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120期 >2018-11-29编印

村路
刊发日期:2018-11-29 阅读次数: 作者:冯旭东

  在北方黄河冲积平原农村长大的人,也许都有一种感受,下过雨后在村里村外泥泞的路上行走,最让人烦恼。我的故乡就在这样的地方,村口外一条三里多长通往外村和田间的村路,许多年前困扰人们出行的情形,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黄河把两岸冲积淤澄成平展的河滩,淤澄的泥土细腻粘合力很强,在这土地上耕种生活的人们,如不遇雹灾雨涝,庄稼肯定能获得丰收。可在这样的土地上雨天后行走,最让人无助的是一条村路变成了稀泥路,在应急的时候,人们到外面办事或到田间劳作,走在泥泞的路上,鞋底沾上的胶泥足有四五斤重,一段路走下来,一双布鞋的鞋帮就从鞋底拽开,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人们一年能穿上一双手工缝制的布鞋,就是一种荣幸了。正是为了不损坏鞋子,大人们在夏天下过雨天后出行,出门前就把鞋脱掉,光着脚走路。孩子们在下过雨后上学或放学回家,家长给孩子们安顿,要把鞋子装在书包里,到了校或回了家再穿。就这样,村子里的人们年年如此,出行劳动或办事,雨天盼晴天,更盼着什么时候能把这条泥泞的村路变成不沾泥巴的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产队种了二百多亩小麦,从春播到夏收,生产队梁队长做了全面的安排,带领全村的社员出地劳动,谁都不敢怠慢。这也不是梁队长强迫社员们劳动,也不是硬把社员们拉在田间地头。其实是梁队长把人们鼓动了起来,才有人们被激发的干劲。

  梁队长五十出头,他个头不高,身体却很结实,自打生产队建社起一直担任生产队队长。他平时少言寡语,对集体的事想的周到,说人说事句句在理,村里的人们都听他的吩咐。那些年把生产队搞得不错,每年年底社员分红,一个工能分到七八毛钱,当时这样的收入,在全公社生产队的行列中算数一数二的,因此人们听他信他。从春播到夏收社员们一呼就应,是梁队长在春天的时候给人们传达了一件喜讯。

  1972年正月十五刚过,生产队春耕开始忙了起来,这时公社召开了“三干会”,在会上提出了“抓好春耕播种,夺取粮食大丰收”的口号,同时给各大队和生产队下达了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指标。由于沿河生产队的自然条件好,又是黄灌区,生产队每年都能完成国家定购的粮食任务。对此,公社书记在三干会期间对梁队长说,今年定购的夏秋粮任务,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指标数,就给生产队奖励一台二十八马力拖拉机。梁队长听了公社书记的许诺,回到村就把这一消息告诉了社员们。社员们听了兴奋不已,人人出工都卯足了劲。

  六月的天气很热,地里成熟的小麦,叶子开始枯黄,夏收开始了。梁队长安排了五十多个扛硬劳力,让三十多个劳力收割小麦,剩余的人一部分拉运割到的麦子,一部分人在村口边的场面碾打。割麦子的人加足了劲,可拉麦子的一辆胶车和两辆牛车却给不上力。偏不凑巧,天空突然阴云密布,下起了大雨。这场雨足足下了一天,把打麦场到麦地的一条村路下成了泥水路,拉麦子的胶车行走在路上,不是车轮陷在泥中,就是车厢倾斜把麦子撒下一地。而地里没有上场的麦子,浸泡了雨水,两天后全生了芽,社员们看这无奈的情景,没有一个人不痛心和惋惜。

  一场大雨给生产队的夏收带来了灾害,破灭了全村人的期盼,秋收完后,人们闲了下来,梁队长召集社员,召开了一次村路“公益”建设的动员会,决定整修村口外三里多长的村路,凡出工出力者,下年秋后以粮代补。随后,分配了任务,到十里远的南沙梁每人拉两方沙土,铺撒在路上,同时号召村里念书的孩子,放学回家顺便带回一书包沙土撒在路上。就这样,村里的人大干了一个冬天,在路上铺了一层巴掌厚的沙土,来年冰雪消融,沙土与红泥混合在了一起。此后,人们在下过雨出行比以前方便了许多,生产队为了保护路面通达,还安排了一个年龄大的社员专门养护这条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仅两三年的时间,村里每家每户的生活都变了样,人们手中有了余钱,有一半的人家买了四轮车和配套的农机具。即生产效率提高了,而相随着这条村路的负荷却加大了,时间长了,路面被四轮车碾压出两道很深的车辙,有时车轮陷在泥中,费上半天的功夫才能把车弄出来。这条路又一次阻碍和困扰了人们的出行。

  大集体变成了包产到户,过去的生产队变成了生产合作社,梁队长仍被村民选为队长,这时他又一次动员了全村的人,让有四轮车的农户出车,没车的农户出人,一起到干涸的河道拉砂石。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一条破烂的村路又一次修成了平整的砂石路,从此这条路使人们出行又便利了。

  太阳每天冉冉升起,如果我们每天仔细的观察,其实大地每天在改变着模样。当新世纪的曙光映在人们的眼帘中,新的气象不断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农”服务实打实的落地有声,脱贫致富达小康的目标越来越近。就在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梁队长期盼的一条不粘泥巴的路,工程启动,可就在这时梁队长却突然病逝,村里的人对他的离去无不悲痛,大家深深的敬佩他、怀念他,在我的记忆中他就是村里的伟人。

  我离开故乡已十多年了,今年夏天,村子里要举办一次聚会,让我回村参加,我接到通知后,心里兴奋不已。

  聚会的日子到了,早上八点多我吃过早饭后,自驾车沿着一条省道朝故乡的方向驶去,走了四十多分钟,就到了通往村子的岔道口。拐下路口,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直通村口外的那条村路,这时我放慢了车速,透过车窗,我看到的景色,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在岔道口的左侧矗立着一座现代与古朴结合的牌坊,在牌坊的正中央用红漆写着醒目的村址名称。在道路的右边,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以前是一片长满碱葱的盐碱地,而眼前的却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稻。不远处村子的概貌全然一看,一排排白墙蓝瓦的住房,整齐干净坐落有序。车子驶进村子里,我把车子停好,走到聚会的地点,这是原来的旧队房,已变成了砖木结构的一百多平米村民活动中心。我走进院子,已有很多的人聚在了一起。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亲”。与乡亲们见面后,自然有很多的话要说,我听他们说的最多的话,都是赞誉国家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自豪和欢心的惬意。不知不觉到了中午的时分,午宴安排在院子中的一个大帐篷里,不一会儿,人们酒兴潮起,歌声与欢笑声融在了一起。下午四点多,宴席结束,一百多人拍了一张聚会的合影照。

  晚霞映红了天边,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故乡,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国家富强起来了,一切事情都好办了,我们已把小康夯建在大地上,农民已解开了索缚的羁绊,释放出蕴藏的能量。小康不在是奢求,创造只是轻而易举。正像那条村路,从泥泞坎坷到平坦踏实,奋斗和追求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