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故乡已有十六年,十六年里走过祖国的很多地方,大江大河见过不少,“母亲河”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奔流不息;长江波涛汹涌,百转千回,浩浩荡荡;汉江千里苍茫,水天一色,泾渭分明;红旗渠雄险秀丽,巧夺天工,熠熠生辉;赤水河波光粼粼,硝烟已散,美酒飘香……细数这些流淌在祖国土地上的大美江河,让人神往、让人陶醉,然而在我心中总有一条河让我魂牵梦绕,心存感念,那就是故乡村前的那条河。
作为一名教师,这个职业给予了我羡煞旁人的寒暑假。每当寒暑假到来,我都会打点行囊,暂别鄂尔多斯,返回故乡探亲访友,给心灵放个假,同时也给家人一个团圆的时机。2020年的这个暑假,我和妻儿还有老母亲一同从美丽的鄂尔多斯飞抵了同为优秀旅游城市的我的家乡——大美临沂。知晓了我们的行程,姐夫便早早地在临沂机场等候。卸了行李、上了车,回家路上我们聊着各种久违的话题,看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景色,感觉真好,我的内心顿时释然、窃喜。
突然,姐夫说:“娘,你们今天回不了家了,先到我们家住吧,今年雨水大,咱们家门口的那条河涨了水,桥上被水漫了一米多高,过不去。”听罢,我看了看老母亲,她的表情显得格外焦急。我从心底是理解母亲的,母亲年纪大了,她盼望回家的念头比我急切数倍,她的那份盼望是对百岁姥姥的日夜担忧,是对我父亲的百般挂念。母亲皱着眉头,说:“哎,怎么赶上这么个日子,不知道得几天河水才能下去。”姐夫也看出了母亲的心思,他又说道:“娘,没事,你们今天中午在我家吃饭,下午我绕一条路把你们送回去。”姐夫说的这条路我是知道的,要多绕十几公里的山路才能回家,我心想村前的这条河,真是够累人的!
在姐姐家吃过午饭后我们便启程往家赶,在路上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我们顶着雨驶出城区,驶入乡间小道,穿过数个村庄,越过数个山丘,几经折腾,绕过了村前的那条河,到家已经是夜里。
村前的那条河,承载了我的童年,摸鱼、抓虾、戏水、打闹……那些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想想都觉得美好。
村前的那条河,见证了我的成长,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每一次启程都是从这里出发。
回家的第一夜,回想着河边的记忆,慢慢地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跟家人吃过早饭后,我便提议去村前的河边转转。父亲严肃地说:“去那干什么,桥上的水又急又深,太危险。等过几天水降下去你们再去吧!”这时,母亲也跟着说:“就是,别去了,不安全!要去你自己去,别带孩子去。”我笑嘻嘻地说:“没事,我又不下水,我带上孩子去河边看看。听说有人在河边捞鱼,我去给你们要几条回来炖一炖。”父母心中想的是我们的安全,我们心中想的是村头的网红景点。
第三天,到了河边一看,果然一派热闹。河不宽,十米左右,河水流的很急,蜿蜒数里,从上游倾泻而来。水漫过桥近一米,桥的这头有十来人,对面也有十来人,大家说着笑着,好生自在。河里的鱼儿因为缺氧不时地蹦出水面,又像是在跟我们在打招呼,我们一家人也跟着欢呼……这诸多元素构成了一幅完美的乡村民俗画卷。
第四天,我带上孩子又来到了河边,河边依旧热闹,人很多。此时的河水已慢慢降了下来,桥上的水位约三十公分。桥上已经可以过人过车了,我们看到有人驾车驶过桥面,还有人将车停在桥面上进行清洗,河的上游有人在撒网,河的下游有人在捕鱼。两岁半的儿子见到这样的场景,也十分地欣喜,着急地说:“爸爸,我要下水,我要抓鱼。”我拗不过孩子,于是把T恤一脱,光着膀子,把孩子架在身上,向着桥上走去(孩子妈妈此时抓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必定是我们父子永恒且美好的回忆)。孩子显然十分开心,让我不要停,从桥的这头走向那头,又从那头走向这头,重复多次。孩子贪玩的心、好奇的心、求胜的心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在重复多次之后,孩子又焦急地说:“爸爸,放我下来,我要下水。”于是乎,我帮孩子脱掉裤子,领着光溜溜的他下了水。水不算太凉,孩子很兴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向水里走,走到最深处,水已没过孩子膝盖,几近大腿。我看孩子完全没有怕水的感觉,时不时地抬头看着我笑,我也稳稳地拉着他的手,看着他笑。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趁着假期又去了很多地方,很多景点,见了亲人、会了朋友、访了母校、拜了名师……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间已从指缝中流走。
是的,假期余额已不足,再好的宴席也有散开的时刻。在离开家乡的那一天,我再一次来到了村前的那条河。这一次的到访,让我对这条河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日来,父亲知道孙子有一个未了的心愿,于是花了心思做了一个渔网,见到渔网,儿子开心极了。这一次到河边,父亲带上我,我带上儿子,我们一起来到了河边。我接过渔网下了水,父亲在岸边看着孩子,孩子的眼睛盯着我手中的渔网,不一会儿鱼儿就进网了。我一提网,果然抓到多条鱼,儿子见状更开心了,在一旁欢欣鼓舞。
村前的那条河,又到了跟你说再见的时刻,这一次,父亲站在河边,我们却离你越来越远。都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我也只能以此慰藉自己,但无论我身处何方,村前的那条河都是我心中最闪亮、最温暖、最永恒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