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217期 >2019-10-25编印

在这片土地上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达拉特旗发展巡礼
刊发日期:2019-10-25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郭小青

    (上接一版)建设库布其沙漠经济先导区,是达拉特防沙、治沙、用沙的“新坐标”!2017年,达拉特旗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光伏发电应用领跑示范基地。2018年,一期500兆瓦项目实现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是沙漠治理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是“沙漠+农业+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的大漠新景观,是绿起来+富起来的新拓展!让一脉金沙创造的生态财富荫福一方百姓,让沙漠与旅游结合的“神来之笔”在荒寒中涂写温暖的人文记忆,让人与沙漠和谐共生的创新理念换得草木繁茂、山水安澜、人民幸福!

    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文脉绵长,山川形胜,风物生辉!17世纪,在布尔斯太沟西岸的坡地上,阿什泉林召活佛罗卜桑丹津编写完成了历史巨著《蒙古黄金史》,这是世界文化的一座历史丰碑,它使这片土地的人文蕴含更加深邃神秘。达拉特将历史文化追寻和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深度开发之中,打造有故事、有主题、有创意、有情怀的民俗旅游,使“旅游+”持续发力,遍地开花。在农牧区,乡村振兴战略一头释放着乡村的美丽和活力,一头集聚着乡村的财富和价值,生态游、观光游、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兴起,花田乡居、牧野乡居、稻田乡居和黄河渔家等乡村生活情景地,风生水起,沃野流金唱丰年,盛景溢彩醉宾朋!

    这是一片祥和的土地。当黎明托起蓬勃朝阳,一位摄影师的镜头已开始记录晨曦中的树林召。宜居、宜业、宜游、宜养,这座快速成长的智慧小城,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能触摸到它活力迸发的脉动。推窗见景,出门见绿,半城叠翠半城楼;一个个绿地、湿地公园,调节着城市局部的小气候,提升了城市生态品质和景观文明;“三横五纵”公路网,“一横二纵”铁路网,成为沿黄经济带重要交通枢纽;“中国旅游魅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文明城市”等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凝聚一方人气,辐射一方山水,使文明之花开枝散叶,正在向全国文明城市跃进。

    他叫杨廷华,是一名已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70年代末,在照相机还是非常稀罕的奢侈品的时候,他就幸运地与摄影结缘。40多年来,他行走在达拉特大地上,拍摄自然风光、关注沙漠生态,聚焦市井人文,记录城市和农村渐进的发展变化。通过一个个微观图景、影像叙事,呈现大变革时代家乡的文明与进步、崛起与繁荣。他一次次出发,以新闻人的视角,走访拍摄普通人的平常态,聚焦百姓生活,传递民生温度,讲述达拉特故事。从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事业等持续改善到人居环境治理、脱贫攻坚推进,这片土地70年丰厚的“民生账单”,记录着达拉特儿女共享发展成果的追梦之旅。

    这是一片承载未来的土地。70年辉煌成就,是达拉特各族干部群众不屈不挠、砥砺奋进的真情印记,是一代又一代达拉特人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家乡的模样,是心中最美的凝望,它的成长蜕变,安放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是你我的记忆,是家园的记忆,也是共和国的记忆!

    携手同行70载, 不忘初心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