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461期 >2024-05-09编印

达拉特旗:“以工代赈” 治沙兴绿富民齐步走
刊发日期:2024-05-09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闫娜

dZb1.jpg

敖胜军   摄

       今年以来,达拉特旗抢抓春季植绿造林有利时机,全面打响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充分挖掘“以工代赈”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探索推出国企牵头、村党支部引领、村民参与的“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治沙兴绿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生态修复新动能,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达拉特力量。

       在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一期标准地建设项目-林、农互补工程现场,防风固沙及生态修复施工正酣,工人们正在加紧栽种道路两旁的绿化景观苗木,大型机械正在沙漠中来回穿梭进行场地平整作业,不远处,不久前种下的树苗开始抽出了绿芽,有的已经花团锦簇。“该工程于今年4月初全面开工,按照旗委、旗政府有关‘以工代赈’政策要求,目前已经吸纳了当地300多位农牧民和村里合作社的近50辆大小型机械入场,参与防风固沙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确保项目按照施工进度要求开展,在绿了沙漠的同时,更富了百姓。”项目负责人,达拉特旗蒙禾农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告诉记者。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平原村村民王明是“以工代赈”好政策的首批受益者,来项目区工作了已近一个月,他不仅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还担任起了“班长”的职务,在项目区带领着30多名工人,管理着十几台机械作业,参与防风治沙工作的热情高了,责任感和荣誉感也更强了。“我原先在村里搞过养殖,也到镇里打过零工,收入不稳定。来到这里工作,再也不用东一头西一头到处找活干,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就业,工资一个月到手近万元,心里特别满意,都是党的政策好。”王明说。

       今年以来,达拉特旗把工程项目作为平台载体,把就业增收作为首要目标,充分释放“以工代赈”政策红利,在防沙治沙工程、绿色矿山建设、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发挥项目资金的乘数效应,最大限度吸纳当地农牧民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参与防沙治沙、生态修复的新动能,联结起了”政、企、民”,并逐步完善“以工代赈”机制,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嘎查村以集体资产入股,鼓励农牧民直接参与等方式,构建起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多层利益联结,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夯实了乡村振兴根基,实现了治沙、兴绿、富民同向同行。许多当地农牧民乘着“以工代赈”的东风,实现了就近就业,鼓起了腰包。以昭君镇为例,2024年,首批绿色矿山建设项目绿化工程将通过“党支部+劳务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承包给当地的四个嘎查村进行施工,栽种的经济林获益后还可以为村民进行二次分红;昭君镇石巴圪图村按照“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的方式,先后有400多位村民参与到库布其至梁外石巴圪图生态廊道示范项目建设中,人均获益3000元;黑赖沟孔兑综合治理项目涉及昭君镇巴音嘎查的工程量约850万元,由村投公司承揽,村委会提留工程造价的10%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85万元;通过“党支部+村投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由村投公司承揽昭君镇和胜村、二狗湾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总量的10%,村投公司组织村内闲散农户、闲置机械参与部分高标准农田场地平整、植树绿化、秸秆还田、维修养护等项目建设内容,昭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吸纳人工120余人、机械车辆50余台,预计可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为和胜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二狗湾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2024年,达拉特旗按照“一段两带两区”谋划布局(一段:治理库布其沙漠东段沙区43万亩。两带:建设库布其沙漠北缘防沙护河锁边林草带148公里,面积26.3万亩;建设库布其沙漠生态光伏治沙产业带30万亩。两区:划定库布其沙漠自然修复封禁保护区15万亩;建设库布其沙漠南部生态巩固提升区266万亩)。年内计划实施重点防沙治沙项目4项,主要包括2024年度林草生态建设项目、“三北”六期库布其沙漠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三北”六期达拉特旗东段歼灭区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黑赖沟孔兑中游库布其沙漠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上述4个项目均按市级有关要求,将项目总投资的30%(约5.79亿元)以上通过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周边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和后期管护,预计惠及全旗9个苏木镇近万名农牧民,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