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463期 >2024-05-23编印

青海记忆
刊发日期:2024-05-23 阅读次数: 作者:李兴旺

青海记忆dzb.jpg

       2023年6月10日,因工作需要,由李敏、马梁、石玉森、李兴旺、刘子雄5人组团,前往黄河源头。一行人从达拉特旗驱车出发,向南走包茂高速到靖边,然后向西一路狂奔,下午1点到达宁夏中卫的马场垣服务区补充燃料,晚上9点多赶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入住“黄河民俗第一村”。“黄河民俗第一村”建在黄河边上,拥有餐厅一栋,客房两栋,藏式江南风格院落6处。建筑依地势错落有致,形态各异,草坪中有景观树、奇石点缀,行走于“灵秀书院”“观水轩”“听松阁”等院落间,听着远处偶尔飘来的几声鸟鸣,漫步于墨绿色的母亲河边,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仿佛置身于灵空世界。美中不足的是,房间里被子潮湿,晚上有几个人在院子里烧烤、唱歌,走廊里还有只猫一直在叫,害得睡觉轻的同事没休息好。

       11日早晨7点,我们出发前往玉树,有900多公里路程。下午4点在一个加油站吃了泡面,然后沿高速一刻不停地赶路。这里属于无人区,虽是高速,但因多是冻土地区,路面起伏不平,属典型的簸箕路,上了100迈,颠得你怀疑人生。路上几个加油站都因停电加不到油,着实让人恐慌,幸运的是有个加油站负责人给了3瓶样品汽油。凌晨2点,我们终于赶到了玉树曲麻莱县,入住母亲河酒店。这里海拔4500米,走步梯到4楼,胸闷气短、头疼眼憋,一屁股坐在楼道吸氧。酒店停电,好在有点热水,用手机照着简单洗漱休息。晚上有几位同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高原反应,其中两位多次呕吐。早上吃早点时商量了一下,送最严重的司机小刘到县医院就医,其他4人继续赶向黄河源头——卡日曲。

       三江源是一个区域概念,只因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都在这一地区。本以为都是油路,没承想在距源头200多公里处变成砂石路,妥妥的搓板路加山路十八弯,平均时速只有不到30迈。车子一路颠簸,海拔越来越高。高原上看不到一棵树,地上有很多老鼠、土拨鼠洞,不知名的小鸟贴地飞行,偶尔可见野马和藏野驴。放眼望去,近处是沼泽草甸,远处是连绵的山脉。草甸里每隔几百米立有一根约4米高的钢管,顶端有一个筐子和一根横杆,是有关部门给老鹰提供的住所。一路上多次看到雏鹰伸出脑袋或老鹰站在横杆上张望。后来才了解到,这里是三江源保护区,为了尽量避免游人进入,有意不修油路,路上也不设加油站,这是后话。由于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我们所带的食物、水、油料都已告罄,手机基本都是没信号状态。看着抛锚或丢弃在路边的汽车,一股恐惧袭上心头。我们向因高原反应留在县城的同事发出信息:若下午5点联系不上,就向当地公安报警,只是这条信息因信号问题一直没发出去。好不容易碰到一户牧民,问好了去黄河源头的方向,他看了一眼我们的商务车说你们这车根本去不了,并说往右方向10公里的玛多乡有个加油站,当时心情一下就放松了。解决了油料问题,一路向西大约走40公里看到有个木质房屋建筑,但看不到一个人,我们认为这不可能是源头,于是继续前行。又碰到一座孤零零的蒙古包,一只藏獒拦在我们车前狂吠。听到狗叫,从蒙古包里走出三个大人,抱着两个小孩,我们给两个小孩一点吃的,向牧民问路,一个牧民答应带我们去源头。谈话中了解到,这位牧民叫嘎秋,66岁,养了100多头牦牛和100多只羊,多年前他去过两次黄河源头。经嘎秋指引,我们原路返回。这才发现,我们之前看到的木屋就是拐向源头的地方。碰到一片沼泽,在牧民指引下车子闯了过去。又在山里走了约两公里,又有一大片沼泽拦住去路。看着烂泥里的车围子和刮泥板,我们意识到没有过去的可能。牧民说离源头应该还有1公里(其实有四五公里),于是我们决定步行。这时我们的高原反应非常大,呼吸困难、头疼、太阳穴疼、眼睛憋,连迈一步都很艰难,牧民却边走边唱,很是轻松,我们可就惨了,随行几个人大多都吐了,虽然不时吸点氧,还是大口喘着气,眼睛不敢看远处,越看心里越没底,只是低头往前走。走着走着,我落到最后了。我决定不走了,给前面的马梁打电话,结果打不通,当时内心很崩溃,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心想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不能没有我。又想也许马上就到源头了,最后横下一条心:豁出去了,要么死,要么走。走着走着,看到前面约一公里的地方有1个蒙古包和2辆汽车,就像揪住了救命稻草,感觉走路也轻松多了。

       蒙古包里生着一个大火炉,烧着牦牛粪。有两个水源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此值守。这里海拔近4900米,温度只有16度。我们喝了茶,休息了片刻,名叫索南才仁的小伙子答应带我们到源头。看到我们衣着单薄,索南才仁让我们穿上他们的衣服,我们几个只想保暖,当时啥也顾不上考虑,见什么往身上套什么。我因有所准备,在宾馆就把所带衣服全穿上了,没有穿他们的衣服。索南才仁领我们到源头,也是边走边唱边舞。到了源头,李敏书记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复杂的心情彻底得到释放。

       在两个相对平缓的大坡间,出现一股涓涓细流,下方七八米处有一汪泉水,泉水用木栏杆围成长方形,木栏上缠着一些哈达。泉边有国家地理标志小石碑。泉的上方,立有江泽民同志的题词“黄河源”和胡耀邦同志的题词“黄河源头”的石碑。

       站在黄河源头,想想差点功亏一篑,顿感所有的困难、冒险都是值得的。我们在这里合影留念,录了一些视频,捡了几块石头,又返回蒙古包,吃了点半生不熟的方便面。索南才仁开车把我们送到我们的车边,又绕道把我们领出沼泽滩,我们与两位当地人合影、道别。

       返回曲麻莱县城已是夜里12点,入住白象酒店。晚上,小刘还是高反强烈,我算是涅槃重生,逐步回缓,只有玉森精神抖擞,因为他之前到过两次源头,可能身体对缺氧环境已有所适应。

       13日一早,我们又买了些氧气和药备用,然后启程前往九曲黄河第一弯。一路又是盘山砂石路,穿梭在白雪皑皑的大山间,间或飘点小雪或下点小雨。砂石路走了约40公里才上了油路。这里路况凶险,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万丈深渊,车子在大山间起伏,蛇形走位。一群群牦牛、黑头绵羊悠闲地在山坡上吃草。停下车走近沼泽地,见草皮下全是砂石,几乎没有土壤,才明白树木无法生长的原因。这里生态脆弱,如果破坏了草皮,几年都愈合不了。路边、沼泽里也能看到受困死去的牦牛。一路上有很多寺庙、白塔,路边也有许多神堆。经幡都建在山坡上,中间是一根很高的杆子,用哈达向四周呈辐射状围成圆形,连在一起,颜色顺序是蓝、白、黄、红、绿,蓝色代表蓝天,白色代表白云,黄色代表土地,红色代表火焰,绿色代表江河,上面写有藏文,送吉祥、保平安的意思。经幡随风飘动,飘的幅度越大越好。

       牧民都住在山谷里的小河边,他们用牦牛粪垒墙。路过扎朵镇,看到有很多帐篷搭在小河边,帐篷边有许多摩托车和小汽车。原来是扎朵的冬虫夏草较多,很多人前来挖草。远远望去,隐约可以看到雪线下的挖草人。继续前行,高速上的服务区几乎都没有餐厅,只能加油,只好在玛多乡花石峡镇下高速吃午饭,顺便补了轮胎。傍晚时分终于走出青海,于晚上12点到达位于四川阿坝若尔盖唐克镇的民宿酒店——阳光酒店。只有经过生与死的考验,才能理解生命的可贵,才能更加热爱生活。

       青海,走一次,终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