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474期 >2024-08-08编印

达拉特旗: 从“一亩田”到“一条链”,盐碱地化身“聚宝盆”
刊发日期:2024-08-08 阅读次数: 作者:张芳

压题图   达拉特旗:从“一亩田”到“一条链”,盐碱地化身“聚宝盆”.jpg

近年来,达拉特旗立足盐碱地治理,在探索“以稻治碱 以稻致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稻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通水稻种植、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瓶颈问题,在盐碱地上绘就产业振兴发展的崭新画卷。

走进昭君镇沙圪堵村,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上稻浪滚滚,接连成片的万亩水稻为盐碱地披上了绿装,成为昭君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农牧民在盐碱地上蹚出一条致富路,昭君镇于1998年就率先引导农牧民开始在盐碱地上种水稻,规模也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为现在的两万多亩,昔日撂荒的盐碱地也逐渐变成了高产的水稻田、稻谷飘香的“米粮仓”。

水稻产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让产出的稻米卖上好价钱,才是稳步推进水稻产业振兴的关键。今年,达拉特旗在昭君镇种植水稻的中心区域——四村村打造水稻产业园,配套种子研发、仓储、加工、展销、线上直播等设施,不断补齐仓储能力不足、加工设备陈旧等短板,助推水稻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占地面积11亩,总投资2800万元。园区规划建设培训、品鉴、展销、品种研发及电商直播中心,共计800多平方米;同时还建成了1万吨标准化仓库库房以及大米加工、包装和辅料车间,项目已于今年7月正式建成。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增加精米加工能力2000万斤,同时解决原粮存储难的问题,依托标准化仓库和晾晒场地,建设“粮食银行”,帮助农户节粮减损,提升粮食品质,进一步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园区还新建“四抛四选”生产加工包装车间,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并配套建设包装车间,形成了培训、研发、品鉴、电商直播等系列产品推介链条,联通了水稻产业的种植、仓储、加工、包装、销售各环节,推动着水稻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产业园建成投用,解决了群众仓储不当造成的粮食浪费问题,同时我们也有了自己的电商直播间,再加上现代化的加工包装,为我们的水稻产业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昭君镇沙圪堵村党总支书记李清云说。

水稻产业园的建成投用,也进一步提振了水稻种植户的发展信心。“这个产业园建起来以后,我们种植的水稻能直接进园收储,再也不用操心秋收后的晾晒问题了,真是越来越省心了。”沙圪堵村村民王宽林道出了所有水稻种植户的心声。

如今,水稻产业已成为达拉特旗推动盐碱地改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下一步,达拉特旗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持续推行“党建引领统种共富”模式,以水稻产业园为平台,实行统一育苗、管理、收割、加工、仓储、包装销售的“六统一”合作种植方式,把品种改良与规模化种植结合起来,把培育本土电商人才与扩展产品销售渠道结合起来,做好做强产业发展文章,做大做优发展空间,真正让“盐碱滩”成为“米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