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292期 >2020-10-27编印

拥抱经典
刊发日期:2020-10-27 阅读次数: 作者:刘静

        中外名著的影响力真的减弱了吗?通俗文学以及网络热文真的会大行其道吗?某出版社的这个“读不下去”作品排行榜让人掩卷深思。

        众所周知,通俗文学尤其是各种网文的获取方式更为便捷,指头一点,便可在电脑、手机海量下载。比起沉重的大部头著作,这种快速轻便、不分场合的阅读方式,显然更受人们欢迎。此外,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就像过河的卒子,只能埋头赶路,无暇放松、欣赏风景。在所谓实用、高效主义的“鞭策”下,怎么能够体会出曹雪芹的“荒唐言”、“辛酸泪”?怎么可能了解梭罗的洁净高远?依我看,经典著作并未过时,“死活读不下去”的根源在于我们肤浅急躁的心和慢不下来的脚步。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迷失自我,一味地追逐感官刺激、物质享受,无暇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归根到底,渐行渐远的我们,丢失的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民族价值观。

        那么,什么是我们的民族价值观?其实经典著作中早已给出了答案。它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信念,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豁达,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古代引领整个世界,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秉承着这样优秀的价值观。《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讲述的正是先祖普遍乐于阅读经典名著,并从中汲取养分,将其中的精神信念作为修养自身的准则。阅读经典的风尚在当时的社会蔚然成风,正因如此,我们民族的高尚修养令万邦赞叹,被誉为“礼仪之邦”;正因如此,我们国家在当时科技发达,国力首屈一指;正因如此,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将文明之光远播四海……

        反观当下,人们正是因为缺失了这厚重的民族价值观,才会死活读不下去经典名著,反倒乐于用肤浅的感官刺激来满足自己空虚的内心。

        经典,让人深刻,一遍遍地阅读经典,会让我们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和自己。阅读《红楼梦》,让我泪流的不再只是宝、黛的爱情故事,而是钟灵毓秀的儿女们美好人性被毁灭的悲剧,和面对苦难不再一味嗟叹的情怀;阅读《西游记》,让我沉迷的,不再只是师徒四人战胜磨难的曲折离奇,而是自由和约束总是相伴相生,譬如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总有紧箍咒在约束着他,让他不能随心所欲;《百年孤独》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不再是六代人繁复难记的名字,而是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与孤独和谐相处……这些经典让我学会思考,变得理性,让浮躁的内心得以沉静升华。

        经典不死,让我们学会给心灵放假,在先哲的不朽华章中感受缤纷世相、历史沧桑,汲取向善向美、崇德尚志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