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内蒙古西部地区,至少是我的老家那个偏僻的梁外山村,但凡婚丧嫁娶的人家都会请一个代东先生,帮助东家操办、安排婚礼庆典或白事宴。代东,顾名思义就是在操办事宴的全过程中,充当东家的全权代理人。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办事宴比喻成一场战役,那么代东就是这场战役的前线总指挥。
代东先生须是一个懂得当地风俗习惯,能说会道、巧言善辩,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在本地周围有威望的“名人”。
往米年间,偏远的梁外地区,这样的名人虽不是凤毛麟角,但也屈指可数。因此,在婚嫁双方确定了举办婚礼的日子后,首要的事情就是早早确定自己信任的代东先生,并亲自提着烧酒、纸烟上门邀请,以表诚心。倘若迟去了几日,唯恐同天办事宴的人家请走或者有事出门。代东先生开始会推辞几句,在主家的一再恭维和恳求下会慷慨答应:“请二姑舅放心,我尽力而为……”
办事宴的前几日,代东先生就会按照商议好的时辰来到东家家里,先烟后茶,几盅烧酒之后,就开始询问所请的亲朋好友人数,准备什么菜品支应客人,娶亲或送女的人员构成,据此提出自己的建议。接着寻摸大二厨房的厨师,烧火打炭、洗锅涮碗、端盘子、提茶倒水等的杂工,以及记礼账、写对联的先生等角色的人选,安排事前、事中、事后大大小小、杂七杂八的事宜,诸如:娶亲的几点出发、走哪条路,哪间房子是正席房,第一篷子哪些亲戚入席、由谁陪席等等。安排得越细泛,表明代东先生越重视,东家也就越放心。
梁外人办事宴,三天不拉汤锅。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在办事宴的头一天亲戚朋友就赶来了,这天晚上就要举办一个欢迎宴会,叫“夜坐”。第二天中午的宴会叫“正席”,菜品更为丰盛,场面更为隆重。第三天男方女方亲家会面,一并感谢事宴上帮忙的人员,叫“会亲家”。由此,代东先生无可替代的总指挥作用就显露出来了,没有金刚钻,哪敢揽这样的瓷器活儿。
吃罢早饭,东家早早派人赶着马车去接代东先生,此时代东先生早已穿好了“工作服”,只见他头上戴着前进帽,狐领皮袄外面套,翻毛皮鞋出产新,手腕戴着上海表,八字胡子向外翘。见东家马车来接,磨蹭片刻,就登上马车,盘圆腿端坐在黑沙毡上,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响,向远方驶去。
到达目的地,东家早已在大门口等候,一阵寒暄,烟茶伺候之后,代东先生就开始走马上任。
代东先生的水平高低,主要体现在嘴上。代东谈吐自如,出口成章,声音洪亮,幽默风趣,会使整个场面气氛热烈、井然有序,如行云流水,也会让宾客亲切愉快,心情舒畅,这个事宴就算办好了。
在即将安席前,代东先生面对满院亲朋好友开始吆喝道:“各位亲朋要听清,安席之前说几声,不管咬喃得好与赖,还请亲亲们多担待。沿滩的韭菜、梁外的葱,各地的乡俗各不同。后山的莜面、前川的米,入乡随俗是常理。话是个理,理是个话,话到理周惹不下。如果接待不周备,还望亲亲们多担待……”
“大小事宴三篷篷,头篷先紧四门亲,二篷子再坐村亲邻,最后是帮忙的家下人。”
与此同时,代东先生向前来帮忙的会务人员发号施令:“大二厨房做饭的,提茶倒水端盘的,打炭烧火套碗的,各就各位舞整起来……”
梁外地区农家办事宴,没有专职的婚礼主持人,代东先生自然承担了这个角色。先凉菜,后热菜,当餐桌已开始上热菜时,代东先生开始发表热情洋溢的祝酒词:“今天,二位新人成了亲,请来高亲和乡邻,主家掏出一片心,烟酒茶饭挺丰盛,各位亲朋嫑取心,尽情红火到天明。能喝的光悠不倒扶墙走,喝不成的抖上几句信天游,代东的水平不够高,还请亲戚们多指导,最后祝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顺心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掌声、呼叫声响起来,代东先生果然有两把刷子。划拳声、歌声响起来,本次事宴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我的老岳父本来是一个赤脚医生,走遍周围几个乡镇的村村寨寨,认识他的人很多,口才又好,先在本村村里代东,后来找他代东的人多了,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代东。老岳父喜欢喝两盅烧酒,但架不住别人劝酒,常常一篷子下来就大醉,以致不能善始善终,坚持到事宴最后,被人称为“邬一篷”。老岳父代东讲话很有高度,能上升到国家和时代的高度,仅凭这一点,让我无比敬重。
树林召镇这座小城,属实是藏龙卧虎之地,人才济济,如雨后春笋,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代东先生,我最佩服的就是老巴和春哥。
老巴出道较早,嘴巴溜,张口就是一个精彩的段子,谈天说地,古今中外,幽默风趣,押韵顺口,如同马季的单口相声,引人入胜。我算得上春哥的铁哥们儿,也是他的忠实粉丝,春哥代东出口成章,层次分明,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台下的功夫,桌子数量不多不少,宾朋满座,绝不会稀稀拉拉,丢三落四。
我也有幸被朋友亲戚邀请当过代东先生,但先天大舌头,秃嘴笨舌,站在台上两腿战战,满脑空白,简直是受罪,因此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