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一中
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正式成立于1957年秋。1956年开始招生,由于生源和条件所限,只招了两个班,附设在万太兴小学。1957年另建成具有4个班规模的初中班学校,该校正式启动。后经盟公署批准命名为“达拉特初级中学”,直属于伊克昭盟。1958年附属在万太兴学校的两个班将升入初三,但因当时人才缺乏,被提前分配到全旗各地担任教师工作。因1960年,达拉特旗在白泥井又建成了一所中学, 两校按顺序命名为达旗一中、达旗二中,当时仍为初级中学。1968年,该校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既有高中,又有初中的完全中学。这所学校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名教职工,近4000名学生的高级中学,是达拉特教育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学校。
该校从建校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当年该校校园内就有校田,在当时供给困难的情况下,学校领导组织师生共同努力,利用校田有效地解决了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师生伙食蔬菜的供应问题。
长征路
达拉特旗的第一条柏油路锡尼路刚一完成,1984年又开始铺设长征路。名为长征路,体现了当年达拉特旗人修好这条路的决心。这条路也不负所望,成为多年以来树林召镇的第二条大道(后来改名树林召大街)。当年修路的办法是动员旗直各单位人员和车辆参与修路,按单位大小、拥有车辆多少、职工人数进行任务分摊, 要求各单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指挥部就设在原基建局(现天庆供暖公司位置)。
那时,从领导到职工,对修路这项大工程,大家都能积极响应。修路的全过程中,虽然所有付出都是义务的,可没人叫苦,没人说累,都能无条件地服从安排。道路所通过的地方,如果有住户或单位需要拆迁,只需给予少许补偿金,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仅历时一年,长征路顺利通车。
树林召人完成了新的长征。
十一万变电站
20世纪60年代,达拉特旗仅有一个小型火力发电厂,旧址在原机械厂南边,那里曾有一个烟囱,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人们远远地就能看到。那时电厂只有两台柴油机发电, 几条低标准线路供电。由于发电机功率小,满足不了用户的日常用电,所以只能是从每天的傍晚开始发电,大约23点左右就停发了。因此树林召住户晚间照明还必须备有煤油灯、蜡烛等。
1966年包头三电至达旗五股地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达旗用上了包头电网的电,有效解决了一般民用电和一些基础设施用电。可是供应还是远跟不上所需,以致经常出现停电、断电现象。特别是每到逢年过节,总是断电,就连照明都不能很好保证。缺电现象严重制约了我旗工农业生产,也影响着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
1985年,达旗在树林召大街东头,农电局北建成了十一万变电站。该变电站有11条输出线,其中110出线8条,其中一条为镇区民用,一条为工业专用,一条为化肥厂专用,一条为铁路专用。其余 4 条为农用。十一万变电工程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我旗的用电历史,各行各业都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好像禾苗得到了雨水,注入了活力,电力从整体上促进了达旗的发展,这项电源一直沿用到1988年内蒙古电网与华北电网联网。
达拉特电厂
1990年7月20日, 当时水电部部长钱正英来达旗视察,先看了黄河,认为达拉特旗水源充足,又看了白塔南电厂厂址,认为适合,又到四大股看了倒炉渣选址,整体看准了达旗这块宝地,最后把大电厂厂址定在了达旗。
达拉特电厂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重点开工项目,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煤从空中走,电送北京城”的重要电源点。
1992年9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两台33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995 年11月15日、1996年11月30日移交生产,年发电能力为42亿度。二期工程两台33万千瓦机组于1998年6月和1999年2月投产发电,三期工程两台33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04年8月和10月投产。三期总装机量198万千瓦,全年可发电130 亿度,利润总额 486亿元,税收4.06亿元。达电四期工程2005年被列为国家52个重点工程之一,建设两台60万千瓦燃煤脱硫机组,制冷设备更加改进。达电五期项目两个100万千瓦扩建项目,总投资61亿元,2020年3月开始招标建设。达拉特电厂,还在继续发展壮大中。
达拉特电厂的建成, 极大地支持了达拉特旗的财政收入,为我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油坊的故事
70多年前,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达旗东沿滩白泥井、吉格斯太等地广种胡麻、麻子等油料作物。这些作物需要榨成油才好食用和出售。为了满足农民需要,白泥井道劳窑子村中南队建成了一座油坊。那时国家还是大集体生产, 后来包产到户, 农民吴六、刘锁子、陈米仓等几户人家合资承包了这间“老油坊”。
“老油坊”采用的是传统手工艺“楔榨”。简单地说, 就是两边置两根粗木桩, 中间加一根大油梁。把事先炒好的油料经过油磨磨成粉,再用蒸锅蒸熟, 趁热用马莲或尼龙丝包成正好大小的圆饼状,再用绳索裹紧,垛在大梁下边,通过给大梁加力,把油榨出来。这道工艺看起来简单,实际并不容易。首先固定在两边的木柱必须能承受得住油梁的反力,木柱一直顶到屋顶,有时在屋顶上面木柱顶着的地方还加上了用砖做就的“泰山”,以增加木桩的承受力。油梁必须粗实,缠油料的马莲和外圈的绳子必须耐用, 才能经得起油料的反撑力。有趣的是给油梁加力时,两边一边一个油工把正好大小的两块木头墩分别从两边缝隙加入。两人对面用力要相当,如果其中一人偷懒,另一边加进去了,自己这边就会被震出,使油饼歪斜导致榨油失败。
随着时代的进步, 大部分地区这种老旧式的油坊都已不复存在, 可这座油坊从70年前建成至今,一直没有停过。因为榨出的油安全可靠,除本地村民都到那里榨油、买油外,还吸引了东胜、包头等周边地区人们的购买。他们用诚信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