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478期 >2024-09-12编印

白塔街道:“近邻”党建赋能小区微治理
刊发日期:2024-09-12 阅读次数: 作者:张芳 郝晨光 王丹

信用联社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通了天然气;化工社区平房区巷道得到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锦华园小区有了人行步道,实现了人车分离……这是我旗白塔街道探索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塔街道积极探索 “近邻”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增强凝聚力,以小区为单位,以“近邻”工作室为抓手,配套建立“八个一”工作机制,赋能小区微治理。

党建引领 夯实基层服务阵地

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末端。白塔街道按照“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基层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的原则,将小区党支部和区域党支部阵地建在小区,打造 “近邻”工作室,将党员下沉到工作室,组建“近邻”服务队,充分调动党员力量,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工作优势。

“这个新修的步道,别看只有一小段,却切实解决了我们出行安全的问题,这得益于我们小区‘近邻’工作室的队员们。”锦华园小区居民小许笑着说。

锦华园小区共有45栋住宅楼,1600多户居民,是达拉特旗大型集中式住宅小区之一。由于小区居住人员多、车辆多,车辆占据人行通道,人员出入不便的同时,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小区“近邻”服务队在收集民意后着手推动解决,完成了473平方米步道建设,实现了人车分离,也解决了小区居民出入安全的问题。

锦华园小区“近邻”服务队还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每个工作日都有一名服务队员在工作室“现场办公”,帮助居民办理缴纳话费、养老保险认证等工作,共为辖区居民开展帮办代办服务500多次,并推动解决道路维修、增建停车位、补植绿化等涉及小区群众切实利益的各类问题,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实事”筑牢“大幸福”,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锦华园小区依托“近邻”工作室,延伸服务触角,为小区群众提供“就近办”的近邻服务,实现了社区办到家门口办的转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白塔街道共成立12个小区党支部、2个物业党支部,建立了14个“近邻”工作室,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进一步筑牢服务阵地,推动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凝聚力量 汇聚小区微治理“新合力”

激发居民自治能动性是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白塔街道以“近邻”工作室为抓手,以解决小区居民急难愁盼为导向,以居民“点滴小事”为切入点,在整合辖区小区党支部成员、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吸纳小区热心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来,不断汇聚小区微治理的“新合力”。

天然气入户一直都是信用联社小区居民的愿望,今年居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的居民们把功劳都记在了张二飞的身上。张二飞也是信用联社小区居民之一,得知大家都想接入天然气,他就立刻行动起来,找居民签字,一次次对接企业、社区,在接通天然气的过程中,张二飞自己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信用联社小区通了天然气。

除了帮助居民解决天然气入户的难题,张二飞还帮助信用联社小区居民解决了小区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问题,是小区和“近邻”服务队眼中的热心人。今年,张二飞又有了新身份——陆洋小区“近邻”服务队队员。而在这支服务队中,像张二飞这样的热心居民就有6人,占“近邻”服务队总人数50%。

“‘近邻’工作室成立后,除了党员、网格员等,我们更加注重动员热心居民加入其中,更好地推动小区治理。目前,14支“近邻”服务队、31支小分队共有 258人,其中热心居民就达183名,进一步壮大了小区治理力量。”白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闫奋莲介绍道。

此外,白塔街道还在“近邻”服务中组建了由小区党支部成员、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和有威信的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的“通情达理”“红管家议事坊”等小分队,推行听邻说事、请邻议事、帮邻办事、让邻知事、由邻评事的“红管家五事工作法”,通过协商议事的方式引导居民融入小区治理“同心圆”中来。将“近邻”工作室、党群活动中心、活动广场等打造成为居民议事平台,针对老旧小区无天然气、人车分离改造、楼道门破损、平房区硬化等事项议事协商85场次,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近邻’党建引领下,我们还通过组建法治宣传队伍,补齐法治短板、发挥乡贤文化、家风家训教化作用,厚植基层治理道德底蕴,建设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智治支撑,撬动 ‘五治’融合,初步实现基层治理由‘社区办’到‘家门口办’、‘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城市末端‘陌生化’到‘人情化’、‘单打独斗’到全民‘协同作战’的四大转变,初步构建起了‘近邻’守望相助,治理无微不至的小区治理格局。”提及“近邻”党建工作成效,闫奋莲这样说。

下一步,我旗将调动更多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壮大“近邻”服务队伍,拓宽“近邻”工作室服务功能,激发群众参与激情,真正让邻里共商共治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形成党组织引领、邻里共治互助的良好局面,让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