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469期 >2024-07-04编印

嵌入我骨子里的“共同体意识”
刊发日期:2024-07-04 阅读次数: 作者:文/梁仓 图/特能托娅

嵌入我骨子里的共同体意识.jpg

我是听着父母亲“住村和村、住邻和邻,是灰总比土热”的训导声长大的,孩童时只是听听,也不知道这是啥意思?总之是告诫我们不要和小伙伴们“操蛋”,要孝老尊亲,有忍有让,搞好团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知道了其中的含义,并践行之。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所居住过的村落、相处过的邻居中处处皆有感情、留有好感,当然其中有人也有事,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数到目前为止居住时间最长、生活阅历积淀最深的蒙中家属区。二十多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我们的民族情、邻里意真的就像“石榴籽”一样具有很强的凝聚力,难怪随着手机微信的出现,我们的“老民中”微信群也应运而生,凡是八九十年代在达拉特旗蒙古族学校工作过的老师和邻居们,不管是蒙古族、汉族,都加入了微信群,群里嘘寒问暖,情意绵绵,惠风和畅,共话友情;有时也回眸过往,正视今天,展望未来,互勉共进。在群里还商定过一件大事,即2020年8月23日,“老民中”们应康巴什老同事的邀请,一呼百应,原校长拉格森为总领,其劳为执行领队,一大班车人组团赴高原新城游览观光,同时接受了在康巴什老同事的盛情接待。

秋天,一笔一划总关情;秋雨,一点一滴都有意。为了一个心与心的约定,我们选在了金秋八月在美丽的康巴什聚会。“老民中”们冒雨准时结合,乘坐大巴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康巴什挺进,让新世纪的金秋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如今“老民中”成员轮流坐庄举办的小型聚会,隔三差五激情上演,我是每有聚会总要讲那些难以忘怀的故事。

故事一:真诚相待,解除了“忐忑”警报

我在达拉特旗蒙中的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了十一年,虽无惊天之业绩,但也值得回眸。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校园,登上了讲台,当时既带汉语文课还兼班主任,“忐忑”的原因是作为一名汉族教师我能带了课吗?我能和蒙校教师和睦相处吗?第一节课,当我拿着点名册开始点名,念着“乌仁高娃”“斯庆巴特尔”“特木若儿”“吉米色”等名字时,念一个名字同学们就笑一次,我无比紧张,这是怎么了?下课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笑什么?”同学们说我念的名字听起来别扭,他们给我教每个学生的名字该怎么念,原来这第一节课是学生娃娃们给我上的。就这样,我一边教着汉语文,一边感受着蒙语文,在达拉特旗蒙古族一待就是十一年,完全解除了“忐忑”的警报,在这里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评为“全旗百名优秀教师”“全盟优秀班主任”等,成长为教导主任,结识了一帮好同事、好邻居。

1989年秋天,我没花一分钱,学校给我划拨了280平米的宅基地,在校长贾拉格森为队长的“民中义务帮工队”的帮助下,拉红泥、拉沙子、搬砖溜瓦、上梁封顶、布线、抹墙、安玻璃……就这样,三年内帮助十多户教职工盖起了家属房,为老师们节约了许多支出。

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解决了后顾之忧,教师们一门心思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夏天,我家院子里栽种着十几种蔬菜,周围邻居和亲戚朋友谁家需要都可以自由采摘,免费供给。

故事二:“三交”让我们和睦相处

在蒙中家属区,我体验了蒙古族过年的风俗习惯,我由刚开始闻见羊油味儿就嫌膻气,到后来逐渐地喜欢用羊油炸“油炸炸”等面食,香酥脆,多放几天也不会变质。来蒙中的第一年,我正儿八经地过了一回“腊月二十三”,记得是时任校长阿拉腾乌拉老师下班回家,路过单身宿舍看到我、张四清和黄三正准备做饭,阿老师便把我们三个邀请去他家过“二十三”,阿老师这人学识渊博,教学有方,平易近人,我们仨也没取心,跟着去了他家,一进门,一脸盆炖羊骨头已经放在茶几上,“阿外”(父亲)正忙着收拾碗筷,阿老师安顿我们坐下,他拿出一瓶宁城老窖,我们就吃喝开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大块儿炖羊肉和“二十三饭”,特别是那锅香气四溢的饭色香味俱佳,让人难以忘怀。

正月初一我们结伴而行,从最前排开始拜年,一进门“啊,毛了——”“赛赛!赛白拿!”的问候声不绝于耳,蒙古族同胞互换鼻烟壶、哈达,一人三盅子拜年酒,喝罢,祝福!告别!到下一家,拜年队伍越走越人多,有时能聚到20多人,我一般是走到一半就头昏眼花走不动了,喝多了,其实我一年就醉一次,就在正月初一。井房圪旦

在蒙中家属区的那些年里,夏日的傍晚,我们走出家门聚集在“井房圪旦”,大家席地而坐,天南地北,闲谈纳凉;冬日的星期天我们三五成群聚在三哥家(当年不管年龄大小,我们都称雷三为‘三哥’)“刨锅锅”,到吃饭时可口的饭菜端上来,吃了继续“刨”,后来听三哥说,一冬天吃了他家三袋子米、五袋子面。

和谐邻里关系,对于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建设都有很大的意义,邻里关系和睦了,彼此之间相处就会自然亲切,倍感温暖,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感觉到轻松愉快。

故事三:在蒙中家属区让我理解了“远亲不如近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觉得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在蒙中家属区生活的那些年我感同身受,和父母生前要求我们的没什么两样。因为我们住在这个家属区,总共有57户人家,蒙汉各半,就像一家人似的,谁家有个来迟走慢,都会捎带帮一把。

记得1992年国庆节期间的一个晚上,半夜十二点多了,突然听到有人敲大门了,原来是邻居雷三他“阿外”去世了,寿木还在展旦召原住地的老房子里放着,让帮忙去拉一拉,我二话没说,回里屋穿上衣服就出门了,一会儿工夫,我们叫来了包括学校的大车司机在内的五个人,一行人立马驱车前往,去了后,寿木从门上还抬出不来,需要把窗子取下才能抬出来,黑灯瞎火的,几个人只凭一只手电,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费了好大劲儿才抬出来,经过半黑夜的辛苦,鸡叫时把寿木给拉了回来。

每年暑假,太阳在天上高高地挂着,散发出刺眼的光芒和炎热的气息,大地被烤得似乎要化了,连知了也忍受不住炎热,发出“知了,知了”的鸣叫,只有那茂盛的绿叶为这夏天增添了几分生机。这个时期也是夏收时节,在苗栋圪卜居住的同事胡海生、苏茂荣种的小麦也要开镰收割,那时也没有收割机,全凭人工收割,我们一帮教师利用放假时间帮助收割,轮到打场机打麦子了,有时正好轮在晚上,我们也是结伴相帮,挑灯夜战,大家毫无怨言,现在想起来感到特别有意思。

嗨!像这样的事儿在我们那个蒙中家属区太显而易见了,真的是蒙汉一家亲,邻里一片爱啊!

或许,关爱就是一盏温暖而明亮的灯,是寥寥的几句话,是一声声暖意融融的叮咛……却充满着一片深情厚谊,关爱就是阳光,生活处处有阳光。

我的隔墙邻居贾武军非常勤劳,闲暇之余,总会把院里收拾得井然有序,搬入新家后不久,就在靠近我们两家院墙的南拐角栽下了一棵果树,几年后经过辛勤打理树冠越来越大,差不多有三分之一越过院墙,落户到我的院子里,开始挂果了,贾武军笑着对我说:“以院墙为界,在你院子里的果子属于你了。”就这样我优哉游哉地过上了不栽果树照样可以吃到果子的甜美生活了。当然我们现在都离开各自的平房大院了,现在的果树怎么样了?只有在回想起蒙中家属区时又想起了那棵象征着蒙汉团结、邻里情深、情同手足的果树来,祝福它永远枝繁叶茂。

无独有偶,2023年腊月,我们几家在东胜小聚,推杯换盏间,贾武军在向我敬酒时又说起一个新的话题:“每年冬天下过雪以后,我们那一排门前的路,早早地被你扫出一条小路来,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杯酒敬给你,算是感谢。”

当我接过酒杯的时候,手微微地有些颤抖,忽然,几滴水滴在了我手上,啊,我感动得哭了。我觉得,这次的东胜小聚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

席间,我还给大家讲了乌东花日老人敲着后窗子让去她家吃蒙餐的故事。2012年正月,尽管上一年我就把蒙中家属区的平房卖给了他人,但总是难以割舍,这天我和妻子又想回旧房看看,去时正好让前排的乌东花日老人看到了,老人便很快准备了蒙餐,该切的切,该摆的摆,该热的热,之后便紧盯着后窗子,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折出来时,乌东花日老人使劲儿敲着后窗子,高喊着让我俩回他家坐坐。我俩从前面过去,老人出来把她家的狗子圈住,我们一起回到她家,原来桌子上已摆满了一桌子好吃的,让我俩非常感动,我们品着醇香的奶茶,就着好吃的,与老人一起回忆着过去邻里相处的美好,回忆她丈夫葛云翔老师在病重期间我们去看望以及处理后事时倾力帮忙的情景,葛老师生前是我们的教研组长,五六年的教学教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间安葬他母亲、安葬他本人,就连他的悼词都是我写的……

从她家出来后,已是傍晚时分,我俩又推门拜访了两家长者,情意绵绵,意犹未尽,不觉心生“料峭隆冬不觉寒,和风阵阵把家还”之诗句。

故事四:“四共”的共同体理念让我终身受益

很久之前,读过海明威的一句话:“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我倒是没有去过巴黎,更没有住过,我是在蒙中家属区住过二十多年,在此融合而成的生活风俗、习惯素养确实可以让我终身受益。从蒙中改行后,我基本上在宣传文化系统用时十五年转了一大圈,成果不虚此行,足以令我欣慰。三年评优奖励一级工资有我,《内蒙古日报》头版头条发稿有我,《瞭见王爱召》编剧有我,全旗优秀党建工作者有我,全旗文明家庭有我,全市目标责任制综合考评三连冠有我,全市党建带工建优秀工作者有我,《展旦召记忆》展览馆设计布展有我,“昭君镇农民丰收节”策划是我,主编了《我心中的城拐一队》大家谱,编撰了《四村故事》《展旦召史话》,达拉特旗工会编著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也邀请了我……所有的这些成绩我觉得与在达拉特旗蒙中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活历练密不可分。

人们常说:“住村和村住邻和邻,远亲不如近邻。”其实也就是对“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践行,对此,我表示深深地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