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464期 >2024-05-30编印

民族教育改革的“先行官”道尔吉小记
刊发日期:2024-05-30 阅读次数: 作者:梁仓

高山受人仰慕是因为它的巍峨挺拔,大树受人礼赞是因为它的伟岸参天,英雄受人崇拜是因为他的上善若水、德行天下!我心中具有这样高尚品德的英雄有很多,他们是雷锋、邱少云、黄继光、张思德,以及救人于危难之时的钟南山、北斗导航卫星的总设计师谢军、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人民楷模都贵玛、草原之子廷·巴特……在众多的英雄之中,还有一位“忘年交”老前辈,我的老同事、老邻居道尔吉老师,他是一位无名英雄。道尔吉老师在达拉特旗从事民族教育四十多年,他情系母语教学,潜心民教改革,用无私大爱托起了达拉特旗蒙古族学生的美好明天。

道尔吉,1939年11月生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蒙古族,中共党员。1959年从呼和浩特蒙文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达拉特旗展旦召蒙校工作,他把异乡当故乡,从教书授课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校长、教研室主任、人大民族科教委主任等职,从教四十多年来,他以饱满的热情和超强的敬业精神培育了难以计数的蒙古族学生和人才,为达拉特旗的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道尔吉老师很平凡,他是千千万万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正是像他这样务实、钻研、平凡的人推动了达拉特旗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托起了农牧区蒙古族孩子的未来与希望,他对教育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学习。

在展旦召蒙校的那些年,道尔吉老师亲眼目睹和见证了这里的穷困与沙漠化带来的危害。横亘于村子南部的库布其沙漠,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气候条件下,不断地向村子靠近,出门是沙,回到家里还是沙,即便是门窗紧闭,屋里地上、桌子上也会落下黄黄的细沙。就是吃饭,嘴巴里也会发出咯咯吱吱的嚼沙砾的声音。

道尔吉老师虽然在教育部门工作,但是依然不忘与沙漠“较劲”,每一堂教学课,每一次教研活动,每一场全校大会,他都要把教育教学内容与治沙造林、改变家乡面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从教之余,道尔吉老师还联系地区实际大胆从事教改试验,以此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后来进入到学校领导班子,直到担任了校长,更是为进一步开展教改创造了条件。

去年腊月二十六,应道老师之邀,我踏着瑞雪来到他家,道老师和其老伴儿早已准备好了一桌子蒙餐年货待客。我俩开门见山,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回忆着过去工作的种种不易,年过耄耋的道老师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叙述连贯,说起他在展旦召从教的那段经历如数家珍,其中的人和事仿佛就在昨天。道老师动情地说:“那时候,展旦召蒙校的工作比较特殊,抓好民族教育,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蒙古族人才,是共产党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于是加班加点、熬更守夜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需要下基层挨家挨户家访调查研究。”道老师接着说,“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全是‘拉步个’,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能让我更多地接触到展旦召的牧民群众,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是我迫切想知道的。他们作为展旦召历史的创造者、传承者、守护者,我尊敬他们、爱护他们。牧民群众的生活和对学校的诉求,是我教学和教改工作重点关注的内容。”

那天,我和道老师畅谈了半个上午,交谈虽然时间短暂,但我深深地感到,道老师虽然没有做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对达拉特旗民族教育的默默奉献,就如同一串串珍珠熠熠生辉。

科班出身的道尔吉老师,每干一件事情总想干出点名堂,特别是当了校长以后,他首先从抓纪律入手,在担任校长的第一天就大胆地提出一个想法:创办一所纪律严明的学校。他的出发点显而易见——让学生如军人般做人做事!有些来自牧区的孩子自由散漫、调皮捣蛋,严肃纪律是应该的!在牧区学校给孩子搞半军事化管理可谓是一个新奇的想法,他顶着压力,开达拉特旗牧区教育之先河,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用实际行动取得了教学管理的成功,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学习成绩也有质的飞跃。

为了提高展旦召蒙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孩子走出牧区,走进高一级学校的校门,他发起免费给学生补课,让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周日的时间到校上课的举措,这一举措在当时很多乡村学校能够做到的还不多,却被他坚持了若干年。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补课的那些年,道老师从不缺席,所以老师工作、学生学习都很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怕对不起校长这颗倾心教育的赤诚之心。因为他不懈地坚持,升学率年年攀升,升入伊盟二中的学生每年都有,而且不在少数。

学校最繁琐的工作是晚上查寝室,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严寒酷暑,他都值勤到深夜,等每个孩子都安稳地睡下了,他才和老师们安心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寝室或家里休息。如果不是对民族教育事业如此执着的爱,如果没有他辛苦的付出,就没有当年展旦召蒙校的灿烂成就。

自从担任展旦召蒙校校长一职,道老师几乎没有享受过周末的慵懒时光,没有享受过寒暑假家庭团聚的时刻。上有远隔千里之外的老爸老妈,他顾不上回去看望;下有不满周岁的孩子,他无暇陪伴左右,他把时间都用在蒙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从没喊过一声累,即使有个头疼脑热,也从没有耽误工作,仍然坚持在一线。他一边带班教课,一边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培训,还常常扮演“民工”的角色:修建屋舍、改造校园、维修道路……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付出的人才知道个中滋味。

每当说起这些事来,道老师总是轻描淡写,认为这是本职工作,最让道老师深感自豪和骄傲的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件,不仅展示了道老师的超前意识,而且表现了他的敬业精神。

1972年,当时的教育体制还不健全,伊盟二中又停止了招生,展旦召蒙校的八年级蒙生毕业后就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和条件。道老师作为校长,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主动出面请示文教局,要求展旦召蒙校增加蒙文高中班,解决本校学生继续上学的问题。几经商讨,旗教育局答复可以创办,但一切设备、经费和师资需要自行解决。困难面前,道老师真的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紧锣密鼓地想办法找出路,首先找到展旦召大队书记,当时的大队书记被道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打动,当机立断把两棵百年榆树砍倒送给学校做桌凳,这样,桌凳有了,校舍可以挤着用,办学经费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是师资问题,经过协调,旗文教局分配来一名刚毕业的理科大学生,但其它科目的老师还没有着落,道老师果断决定,其它科目就地解决,由本校几位中专生担任老师,同时还从停办的伊盟二中借用了两名教师,这样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结果。

当年秋天,展旦召蒙校升格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始面向社会招生,一开学就招回了达拉特旗历史上第一届蒙文高中班学生,共72人。1974年又开始招收了第二届蒙文高中班,此班一年后寄学于达一中。

道尔吉老师在展旦召蒙校成功增加蒙文高中班的创举,在当时那个年代,既实现了当地蒙古族学生升高中继续学习的愿望,也为达拉特旗创办蒙古族中学奠定了基础。据2010年夏天第一届蒙文高中班师生聚会时统计,在毕业的53人中,有11人参军,军衔为大校以上的军官有5人,参加工作的近50人,大部分在领导岗位上,其中一人为全国人大代表,两人是知名大学教授,还有一人是副省级领导。

1976年,道老师因工作需要调回达拉特旗文教局教研室当了主任,此间,他有更多机会去思考达拉特旗的民族教育教学工作怎么搞?他深入到全旗几所蒙校进行调研,根据各蒙校教育教学的实际,了解到各校蒙生都会讲汉语,又酝酿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改革授课方式。

关于达拉特旗蒙校的授课用语,当时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一直以纯蒙语授课为主,可是在达拉特旗这样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地区,纯蒙语授课会带来许多不便,大家对改革授课用语的呼声很高。

1978年,达拉特旗蒙古族中学建成后,道老师又奉命到新落成的蒙古族中学当了四年校长,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个民族教育工作者,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作为最高信念,带领全体教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蒙古族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社会声誉逐步提升。

转眼到了1982年,道老师被调到了旗人大民族教育科当了主任,工作岗位变了,但工作性质没有变,仍然和他的民族教育事业紧密相连。此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其中指出:“在使用本民族语文进行教学的中小学首先要学好本民族语文,同时也要学好汉语文。”

对此,道老师的认识是这样的:教育部的规定是对全国而言的,是针对纯民族地区使用单一民族语言的情况而定的,是带有普遍性的大政策。而达拉特旗并非纯蒙古族地区,加之几乎所有的蒙生都会讲汉语,这是具有特殊性的,社会大环境又是普遍使用汉语交流的的环境,蒙生学好汉语对将来的升学、就业、交往、交流,接受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更早地融入社会都是利大于弊。于是,道老师就将他在蒙古族学校授课用语“以汉为主,加授蒙语”的方案提交到旗文教局,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和支持,并提交到旗长办公会议进行研究。会上,道老师从教育部的文件讲起,结合达拉特旗几所蒙校学生升学和出路受限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以诚恳的态度和耐心的说理,征得了与会领导的同意,正式通过了“以汉为主,加授蒙语”的教学用语改革。

1984年,树林召镇建成了达拉特旗蒙古族小学,入校学生享受应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待遇,其授课用语就是“以汉为主,加授蒙语”,通过两年的试用行,蒙小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升学率大幅提升。

实践证明,这个改革是大胆的、超前的,更是成功的,它的实施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好汉语,增强各民族间的思想文化交流,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让蒙族学生尽早地融入社会,促进各民族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如今,道老师退休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他仍然关心着达拉特旗的民族教育事业。2019年,开始实行“统编教材”时,有的地方还有抵触情绪,而达拉特旗在这一重大改革中风平浪静,这应该得益于达拉特旗在蒙校授课用语改革上起步早、行动快、收效明显,道老师致力于大半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竟然与现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而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像道尔吉老师这样敢为人先的教育先锋,用青春誓言践行着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心,用实际行动扛起了一位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