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460期 >2024-04-25编印

达拉特大地笔记(连载三)
刊发日期:2024-04-25 阅读次数: 作者:刘建光 王忠厚

微信截图_20240507155404.png

 (八)

       我走过许多被称作草原的地方,有许多其实是名不副实,为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词。我心中的大草原,不是说这个地方有多宽广博大、苍茫辽远,我觉得主要是这个草原在你心里摆放的位置有多伟岸、神圣与崇高,要有茂密、绵延的草地,有撼人心魄的歌唱和回味无穷的羊肉。达拉特就含有大草原的元素,且独具特色、趣味盎然。按照地理构造,达拉特草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成分,一个是库布其沙漠北缘的滩地草原,东西横跨罕台河、西柳沟和黑赖沟三条河流,沐浴、滋养着这片朝气蓬勃、秀水丽影的草原。这方滩地草原又被西柳沟切割为展旦召草原,亦称乌林滩草原和柴登草原。乌林滩草原和柴登草原南高北低,有沙有湖,中间地带多沼泽。东西跨越五十多里,南北纵深十多里,枳芨遍地,是水草茂密的好地方;一个是以南北十大孔兑为主线,以纵横阡陌的支流互为割据,俗称“梁外”的梁地草原。

       展旦召草原亦称乌林滩草原,乌林意为枳芨叶子,东西长三十多里,南北宽十几里,是达拉特旗境内少有的水草肥美之地。其地貌地势南高北低,东头从展旦召村至新城村,中间地带多沼泽,以寸草为主,也长枳芨草,易于放牧,牧人站在院子里,望着遍地的牛马羊舒缓移动,顿时微醺在“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情境里。由新城村往西,地势平坦辽阔,多枳芨草,少沼泽,一眼望去,依然是展旦召境内最美的好去处,这里便是达拉特旗札萨克曾经的驻地,大统草原,飞鹰走马,狩猎牧放。

       从展旦召草原上的一些老地名也可看出这片草原曾经的美丽富饶,这片土地历经风霜雨雪的磨砺,成为人们心中理想和梦幻的高地,曾经札萨克驻地南的巴彦陶劳盖,意为富饶的高地,再改改召东,罕台川畔的巴彦陀禾木,意为富饶的洼地,在乌林滩草原中间地带的巴彦柴达木,意为富饶的沼泽滩地等地名,足以让人想象驰骋。即使是时光转换、光阴荏苒的今天,我们驱车行进在乌林滩草原上,道路两侧依然是风韵犹存、风姿绰约。尽管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一些草原早已变成农耕地,但在展旦召大地上,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完美融汇,特别是银肯塔拉之北的巴彦柴达木草原,杂草丛生、枳芨遍地,风吹草舞,牛马驼羊悠闲漫步,闲情逸致的景象让人止不住流连忘返。据考,展旦召草原曾经有一个称之为“巴尔哈逊湖”的湖泊,水源来自海心圪卜东端的长水泉和黑水泉,两处大泉由高向低源源不断地淌入海心圪卜,龙行蛇走,形成了宽广、蜿蜒的湖泊。位于巴尔哈逊湖南端的海心圪卜地势低洼,水深域阔,为湖泊的主水域。海心圪卜的水沿马计明圪卜、沙圪卜、梅令湾弯弯曲曲连通海子湾,形成很大的一片水域。这片清澈耀眼的湖泊碧波荡漾、水草丰茂、蒲苇浩荡、鱼翔浅底、水鸟蹁跹。因有巴尔哈逊湖的存在,就有了晾晒湖碱的碱坊滩,后改之为解放滩。巴尔哈逊湖尽管早已干涸了,有的甚至水落沙埋,但作为依傍其地势、水湾而形成的一些村落还依然承载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海心圪卜村、马计明圪卜村、沙圪卜村、梅令湾村、海子湾村,以水乡的名义唤起乡愁。我们沿着这条湖水行走的线路,对巴尔哈逊湖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古,那条长湖隐约如在眼前闪现,地肥水秀、粮丰畜旺,原来河流浸泡过的光芒大地,就是养育人类的产床和摇篮,就像滋养达拉特的这条蛇舞龙行的黄河。

       作为滩地草原的展旦召、柴登,似两面镜子,咫尺之源,相映生辉。达拉特民歌唱道:“昭君坟高二狗湾低, 柴登牧场在柳沟西。”跨过西柳沟,踏上柴登草原,一路向西,缓缓走过农耕地和草牧场穿插的地域,就是真正的柴登湿地草原,南至锁边林,北至炊烟袅袅的村庄之间,一眼望不到边的茵茵绿色,组成碧绿的、宽广无边的草原,微风拂动下,碧海连天,美不胜收,让人的脚步如灌铅一样搁浅在这醉意朦胧中。缓缓睁开迷蒙的眼向西瞭望,这片望不到边际的绿毯般的草原,不仅是外乡游客的眼中胜景,就是常年生活在这里的我,也要年年都要带着家人前去放飞心情,那美轮美奂的印象总是令我回味无穷。

       柴登草原偏东北部的羽龙湖,是一处天然湖泊,羽龙湖圈围水面占地面积近2000亩,周边湿地5200亩,构成一处风景秀丽、植被茂盛、树影婆娑、湖水荡漾的游览地。站在高高的大坝上,向湖区眺望,让你深感“水库起雄坝,大漠出平湖”的诗情画意。

       这里是天鹅向往的天堂,每年三月间,有数千只白天鹅从遥远的南方飞到这里,停留十天半月,觅食游弋,装点大漠湖泊的壮美景观。人与天鹅和谐相处,为美丽的湖泊增添了无限生机。这里是原生态的游玩胜地,既可观看夜莺破晓的湖区早晨水中托起的红日,又可体验渔歌唱晚的长河落日。这里寻常时分湖风轻拂、碧波荡漾,蔚蓝的湖面上,火红间白的赤麻鸭或追逐嬉水,或引吭高歌,或凌空翱翔,或翩翩起舞,使人如临仙境、如醉如痴。

       夏秋之季,清风送爽,花香色艳,蓝天白云下浩瀚的湖水,洁净的沙滩,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的草原,数十种起舞的飞禽,借助初升的旭日,抑或迷人的晚霞,一起构成了羽龙湖景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湖内的草鱼、鲤鱼、鲢鱼、武昌鱼、花鲢等北方各种鱼类游弋其中,时有鱼跃鸟飞的景色映入眼帘。我曾经多次光临羽龙湖,野生鱼香喷喷的味道,以及家养赤麻鸭肉的鲜美爽口,让我回想起来总会口鼻生津、垂涎欲滴。

       这些年来,我年年在春江水暖的季节,多次怀着深情的敬意,在黄河几字弯里,与北上迁徙的天鹅约会。多年来,达拉特旗在多给大地一片绿荫、多给长空一片蓝色的理念上,动足了脑筋、铆足了劲,全旗境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黄河几字弯里生机勃发、意趣盎然,生物多样性凸显。每到冰消雪融之际,一大批北迁的候鸟在黄河堤防内的沿黄湿地成群结队,天鹅、鸿雁、赤麻鸭、鹤、海鸥等众多不知名的鸟停留驻足,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构成高亢、雄壮的大合唱,在黄河几字弯里唱响。在这支相得益彰大合唱团队中,尤以白天鹅为最,数量之多让人瞠目结舌。它们飞临黄河堤坝水湾里,兴奋异常,如同回到家一样温馨、自在、坦然,有的翩跹起舞、振翅高飞;有的时而凫游水面,时而一头扎入水里觅食,时而振翅洗濯;有的在相互嬉戏、耳鬓厮磨……它们在长空中鸣叫,引来黄河两岸无数游客慕名观瞻,一睹芳容,大家架起长枪短炮的摄像机,有的支起了天文望远镜,手里拿着手机,双目炯炯紧盯着天鹅的每一个细微的行踪,捕捉摄人心魄、美妙动人的一瞬。正如俗语所说:手中没有米,叫鸡鸡不理。天鹅作为有灵性的动物,它们的停留不仅仅是自己的意念所为,也昭示着人类生存环境正在改善。这些灵性十足的鸟儿,在数年间,没有听见过令它们喋血丧命的枪声,似乎感觉到了人类的友善,常常配合游人拍照,留下美丽的倩影。此时,站在堤坝上眺望远处黄河湿地蓝盈盈的消冰水,宛若是青青草原,铺天盖地的天鹅,宛如草原上的羊群,一片片、一群群、一滩滩,数量要比草原的羊群还要多得多,由远而近,就像静静地观看一幅美妙绝伦的草原画卷。

 (九)

       展旦召草原有歌有舞有故事,她是原生态蒙古族民歌《送亲歌》的故乡,如泣如诉的《送亲歌》,唱响天下父母恩,我的耳畔每每传来“鸿雁展翅向南方,芳草低头躲秋凉,含泪告别阿爸阿妈,孩儿出嫁到远方……来世托生男子汉,终身陪伴在父老身旁”的歌曲,总是令人身心摇荡、眼眶湿润。这首出嫁的姑娘唱给父母的传世之歌,把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以及难离故土的惆怅抒发得酣畅淋漓,每听到这首歌,就如同身处苍茫空阔的草原上,陶醉在阿爸阿妈儿女情长血脉相依的情境中,无法自拔。

       展旦召因为《送亲歌》而变得更有情怀和令人向往,就如同敕勒川有《敕勒歌》一样驰名。在牧区,《送亲歌》不只是一首民歌,他的背后是这个民族心灵上的忧伤和不知归期的别离,只有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人,才会对大自然如此敬畏,才会产生如心灵祭祀一样的旋律,这种旋律是整个民族的乡愁和记忆。

       在柴登草原上,有三个奇人的存在,让这方草原陡增传奇色彩。他们便是被称作“三同”(同乡、同岁、同学)的传承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著名歌手刀劳斤、郝交仁、森布尔。这个号称柴登草原“三驾马车”的灵魂组合,曾在自治区、市、旗三级演唱比赛中屡次获奖,无数观众为之倾倒。他们三人曾是响沙湾旅游接待站最早的拓荒者,一正两副的黄金搭档,一干就是十五年。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几十万游客,接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官员和游人。

       刀劳斤、郝交仁、森布尔三人当中,刀劳斤艺术天赋很高,学术造诣高深,他对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理解透彻,演唱时又有独特的演绎,能够触摸到人内心世界的软肋和缝隙处,是优秀的男高音歌手。郝交仁是达拉特旗希鲁格道的传承人,希鲁格道是用蒙语口传下来的一种歌唱形式,演唱时多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穿插其间,把蒙古民族在这一带生产、生活的历史传唱下来,是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历史上希鲁格道演唱人数不多,呈现出规格高、场面隆重的特点,因而希鲁格道的传承,就显得弥足珍贵。出生于达拉特旗柴登草原的郝交仁,从小就喜欢演唱民歌,曾跟随有“达拉特蒙古民歌王”之称的色仁吉德学习民歌及希鲁格道演唱方法,成为其门下的真传弟子。色仁吉德能完整地演唱几百首鄂尔多斯民歌,演唱时真假声结合,音色优美圆润自然,似若空灵的天籁之音。郝交仁在达拉特旗乌兰牧骑工作期间,经常在蒙古族传统婚礼上演唱民歌,并参加过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40周年和50周年大庆的文艺汇演和接待工作。除了进行表演外,他还在进行希鲁格道的收集、交流和研究工作,同时将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传授给更多热爱蒙古族歌曲的年轻人。森布尔是蒙古语“魁梧”之意。森布尔其人确实名不虚传,他气宇轩昂,他有着像李逵一样的魁梧身材,像音箱一样的同声传递。他的父亲阿拉腾敖其尔,是柴登草原有名的民间歌手,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森布尔遗传了父亲的音乐基因,一展歌喉震天响。他是一副蒙古大汉的形象,喝大碗酒,吃大块肉,畅快淋漓,气宇轩昂。他唱起歌来声若洪钟,犹如自带一个音箱,从粗壮、宽大的肺腑里豪气冲天。他当拖拉机手时,人们从几里之外不见拖拉机之影,就能先听见他的歌声;他干活凡人难比,活突突一个超人。有一年盛夏时节,他开拖拉机去包头市拉化肥,装卸工不给力,森布尔买了一百个冰棍,吃一个冰棍装两袋化肥,一百个冰棍吃完,二百袋化肥全部装上了车。一手提着袋底,一手握着袋口,哟嘿哟嘿就扔在了车上。森布尔的演唱获得过自治区级大奖,在蒙古族招待贵重的客人,放“羊背子”时,森布尔朗诵颂辞口齿流利、吐字清晰,蒙汉双语双管齐下,让人听得如醉如痴。旗里接待贵宾放“羊背子”,必有森布尔出场,民间办酒席放“羊背子”,森布尔到场方显高雅、气派、上讲究。

        展旦召草原既是《送亲歌》的故乡,也是《展旦召》的温床。著名歌手葛小虎就是森布尔的亲外甥,他的母亲邬丽生是鄂尔多斯最早的文艺工作者,也是一位灵魂歌手,曾服务于市文化阵地十多年,培养和提携了一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葛小虎对母亲的故乡,一眸承桑海,一语难诉怀,由他姥爷阿拉腾敖其尔亲自操刀作词,他上阵作曲、演唱,他的舅舅、著名民间歌手森布尔伴唱的《展旦召》就此诞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高高的银肯敖包,坐落在库布其沙漠上,绿色的草皮滩到处是牛羊,那是我可爱的家乡。弯弯的罕台河,潺潺地流向远方,古老的展旦召美丽的牧场,那是我梦中的天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白云飘鹤鸣翔,人杰地灵好地方。”

        这就是展旦召草原的歌唱,这就是千山万水情难舍,风吹牧场牛羊多的达拉特。

       穿过库布其大漠,踏上风舔洪刷、沟壑纵横的丘陵地,就是达拉特的梁地草原,这块西起呼斯梁,一路向东,下川翻梁,再上梁下川,穿高头窑,过青达门,走耳字壕,行盐店,跨马场壕,直奔敖包梁的凸凹不平的沟川梁峁,这些曾经以乡命名的地方,个个名声在外,有的以矿藏著名,富甲一方;有的以农副土特产驰名,扼守一隅;有的以羊肉唱响,十里飘香。这些和黄河几字弯一样绵长的高地上,牧场一半是沙漠,一半是硬梁草原。羊儿翻山越岭,过沟跨川进沙漠,所吃的草有:百里香、扎蒙、沙葱、金银花、柴胡、甘草、苦豆子、羊柴等强身健体的牧草,这些牧草中既有中草药,也有调味品,还有牲畜喜食的营养富足的食粮,构成风味独特的牧草大杂烩。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羊吃的是调味品,喝的是矿泉水,才有了达拉特梁外羊肉独特的口感,尤以呼斯梁羊肉最为驰名,源起“地不产粮天烧荒,来人待客杀只羊”,品尝过几次呼斯梁羊肉之后,人们往往在梦幻中出现了“几回回梦里呼斯梁,满脑子都是山羯羊”,猛然发觉这地方的羊肉有“脑后传香”的功效,相互传播就有了“百里香”的美名。现宰杀的肥硕草坡羊,尤以去势的山羯羊为最,一瓢水一锅肉,半把鲜姜片、一株红葱、适量盐巴,轻火慢炖,锅响气腾,香味缭绕穿门过隙。炖熟的羊肉肉质鲜嫩,风味十足,肥而不腻,香而不膻,温补脾胃,解乏去疲,强体质、不长膘。就此,有人调侃达拉特梁外草坡羊为:吃的中草药,嚼的调味品,吃了山羯肉,老汉赛后生。

       其实,在我看来,达拉特旗梁地草原,草坡羊同样采食原生态无污染的杂草,饮用深层沙砾过滤的矿泉水,因而所产的羊肉都是一样的鲜美浓香,让人吃得口鼻生津、回味无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达拉特人,我和许多亲朋好友都有同感,三天不吃羊肉就有一种隐隐的念想;一周不吃羊肉,想起羊肉的滋味,便馋得哈喇子从味蕾泛起,像吸烟人被烟所困一样迫切。我每次离开故地外出几天之后,没等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大脑中的第一个念想就是饱餐一顿炖羊肉,那种渴望,其实是遗传密码被触碰后的自然感应。我的一位生在江浙, 工作在上海的律师朋友,过去对羊肉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后来他出差来到达拉特旗,吃过一次炖羊肉之后,味蕾和大脑神经得到了天然的契合,回到故地总是想念达拉特羊肉。每每选择出差地,他首选达拉特。每次受邀招待,当进入自点菜环节,他唯一点的菜就是一盘炖羊肉。走南闯北遍尝无数美食的他,竟然能把一盘炖羊肉几乎清盘,即使打起饱嗝,还眼瞅肉盘欲罢不能。

        这就是达拉特大漠、大河、大草原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达拉特。

        啊!达拉特,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有我无尽的乡愁和深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