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419期 >2023-06-08编印

吉格斯太镇:“小田”变“大田” 化零为整助增收
刊发日期:2023-06-08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龙 袁娇

2.1.jpg

吉格斯太镇以盘活土地资源为抓手,积极探索“小田变大田”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创新推出一户一田、一场一田、一社一田、一村一田、一镇一田“五田制”改革,切实让农户好种地、种好地。

初夏时节,行走在吉格斯太镇张义城窑村北刘社的田间地头,集中连片的麦田一眼望不到尽头,翠绿色的麦苗铺满田间,微风吹过,绿浪滚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村民赵光荣站在自家的地头,望着长势喜人的小麦不禁喜笑颜开。

赵光荣说:“以前,我们家的地分散在多个地块,从种到收非常麻烦。今年,村里推行‘一户一田’改革,把所有的地块合成一处,过去一个月左右才能耕种完地,现在十天左右就全部完成了,每亩地还能节省成本200来块钱。”

为有效破解农村土地分散化、碎片化、农村发展动力不足的难题,吉格斯太镇张义城窑村北刘社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实施“一户一田”改革,将零散的土地重新整合,探索出一条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道路,让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大田。

吉格斯太镇张义城窑村北刘社社长任云说:“今年实施‘一户一田’后,村民通过交换调整零散地块,让小田并为大田,同时把原有的地界、机耕道、田垄也整理成农田,土地由过去的880亩变为了现在的1000多亩,农民耕种、浇水各方面都非常方便。”

吉格斯太镇龚吉仁村也通过推行“一村一田”改革,让碎片化土地变成了沃野平畴,田间不见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社管会”成员利用机械耕种土地,真正实现了“全村一块田,农民不下地,农事全托管”。

“我们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统’指的是股份经济合作社,‘分’指的是全村有8个社,每个社选3到5个社管会的人来经营土地、分管账目,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既可以去监督土地经营的情况,又可以通过搞养殖或外出打工,增加一些收入。‘一村一田’托起了乡村振兴新希望。”吉格斯太镇龚吉仁村支部书记牛慧信心十足地说。

吉格斯太镇下辖7个村,耕地总面积24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今年以来,镇里通过推行一户一田、一场一田、一社一田、一村一田、一镇一田”五田制”改革,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问题,逐步实现了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促进土地增产增效。目前全镇土地整合面积达2.6万亩,规模化经营面积达6万亩,为全镇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吉格斯太镇党委书记乔有世说:“我们采用村社集体统一经营的方式,统一采购农资、大型机械,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下一步,我们将在这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