、学生用品、烟酒、副食品等等。大门往西是生产门市,有农药、化肥、柴汽油、农机农具配件、大小五金产品、土产日杂、锅碗瓢盆、烟花爆竹等等,当时基本日用品都能在供销社买到,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高档布料、卡叽是分配商品。尤其到年底节前,需要排很长的队才能买到东西。柜台里售货员忙着取东西、打算盘、脱口说价,一气呵成。我和母亲在柜台边挑各种缝衣服的纽扣时最为开心,想到母亲边做售货员边做裁缝,顺便给我缝制的新衣配上亮晶晶的玻璃纽扣,穿在身上,那叫一个美字了得!奶奶更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老裁缝,父亲上学背的提包上有奶奶“临行密密缝”的一颗慈母心!


家里第一台电视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土地承包到农户,加上父母亲都在供销社上班,我家的收入日益增多。父亲买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村里的乡邻晚上都会到我家来看电视,屋里坐不下,父亲就搬到靠窗户的院子里,接上天线,邻居们会提前吃完饭,搬着自家的板凳到我们家看电视。当时孩子们最爱的是《花仙子》《蓝精灵》,看一部动画片要回味好长一段时间。那时正播放《霍元甲》,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故事情节。“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要致力囯家中兴……”铿镪有力的歌曲、慷慨激昂的旋律,激励电视机前的我们要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每天的《新闻联播》是爷爷最爱看的节目,地里劳动一天,看会儿电视,瞬间觉得解乏舒坦。奶奶也爱看,虽然不识字,但悟性极高,能听懂故事情节,还知道国家大事。

       一年之后,村里的乡邻们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陆续都买了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