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草原风光,因其辽阔浑厚的美和极富传奇色彩的蒙古族游牧文化,而成为旅游观光的一道胜景,备受青睐!因此,散发着独特魅力、融合着自然美景和民族风情的草原,历来都是令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人们激情澎湃、一心向往的地方……金秋八月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泊罕大草原,水草丰美、马壮羊肥!也就是在这个云淡风轻、天高气爽的时候,恰好迎来了伊金霍洛旗文化旅游局和西部散文学会主办的“喜迎党的二十大 笔墨丹青书华章”第十四届西部散文节暨伊金霍洛旗第四届秋实采风节活动,8月27日,我有幸与来自北京、陕西、四川、江西、山东等13个省市的上百名著名作家、摄影家、书画家,来到伊金霍洛旗参加这次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8月28日下午,在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高彩梅的招呼声中,一众文人从下榻的龙凯酒店出发,分别乘坐三辆大巴车,前往心慕已久的苏泊罕大草原。
三辆大巴前后紧随着行进在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阿镇的街道上,透过车窗,人们都惊异地发现,这座北方小城市有着繁华的商业和靓丽的城市景观,彻底颠覆了人们头脑中对于北方偏远地区那种落后面貌的认知。驶出高楼林立的伊金霍洛旗城区,途经花草相间的村镇,车里文人墨客们围绕着草原的话题,热切地交流谈论着一些民族传说和故事……去草原的路上,大家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示蒙古族宗教和文化渊源的4A级景区颐和生态文化博览园和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在游览观看古迹文物中,通过导游讲解,那段蒙古民族鼎盛时期的人文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脉络,人们对草原文化的印象也更为丰满了……傍晚时分,沐浴在落日余晖里的苏泊罕大草原终于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惊喜之余,在步入景区门口的几十米处,只见一座座蒙古包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绿莹莹的草原上,如同绽放在碧波间的一朵朵白莲花……
夜幕降临,广袤的草原笼罩在灰沉沉的暮霭中,凸显出一种大自然的荒凉之美。散落在无垠原野上的远远近近的蒙古包和景区建筑物,像被涂上了黑黢黢的颜色,如同版画的视觉效果。风肆意地吹在脸上、掀动着衣角,听同行的当地人说,草原昼夜温差大,确实如此,置身夜晚的苏泊罕,已颇感初秋的寒凉。月色微萌,几匹壮硕的马在木栅栏边悠闲地啃着草,来往的游客,似乎根本就惊扰不到它们,马儿们依旧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样子。此刻看到马,自然就联想到了蒙古族这个号称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对“马”的情感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民族图腾是“马”,“马”的元素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骑马射箭、喝马奶酒是他们的生活日常,“马”与这个民族有着灵魂的深度交融,能歌善舞的蒙古人热爱的乐器为马头琴,“马”已经渗透到蒙古民族的精神层面,因而这个民族的整体性格都呈现出了“马”的热烈和奔放!追寻世界历史长河,在公元十三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骑马带队长年四处征战,在欧亚大陆版图的变迁中,留下过蒙古人铁骑压境的嘶喊和马蹄踏过的踪迹……
气候湿润、富饶美丽的伊金霍洛旗,还因为其境内有久负盛名的成吉思汗陵墓古迹而被誉为天骄圣地,想必当年成吉思汗也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才选择在此处安营扎寨养精蓄锐,最后还长眠在了这块土地上吧!伊金霍洛旗苏泊罕大草原在历史上是成吉思汗六征西夏的屯兵整军之地,也是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较大的重要军事驿站。苏泊罕大草原在铁马兵戈的时代能成为重要的军事屯兵之地,足以说明它历来就是一块草木茂盛、宜居宜牧、十分富足的风水宝地……夜色中的苏泊罕诉说着往事前尘,几十个蒙古包的小窗口亮起了灯光,从全国各地不远千里相聚到草原的百十位文化名流,在这个秋天的夜晚入住蒙古包,翻开苏泊罕一页页的历史今朝,倾听并品评着这里的发展变化,昔日的富庶草原,嬗变成今朝的特色景区,苏泊罕草原担负着民族的使命——发展地方经济、富裕地方百姓!蒙古包里现代化的空调吹出暖洋洋的热风,文友们三五成群盘膝而坐,或挥毫泼墨激情展艺,为景区献上书画作品;或品享美食觥筹交错,抒发着对草原美景和草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进入21世纪,物华天宝的伊金霍洛旗,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早已闻名全国。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上,勤劳智慧的伊金霍洛旗人民不仅打造出以草原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还依靠立地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借助国家政策的东风,发展各类经济项目。在三天的采风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毛乌聂盖村的荞麦种植基地和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据介绍,毛乌聂盖村的土地适宜种植荞麦,近两年,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提升,绿色无公害的粗粮和杂粮成为城乡居民餐桌上的新宠。顺应市场导向,毛乌聂盖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建起荞麦种植基地,并实现了几千亩的规模化种植,央视13频道还对伊金霍洛旗毛乌聂盖村的荞麦种植进行了宣传报道……听着村领导的介绍,看到坡梁上已经开花的一眼瞭不到边的荞麦田,如同花海一般,非常壮观!近前看,荞麦苗的高度差不多没过膝盖,密密麻麻簇拥着生长在一起,荞麦的叶片不大,茎秆纤细呈红色,它的花由五六片较小的花瓣组成,是粉白色的,秋风过处,漫山遍野的粉色荞麦婀娜摇曳,煞是美艳,于是大家纷纷走进荞麦林林里举起摄像镜头捕捉时光,留下身影……
荞麦生长在北方一带的山梁,这个时候,来自晋陕蒙的作家们因为熟悉荞麦这种作物,就饶有兴味地向其他省市的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科普着关于荞麦的知识:荞麦作为营养价值较高的面食,由于口感细腻爽滑,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它的制作种类有很多,比如可做成荞麦饸烙、荞麦圪坨儿、荞麦碗托儿、荞麦面饼等等。本土作家张玉福还随口编了以荞麦为内容的信天游:荞麦种在山坡洼/好男人轮在我名下/荞麦开花一穗穗/门前站着小妹妹/荞麦结籽黑颗颗/人人都说我想哥哥/荞麦花开满梁梁白/越交越熟离不开……这首信天游唱曲灵活自由,尽管歌词土得掉渣,但有着浓郁的西北风味,仍旧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和好评,因为它以质朴的方式,表达着人们的一种情感。西部散文学会主席刘志成一时兴起,在荞麦地里拍起了小视频,小视频里刘主席深情款款地即兴编词:荞麦圪坨儿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八月的伊金霍洛旗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百十名作家文人深切地感受到,伊金霍洛旗毛乌聂盖村的荞麦种植产业之花即将开遍全国市场……
走进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区,远远望去,山坡上铺设着连接成片的银灰色太阳能硅板,依山绵延数百米,迎着太阳闪闪发光,我们在心生震撼的同时,不禁感慨科技力量如此强大!在采煤沉陷区建设环保清洁的新型能源发电项目,修复了因采煤被破坏的生态,开发了新型能源,也发展了富民产业。据介绍,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农牧民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经济入股,与光伏项目建立利益联结,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为9亿度,产值2.5亿元。同时,在光伏板下建设饲草基地,配套建设万头牛养殖产业,让“农牧民”变“股民”,让“荒山荒地”变“金山银山”,带动新时代的伊金霍洛旗农牧民增收致富。
在伊金霍洛旗这方富庶的热土上,让人感受到的是草原文化的精神和力量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游牧文化,历经岁月的变迁和多次民族融合,今天,迈进21世纪的伊金霍洛旗,各行各业的发展均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可谓改天换地、日新月异!
午后的太阳暖融融地照在苏泊罕大草原上,走在景区的木栈道上,呼吸着带有青草味道的新鲜空气,感到无比惬意!走了一段路后,我们便坐上现代化的电瓶观光车,飞驰在无垠的草原上,蓝天白云下,看到沿途不时有牧民养殖的羊群,还有马匹和骆驼等畜类在如绿毯覆盖的草原上宁静地吃着草,凉爽的秋风吹拂着肤发,草原美景尽收眼底……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又换乘马车去景区的另一个地方看蒙古族舞台剧《鄂尔多斯婚礼》,一辆辆马车依次停在了我们身边,此时,大伙儿发现,打扮时髦的笔名为水孩儿的包头女作家坐在传统的马车上,不仅没有违和感,还别有一番味道!于是,众人都拿起手机摄下了这个特殊的瞬间!接下来,我们都陆续坐上了马车,悠然地行进在秋季的草原上,像是时空交错的穿越一般,与马车夫攀谈着草原的故事……
《鄂尔多斯婚礼》开演了,坐在台下,好奇的南方书画家客人用我不太能听明白的南方口音,不时地询问这个舞台剧的剧情,我用蹩脚的普通话给他们解释着,看到对方脸上显出似懂非懂的神情,我们彼此心里都有点着急……其实我想,有些文化的东西,比如戏剧,我们也可以从着装、动作及表情,去理解参悟……我每次观看《鄂尔多斯婚礼》,也不太专注去听演员们之间的每一句对话,只是看到演员身着华贵大气的蒙古族服装,而且从不同的服饰揣摩每个角色的身份,通过肢体表演看剧情,这个戏剧反映的是蒙古族的传统婚嫁习俗,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从婚礼的排场也可看出,蒙古族在历史上确实有着耀眼灿烂的文化!
入夜,举办宴会的大蒙古包里灯火通明,景区为远方的客人准备了烤全羊、奶茶和美酒,这是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上待客人的标准宴席。在客人们落座后,主宾都在欢声笑语中喝着奶茶、品尝美酒佳肴,待身穿蒙古袍、头戴毡帽的蒙古族长者把香气四溢的烤全羊分割开来,端上桌子的时候,擅长歌舞的蒙古族人便亮起歌喉,给来宾唱歌斟酒,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歌手把腾格尔的《天堂》唱成了天籁之音,令四座皆惊!一首首悠扬动人的蒙古族歌曲,一杯杯香醇的美酒,表达着苏泊罕草原对文化使者们的真诚欢迎,客人们挡不住祝酒的热情,喝了一杯又一杯,酒至微醺,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出了满面春风之色!飘荡在耳际的曼妙歌声,让人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又是几番敬酒,宴会进入高潮,宾朋俱欢!
此时,外面的篝火也燃起来了,在酒的神奇作用下,人们眼底泛起异彩,情绪也跟着活跃起来,篝火越烧越旺,在一阵阵欢呼声中,高高的火苗窜向草原的夜空,人们的激情在不断地升腾,升腾!激情燃烧的篝火,热血沸腾的草原,血脉贲张的人群!在这个难忘的夜晚,在这个激情四射的苏泊罕草原,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友们,手拉手围着篝火尽情地跳着、舞着、欢呼着、陶醉着……他们心怀对草原的敬畏和祝福,用直击灵魂的语言和文字,热情地讴歌着伊金霍洛旗蓬勃发展的明天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