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442期 >2023-11-30编印

老房子
刊发日期:2023-11-30 阅读次数: 作者:赵雪芹

老房子.jpg

       时间的列车带着黄河岸边的北方小城,走进冬日里的小雪节气。

       在某个天气还算暖和的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回老家。道路穿过田野,走进冬的世界里。茫茫原野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像暖阳下晒太阳的老奶奶,安详地、安安静静地待着。

       汽车奔驰在崭新黝黑的柏油路上,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新房子缓缓划过,倒映出那些年、那些人和一些事儿。

       不一会儿工夫,我们便回到了孩子爸爸的老家,也是儿子小时候待过的地方。奶奶家的院子里今天格外热闹,大爷爷家的闺女、女婿回来打扫老房子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了,承载着兄弟姐妹们太多美好的回忆,已年近四十的他们,围绕着老房子总有说不完的话。

       而这热腾腾的童年回忆,又把我的思绪拉回那个梦里经常出现的地方。想起生我养我的老房子,一些如可爱、温暖、美好、自然、简单、 热闹这样的字眼便在头脑中一一掠过。

       记得那年冬天,我家买了村里第一台电视机。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这可是个大事件。大家乐此不疲奔走相告,均赶在第一时间目睹电视的风采。

       那台放在红躺柜上、看上去只比收音机多了画面感的黑白电视机,丝毫没影响村民们对他的好奇和喜爱。

       左邻右舍、男女老少攒在老房子里,炕上坐的、地下蹲的、门口站的,扯着脖子恨不得圪蹴在炉台锅黑浪里的,大家开心着、议论着、说笑着、交头接耳着,不满周岁的弟弟只能放在叠的高高、长长的铺盖卷上。

       两扇木门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又关上。打开的瞬间,烟气、热气挨挨挤挤地往出跑,跑出来一屋子的温暖和热闹。关上的一刹那,冷气、冷风像兔子一样一个劲儿地往里窜,来凑这份热闹,门口的人便赶紧关门往回挡,嘴里还戏嗲着“大冬天是瞎跑甚了!”

       依然是在冬天,老房子里摆满了红色的对联。父亲站在炕边,耳朵上别着一根纸烟,弓着腰,手中挥动着棕色的毛笔,一个个喜庆的黑色中国字,跳跃在红艳艳的长条纸上。二大爷、刘叔半蹲半坐在炕上,嘴里叼着一根白线,左手压着红纸,右手用力向前拉,折好了的红纸便缓缓被裁开,源源不断地给父亲递过来。

       聚财叔负责传送写好的对联,永亮接过来一一摆好晾开。谁家的对联谁卷轴,晾好了的就赶紧收起来卷好带回家。

       这一系列的动作、流程看似杂乱,却又显得那么有序。空气中流动着真诚、喜庆与关爱,让老房子里所有进进出出的人都能感受到那股能量的存在。

       三贵和马军圪蹴在门厢柜边抽着旱烟,说着段子笑话。说笑之余总不忘调侃每一个带着对联离开的人,“可不能把牛马成群贴在家门上。”

       一阵阵笑声回荡在老屋子里,震得那些中国字也兴奋地绕着房子飞了起来。“平安顺遂”“富贵吉祥”“春暖花开”“开门见喜”“岁岁平安”“春满乾坤”……

       几十年前的老房子就是这样。自然的材料,人工垒盖。房子不大,就一单间,进门绕过锅台就是一盘展悠悠的大炕,炕上垛着一叠被子,到了晚上一一铺开来,一家人挤在一起,暖暖的,幸福着,满足着,展望着,一种简单、平和、喜悦的心情蔓延开来,缠绕着屋顶上的大梁,钻进红柳柳条编制的顶棚里。

       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喜欢骑在老房子高高的门槛上,享用一年里第一顿豆角焖面,那绿油油的豆角透着鲜活的光。老母鸡走过来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丢一根豆角在地上,它迅速又精准地叼起,连忙跑到一边,抖动着脑袋,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像演练了千百遍一样。

       夏天,坐在老房子的院子里,吃着新鲜的煮玉米,喝着爽口的绿豆稀粥,说着庄稼的喜人长势,伴着夕阳西下,那些奶奶、爷爷辈儿们的故事一一铺展开来,变成天上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眨着安详的眼睛。

       秋天,院子里都堆满了葵花、玉米、糖菜、蔓菁,孩子们不但喜欢走这样崎岖又丰收的路,还钟爱上房遛墙。顺着歪歪扭扭的木制梯子,爬上房顶,站在顶顶的最高处,整个村子尽收眼底,整个秋天就在脚下,整个世界满满地装在了心里。

       冬天,尤其是在下雪的那些中国年,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包饺子、嗑瓜子、打扑克、看春节联欢晚会,熬一个又一个短暂的年,过一个又一个不舍得离去的年。

       老房子,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只要老房子在,童年就在啊!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迈进,老房子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离开历史的舞台,但它的曾经与存在却永远深深地镌刻在一代人的心中。就像放在老房子红躺柜里那颗最稀罕的糖果一样,等着尊贵的客人,在亲戚朋友聚会之时闻到她独特气息的时候,在美丽的梦里,在最幸福的时刻,拿出来闻一闻、舔一舔,甜一甜。

       人生啊,真是又香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