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癸卯年深秋,著名作家贾平凹故里丹凤县政协文史委主任、作协主席周文治,在神木市召开的陕西省政协系统文史馆工作培训会结束之后,只身一人来到慕名已久的达拉特旗。他在饱览了响沙湾的神奇大漠后,转身浏览了逶迤绵长、坦荡如砥的达拉滩,目睹了黄河岸畔肥美的鲤鱼跳跃,以及泛金涌波、稻谷飘香的大美景色;并登临昭君坟茔,远眺蔚为壮观的黄河奔流之后,不无惊喜地说出:“达拉特旗真是好地方,风光秀美,人民富裕。”而随后到来的“府谷人走口外”文化调研组一行,在府谷县作家、政协副主席谭玉山率领下,驾车长驱直入达拉特旗,放眼幅员辽阔的黄河几字弯、广袤无垠的鱼米之乡,他深有感触地说:“达拉特旗是府谷人的福祥之地、庇荫之所,现居住在达拉特旗的府谷人后裔,已远远超过现有府谷在册人口,是这块大美之地养育了府谷人,今天见了血脉相依、襟袖联袂的故乡人感到格外亲。”
达拉特旗确实是个好地方,作为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生活于斯的达拉特人,这块赐予我生命、给予我营养、赋予我能量的富贵之地,地域辽阔,风情独具,既有绿色掩映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情,也有黄河臂弯里舒展奔放的大田园,还有沟壑纵横、塬梁峁川的奇观逸景。大漠、大河、大草原、大田园,风光无限达拉特,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抚慰和寄托,是一个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好地方,人口大迁徙的“走西口”如此,国泰民安、社会和谐、民富国强的当下亦是如此。
(二)
似弓如弦、蜿蜒起伏的库布其大漠,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15至20公里,总面积约435万亩,它像一条黄龙蜿蜒绵长地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曾经只要大风起兮,风卷沙扬,北京也会下起“毛毛沙尘雨”。
当我们走进库布其大漠,才真正领略了大漠的奇观逸景,这简直是一次风光无限的探秘之旅。站在沙峰之巅,向四野眺望,库布其大漠呈不规则形态,可以看出在强劲风力的舔拔下,形成一个又一个沙冈,每一座沙冈中间高两边渐缓,形成坐西向东簸箕形的沙湾,沙冈之下的沙湾又是不规则的深壑,坡度在60度至80度之间,沟涧浅则30至50米,深则可达100米以上。自上向下,只能寻找平衡侧身而下,倘若直面向下,就会让人失去平衡,后背仿佛有一股强大的推力,让人踉跄,甚至摔倒,一屁股坐下向下滑行是最佳行走方式。而从下向上攀登,只能弓腰爬去,那感觉像是蜗牛爬行。
库布其大漠在达拉特旗境内,自西向东有比较著名的“十大沙”:韩金马沙、德胜城沙、恩格贝沙、黄母哈日沙、贝坑沙、七里沙、乌兰布日嘎斯沙、毛三巴拉沙、白图沙、数营沙。就是这十条饕餮似魔的沙漠,如同十路厮杀如草菅的诸侯,攻城略地,扰攘得当地人不得安生,还不断地向外延伸、逼近。历史上,库布其沙漠曾经狂风骤起,飞沙走石,风沙扑面,天昏地暗,草木罕见,给沙区及沙漠南北的人民群众带来无穷的忧患,让他们饱受风沙之苦,所到之地屋塌地埋,当地人屋门都是朝里开,倘若向外开,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门就推不开,人只能破窗而出,否则就葬身沙海。在人们的印象中,沙漠就是人类的天敌,就如同狼是羊的天敌一样,所不同的是狼直接攻击羊,置羊于死地而毙命,吃肉喝血。一旦大风起兮,飞沙走石,一片混沌,人们饱受沙漠之困、沙化之苦、沙尘之扰,农田、道路被沙压,原本芳草萋萋之地,一夜之间成了赤裸的沙滩,人们出行不足三五十米,回头就看不见来路。出门在外的人,只要刮起大风,就像遇到了台风,刮得人脚底无根,人就像一片叶子一样轻浮。就如民歌所唱的:“沙上房顶住不成,十年种地九年空,家家户户往外逃,黄沙漫漫无影踪。刮得沙山没了顶,刮得沟壑填了个平,刮得碾盘翻烧饼,刮得碌碡耍流星。”
1967年,马场壕乡大庙圪堵社羊倌王福喜睡觉前,他的住房西北的沙土塄离房还有十几米远,半夜时分,风沙刮得震天响。快到黎明时,听到房顶椽檀圪蹦蹦直响,他跳下炕匆忙往外跑,刚出门房顶就轰然一声塌了下来。1979年,原盐店乡公乌素村李三壕社唱道情戏,公乌素村的乡亲们到八九里远的李三壕看戏,人们去的时候天气晴空万里,风尘不动,待看完戏刮起了大风,刮得天昏地暗。人们往回走,风沙打得连眼睛都睁不开,辨不清东南西北,迷了路的人们在沙漠里转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风停了才找到家。中和西镇南部韩金马沙一带,1965年至1968年间,连续四年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黄毛风时有漫卷,库布其沙漠趁虚而入,迅猛向南移动,上好的农田霎时变成了茫茫沙海。流沙封门,刮上一场风人得从窗户跳出去,用锹铲走门上的流沙,才把门推开,一次次大风过后,人们含着泪花告别了生死相依的故地,向南迁移了整整十多里。
(三)
素有“五梁、三沙、二分滩”之称的达拉特旗,拥有8188平方公里的土地,却硬生生地被库布其大漠抢夺了三成的地盘,库布其沙漠还在摩拳擦掌企图向外延展。多年来,达拉特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种树种草防风治沙快马加鞭不停息,向沙漠进军的接力棒一代传一代,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宣战成为永恒的主题,终于降伏了滚滚黄龙,使大片移动沙漠得到了有效控制,座座沙丘变成了林涛起伏、芳草萋萋的绿洲。特别是2023年,达拉特旗加快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步伐,启动了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按照“消灭东段、南部围堵、西部封禁、北缘锁边、中部切割”分区治理思路,库布其沙漠治理进入新阶段,以全线的各条穿沙公路为中心,以网格式沙障的钢拳铁脚砸向两翼,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网格状沙障渐次铺开、合纵连横,向大漠深处延伸,封闭了流动沙丘,如同中医大夫对人体病体进行全方位的“针灸”,对沙漠进行一次彻底的精准施治,起到了扶正祛邪、疏通筋络、调和阴阳的效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治理库布其沙漠的一系列举措,不仅缚住了狰狞的沙龙,还实现了由“沙进人退”“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历史转变,“死亡之海”变成“希望之海”“金山银海”,沙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金沙、蓝海、绿洲”的新格局,书写了一部恢宏、壮阔的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亘古传奇。
而在使沙漠变绿洲的风云际会的波澜中,达拉特旗一大批治沙功勋挺身而出、冲锋陷阵,为沙漠披上绿装奉献青春,甚至奉献一生。造林先驱金琦,是一位敢于、善于与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死博弈的先驱者。1925年出生于呼和浩特的他,1950年3月,只身来到达拉特旗,组建了鄂尔多斯第一个绿色基地——张铁营子苗圃,开始了播种绿色改造沙漠的漫漫征程。他的足迹踏遍了达拉特旗的山山水水、村村社社以及沙漠荒野的纵横阡陌,参与了盟旗两级对库布其沙漠的数次考察,提出了对沙漠综合治理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他把自己的人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达拉特旗的林业事业,是达拉特旗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造林英雄徐治民,1914年1月出生在达拉特旗。他担任过自然村主任、互助组长、高级社主任、村办林场场长,自治区、盟、旗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1952年,达拉特旗三顷地乡成立了36个互助组,他是第一个投身集体造林的人,坚持不懈造林万顷。1953年,他被评为旗林业模范;1954年被评为伊克召盟林业模范;1956年至1957年两年间,他作为植树造林的负责人,带领群众营造了张铁营子至三顷地18条林带,最长的15公里,最短的10公里;195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模范;1964年,他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代会;1980年3月,古稀之年的他,出席了内蒙古自治区林牧业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1986年8月,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专门为他树了一座碑:造林治沙先锋徐治民。
2020年8月,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从鄂尔多斯市传来,达拉特旗治沙先锋白根海、白永胜、高林树三位老人被鄂尔多斯市授予“绿化大沙漠,保护母亲河”终身成就奖、治沙造林突出贡献奖。白根海和白永胜来自风水梁镇乌兰壕村,他们的屋后便是库布其大漠腹地鼎鼎有名的数营沙。白永胜长白根海3岁,获得该奖项时,他们一个87岁,一个84岁。从年轻时两人就是沙漠绿枝上比翼齐飞的锦羽俊鸟,把真诚的爱献给了这片滚烫而炙热的大漠,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凡伟业。20世纪80年代初,白根海老人带着妻儿开始种树,从最早在家门口种树,后来逐步承包更多沙地,种的树越来越多。到1986年,白根海承包的沙地面积达到10000亩,已有8000亩披上了绿装。8000亩这个土地够庞大的,8000亩的绿树苗是一捆捆背进了沙漠,再一锹锹挖土栽在了地里,况且这里不是阴雨连绵的江南,而是在能把鸡蛋烤熟的沙漠里,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敢问路在何方的坚强意志是难以办到的。也在同一时期,相距不远的白永胜,赶着羊群、揣着干粮、背着水壶开始种树,用锹挖坑、覆土的动作一直持续了40年。在黄沙遮日、鸟儿不见的荒漠上承包沙地上万亩,带领全家造林4000多亩。在白振海、白永胜的带动下,如今乌兰壕村造林面积达到了7万多亩,他们用实际行动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家住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西部的高林树,是中和西镇官井村人。他和他的儿子从1986年开始植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车进不去的地方,他们就从几公里外往进背树苗,种上树,又背水到沙里浇树苗,采草籽挖芦根种草30余年,硬是在茫茫沙海中播下了5000亩绿洲。
这是我从灿若星辰的大漠汉子中,选取的几个典型,当我向你讲述他们的故事时,敬佩、景仰、推崇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无疑是治理沙漠的脊梁,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风吹不走、雪压不垮、雨刷不掉、严寒冻不伤,即使在墨黑迷茫的夜色中,也会划出一道闪亮的光。
而在另一条战线,达拉特旗国有林场和乡级林场、村级林场相继应运而生,对库布其沙漠自西向东实行“南围北堵中切割”,切香肠式地进行全方位的种草种树以及大面积的飞播造林,打响了对库布其沙漠围剿攻坚战。1979年成立的鄂尔多斯机械化造林总场,吹响了治理沙漠的强劲号角。如果说,个体治理沙漠是“地方队”,县级林场就是“省队”,那么鄂尔多斯机械化造林总场无疑就是“国家队”。这支装备精良、技术娴熟的“国家队”,守卫在库布其沙漠的中段,与9个苏木乡镇22个行政村(嘎查)、114个合作社山水相依,其下设沟心召、白泥井、九大渠、展旦召、万太兴、沙井等六个分场和树林召、三十顷地2个苗圃。除三十顷地苗圃在准格尔旗外,其余都集中在达拉特旗,经营区东西长148公里,南北平均宽14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经营规模和建设成就较大的国有人工公益性林场,占地总面积128.3万亩,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二、三、四期工程,通过人工、飞播、封沙、育林等造林手段,在40年战天斗地的时光中,造林面积奇迹般地达到9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在沙漠中段建成一条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体系。国字号在行动,乡字号、企字号、个体户也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甚而捷足先登。1980年10月,达拉特旗第一个苏木(乡)——展旦召苏木揭牌。时任苏木党政主要负责人杜占林、白色登,两位豪情满怀、激情澎湃的蒙古族汉子,对当地库布其沙漠灾害频发,年年向北移动,侵占大面积良田沃土的境况深表忧虑,就大胆提出在西起黑赖沟东至西柳沟20公里的沙线上,构筑一座绿色的“钢铁长城”。韶华终不负,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建起了一道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绿色长廊,把向北蔓延的库布其大漠迎头堵截,稠密高大的树木以及树荫下的沙蒿、沙蓬、登香、芦苇等杂草,借势疯长,把裸露的沙漠层层覆盖,像锁边机一样把沙漠之边牢牢锁住。就此,一个叫“锁边林”之名的林带,响亮地在展旦召诞生,成为中国沙漠治理的典型样板。
(四)
昔日狂魔乱舞、诡异恐怖的库布其,一声惊雷变了天,沙尘暴没有了,风和日丽蓝天白云,沙区群众种地养畜栽树农牧林相结合,收入稳步提升,如今一个三四口之家的户子,年纯收入在20万元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如今已是希望之海、绿色之海的库布其,承载着沙区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梦想。在人们的眼里,库布其沙漠已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每年风和景明的春夏秋之季,远的有如南方客人,隔江探海专程到库布其寻幽访胜;近的有晋陕及周边地区的游客也纷至沓来,喜好徒步者群贤毕至,有的是三五好友自驾游,有的是大客车组团出行,宾馆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客房不提前预订便一床难求。来往的游客,内心世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由过去的徒步探险,转变成现在的:寻幽探秘绿云间,欲与大漠共清欢。特别是周日游人如织,十分火爆,游者站在高高的沙峰之巅,放开嗓子喊一声,便能听到余音绕梁的回音。
沙漠得到有效治理,不但当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也给走南闯北的人们创造了一个愉悦身心的绝佳场所。地处库布其沙漠的响沙湾,沙子经摩擦碰撞会发出轰鸣般的响声,人从沙顶向下滑去,脚心、臀部会有一种沙涛起伏、波涌浪起般的沙疗感,让你享受一回神奇的感官刺激。响沙湾湾底是黄河一级支流罕台川,川里一湾清澈的浅流一路欢歌向北淌去,游人在罕台河川赤脚踏水悠闲地享受温馨时光的同时,说不定鄂尔多斯彩玉会意外跳跃在眼前,让眼睛霎时放出亮光。登临响沙湾高处,映入眼帘的一望无垠的沙海,这里不仅是一处神秘的自然奇观,更是一个融汇欢乐的沙漠世界。在响沙湾福沙度假岛,可以近距离体验游牧生活的快乐;在响沙湾悦沙休闲岛,可以乘着沙漠深处的火车观光,沿途有时会看到蒙古族同胞的生活场景,你还可以加入艺术体操、健美操、街舞、沙滩排球等运动队伍,尽情释放心海帆影,或者去沙雕部落动手雕座城堡,创作一幅沙画。游客还可以乘坐沙漠观光索道,鸟瞰沙漠的壮观景象,体验滑沙的乐趣。骑上骆驼,听着阵阵悦耳的驼铃声,感受沙漠的神奇与美妙,还可以玩刺激的沙漠滑翔伞和沙漠太空球。到了晚上,游客还可以享用美食,参加篝火晚会,感受热闹欢乐的氛围,夜半躺在沙漠静静的臂弯里,享受疲惫后的放松,时而还能听到蛙鼓蝉鸣,蛐蛐弹起的曼妙琴曲,枕着清凉的夜色进入美妙的梦乡。
恩格贝的茫茫沙海,已被人工打造成天蓝、湖碧的沙漠绿洲,生态园区总面积30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基地,也是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鄂尔多斯国家地质公园恩格贝园区。这里阳光充沛、地域辽阔,其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游客来到恩格贝,在中国军队抵御外侮、浴血奋战之地,不仅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进行科研科普、生态农业体验、沙漠休闲度假,也可以了解治沙成果,参观沙漠峡谷、珍禽动物园,体验大型沙地车、骑骆驼、滑沙等沙地游玩项目,畅游沙漠科学馆,领略沙漠科学漫长、伟岸、雄奇的画卷。
银肯塔拉沙漠绿洲,是联合国荒漠化治理典范区,已开发面积8万亩,植树4.7万亩。银肯塔拉沙漠绿洲自然生态旅游区缘于神圣的银肯敖包祭祀,景区由敖包祭祀区、沙漠植物区、沙漠野生动物园、生态沙漠拓展训练基地、沙漠水上乐园、沙漠休闲度假村几大功能区组成,生态修复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登上银肯塔拉最高处,就是巍巍高耸的银肯敖包,敖包山是一处天然的石英岩,银肯就建在石英岩之上,银肯敖包直径为43米,高度为28米,海拔1296米。敖包顶上的莲花瓶为纯铜铸造,重八吨。银肯敖包四面环沙,如同沙海中的一座岛屿,在波峰浪谷间鹤立鸡群,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了世界上最高敖包。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沙海的壮美图景,也可以观赏到蔚然壮观的绿洲美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