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学习与探讨总第164期 >2019-04-12编印

上一个台阶看媒体融合
刊发日期:2019-04-12 阅读次数: 作者:高玲

    3月28日至30日,我与融媒体中心几名同事到市委党校参加鄂尔多斯新闻学院第一期培训。这次精心组织的培训邀请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日报的一线编辑、记者、教授为我们讲授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采写、新媒体产品制作、媒体融合方面的知识。正值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培训为我们拨开了迷雾,让我能上一个台阶看自己、看新闻、看媒体融合,我受益匪浅。

    列出我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同讨论。


新闻!新闻!新闻!


    在大学里对新闻的理解是这样的:真实、及时、准确、客观,而在工作中,我们曾经极力追求的极致的真实和客观可能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首先是能力所限,其次是环境所限。作为党报党媒,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我们的天然属性,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职责使命。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或多或少地粉饰、臆想事实,偶尔脱离事实,一些假、大、空的宣传,不但没有产生正面的效果,反而产生负面的影响,让媒体失去公信力。比如老师多次提到的类似新婚之夜抄党章的“低级红”现象。这让我们离“新闻”越来越远,让很多心怀新闻理想的人苦恼,也让新闻事业失去活力。作为新闻人,应该不忘新闻工作的初心,尊重新闻的客观属性和传播规律,做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


强本领是生存之道、强媒之道


    在第一堂课上,老师提到几篇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一篇好作品竟因为一个标点符号的差错,由一等奖降为二等奖,还有很多作品因此与奖项失之交臂。可怕的是,当老师让找错的时候,我们从仅有的三两行文字中搜寻不出错误何在。作为一名编辑,深感惭愧,深深自省。我们还需苦练基本功。

    习主席提出,增强“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虽然是新的更加形象的提法,但这几种要求是历来对记者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会犯懒,懒得下乡,懒得走更远、靠更近;我们会心不静,不花时间思考,不潜下心来采访;我们的眼界不够高、不够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我们笔力不够硬,平时不学习、不积累,文章千篇一律;我们缺乏创新的精神,固步自封,老气横秋。

    于个人而言,“四力”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是依赖的生存之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融媒体,媒体的迭代有它自身的规律,该消亡的总会消亡,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有本领的人不会因次丢掉饭碗。人民日报记者调侃传统媒体的记者是在“落后的产能中锤炼自身的价值”,这话聊以自慰,不无道理。

    于我们的事业和平台而言,唯有个体能力的提升,才能发挥出整体的实力,拥有一支业务出色的新闻队伍,才能在新闻产品上见实力、见水平。事业兴衰,关键在人。

    “讲好故事”大概是践行“四力”最有利的体现。为什么要讲故事?因为故事人们爱看、爱听,现在受众的素养在不断提高,耳提面命、生硬的说教只会让人反感抵触,把“大道理”藏在故事里容易让人接受,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媒体人如何“讲故事”,大概有两个标准,一是有意义,二是有意思。有意义体现政治性、新闻价值;有意思体现贴近性、趣味性、接受度。二者都有的当之无愧是好作品。


融媒体时代,别慌!

     

    媒体融合,兵荒马乱。这是我现在最大的感触。我感觉到,在大力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各种恐慌情绪和慌乱做法。参加培训的同行中,很多人带着这样的疑问“到底啥是融媒体”“融媒体究竟怎么建?”,大家想在培训中找到答案。老师虽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但他们表现出的淡定,抚平了我们的情绪。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不照搬照抄,内容为王,不为新而新。

    融媒体建设是我们县级媒体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媒体发展的助推器。我想我们应该首先深刻理解为什么要推动县级融媒体的建设。守住阵地,增强主流舆论。知道为什么出发,就知道要去哪里。才能让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不跑偏。

    传统媒体怎么了?“我说你听”不管用了,舆论场转移了,陈词老调受众不想听了,人人都能发声了,信息不能垄断了……这是媒体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怎么办?本人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视野有限,几点感想,供讨论。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重要的是主导者观念的转变,媒体的主要领导、主管部门、党政领导的观念转变。习总书记把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设在人民日报社体现了对媒体建设的关注,习总书记曾提出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第六种能力,管好媒体、善用媒体,是提高执政效果的一个增量。做媒体,了解各类媒体的属性是媒体领导的基本素质要求。新媒体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新事物,需要紧跟潮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才能指挥若定,打到靶上。

    其次,理顺机制。融媒体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更加集成的、科学的新闻生产解决方案。融合不是叠加而是再造。我认为这是融媒体建设的核心所在。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流程,梳理整合,处理好责、权、利的分配,打破机制,任人唯贤,给能干的人以舞台、以利益。这的确考验我们的能力和智慧,但是,在机制制度上花费多少心思都不为过,这直接影响日后的工作效能。

    第三,人才。与大家座谈很多人都在说缺人才,要引进人才。我认为引进是一方面,重点在用好现有人才,培养人才。新媒体可能需要一些技术人才,比如动漫、程序开发等,这些能丰富我们的产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不是主流,我们最需要的、主流的还是以文字和视频为主的。这项工作我们的报纸、电视记者完全能够胜任,而且还有扎实的基本功。但是需要培训,转战新媒体。人才怎么培养?有好的机制,让大家放手去干,把每一个人都“裹”在新媒体中,“泡”“腌”“熏”,在干中学,这是老师的建议。人民日报每周评选好图,一张好的新闻图片的奖励是3000元,他们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同样,我们的人才可能在“潜伏”着,合理的分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

    第四,创新。影响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环境,“手放开”鼓励大家勇敢地去尝试,正面鼓励为主,不去轻易否定。因为,在体制内“创新精神”本就先天不足,一点点的否定和打压可能就会让创新的火苗熄灭。人民日报社会版副总编辑熊健老师讲的令人感动,他讲有些记者不敢写评论,怕出问题。他鼓励他们,说,你们勇敢地去写,你写完还有我,我后面还有主编,主编后面还有总编。哪怕一篇文章改得只剩记者的名字,他们还是在鼓励。另外,我认为“为新而新”不是新媒体的本质,对新媒体的考核也不能单纯停留在“新”上,要新而有用。《乡土风》新吗?可能有人还觉得很土,但是,人民群众喜欢,你能说它不好,不是新风?人民群众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这是我们做新媒体的初衷。“从实际出发”才是创新的本源。

    最后,特别想提到策划的事。人民日报70%的报道是经过策划的。这一数据令人吃惊。我们的新闻策划寥寥无几。尤其在可以预见的重大选题上,前期准备不足,到考核时草草应对,记者抱怨时间紧任务重,主管部门批评宣传效果不理想。人民日报的策划,细到了拟好了系列报道的标题、文章结构、采访问题。在策划方面我们可能做不到那么精准,不一定有专门的人,但一定得有策划的意识,得有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