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黄河几字湾,怀抱着大地的丰产,孕育着金秋的饱满;七月的达拉特沃野平畴、麦香四溢、绿意盎然。应中和西镇的邀请,今年夏天,我跟随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梁海霞以及平安建设办主任李娜来到这个镇的宝日呼舒村和红海子村,对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回访。其目的:一是对这些户子的脱贫经验加以总结,归纳成脱贫致富的小故事,以此来激励尚未脱贫的贫困户;二是对这些已经走在致富路上的户子加以鼓励和肯定,使其与贫困渐行渐远,早日华丽转身为小康户。一路上我们目之所及的是平坦整齐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感受到的是精准扶贫、脱贫致富活动开展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副镇长梁海霞,镇社会事务办主任、宝日呼舒村党支部书记贺东升同志与我们一路同行,边走边聊,两人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向我们介绍了近两年来镇内各村的扶贫情况以及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的来看,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了,国家政策落实了,乡村道路平坦了,村容村貌靓起来了,文化广场更热闹了……
他俩多次提到:现在最让人操心的就是如何巩固扶贫攻坚的已有成果,如何让已经脱贫的户子不再返贫。我心里琢磨,这些户子既然脱贫了,怎么还会返贫呢?
七月流火,这从《诗经》里飘来的诗句,沉郁着厚重的诗意,就如同这精准扶贫一样。稳定脱贫、巩固成果、防止返贫、奔向小康,这些敏感的字眼,如同波涛一浪一浪震撼着我的心房,“扶贫”道阻且长,“脱贫”任重道远。
从中和西的立地条件考量,这些操心是不无道理的。解放初期的中和西,凭借着肥沃厚实的河淤土地,灌溉方便,种啥收啥,成为人们交口赞誉的富裕之地,号称达拉特旗的“米粮仓”。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好光景到了六十年代中后期就不复存在了,土地还是那片土地,社员还是那些社员,种植与灌溉方式循环往复,但由于常年利用黄河水深浇漫灌,只灌不排,水位直线上升,土地盐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从此,这里就出现了“春季白茫茫,夏秋水汪汪;人没吃的猪没糠,亲家来了没等挡。”的困顿局面。
虽然经过历届领导和当地群众的艰辛努力,仍收效甚微,一直到1980年左右,全乡粮食平均亩产还不过百八十斤,人均收入也才几十元,农民生活十分困苦。昔日的辉煌荡然无存,贫穷、落后、封闭一度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被人们称为“沿滩的西梁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年来,勤劳质朴的中和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这五万亩黄河冲积平原的灌淤土上挣扎着、思考着、探索着。
从治碱改土到井黄双灌,从闭塞贫穷到富裕开放,这不亚于一场革命,每当人们回忆起这段艰难历程,总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但更多感到的是自信和满足,不管如何总算成功了。
勇于探索的中和西人,在“以井代排,以黄补井,井黄双灌,良性循环”的思路指导下,大胆而果断地“边提边补,升降结合”,在保持水资源平衡的基础上治理盐碱。这是对家乡父老的一个交代,也是造福于家乡父老的成功实践,更为同一类型土质的改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说得彻底一点,为现在的精准扶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年,辛勤奋斗在这方热土上的老百姓,生活水平虽然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一家一户的条件仍存在着千差万别,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他们的物质基础不尽相同,有薄有厚,有穷有富,自然抵御意外事故的能力就有强有弱。常言道“麻绳绳专挑细处断”,那些生产基础差、生活本来就困难的老百姓不知不觉就摊上“大事儿”了,有的是大病缠身,四处求医,债台高筑;有的是生活所迫,外出打工,遭遇不测,身体残疾,失去劳力;还有的是一家有两三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仅靠几十亩土地上的产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投亲靠友,举债为生,因学致贫……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两天的走访中,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所有的贫困户致贫原因也很简单,有的甚至极为相似,不外乎就是下面四种主要原因:因病、因残、因学、因缺劳力等。扶贫的模式也大同小异,资助产业扶贫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优势产业,协助商贸流通,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强化主动意识。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个个不尽相同的致贫原因,一桩桩滚烫的脱贫经历,让我整个灵魂融化在那流火的七月里。聆听着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静观他们红肿眼眸里闪烁着的企盼与呼唤,以及流露出来的对党和党的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不禁感慨万千。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上在一两年之内就能如期脱贫,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但是他们的后劲儿如何?出路在哪里?能否稳定脱贫,巩固成果?是否存在返贫隐患?
品味七月,解读人生。这些贫困户挣扎在改变命运的征程中,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世代追寻幸福生活的中和西儿女,他们的奋斗经历与这首歌词完全合拍,在这幽远的红泥地上激情回荡。两天的走访时间虽短,但意义非凡,我们看到了精准扶贫活动开展以来中和西镇各个村社发生的巨大变化,听到了奋战在扶贫一线的驻村干部助农脱困的感人事迹,也感受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巩固脱贫成果,中和西镇党委、政府组织镇内常住贫困户到发展较好,已经收到实效的贫困户家中进行学习交流,以贫困群众角度作为切入点,让贫困户们以身边先进典型当“活教材”,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与勤劳致富人家的差距,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从而激发他们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工作队队长和镇、村扶贫干事也通过互相分享扶贫经验和工作心得,开阔了发展眼界,提升了帮扶工作水平,为拓宽致富增收提供了新思路,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多劳才能多得”、“从别人身上找出路,从自己身上找短板”、“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了还要好好干”……这一句句催人奋进的话语,都出自一个个靠自己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农民,没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的了。
“如果贫困户不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不激发自身的发展动力,就算暂时扶着脱贫了,下一步发展还是会出现瓶颈。”中和西镇党委书记薛海林说,“扶贫必须先扶志,只有把贫困户的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贫困户的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频共振。”
党的扶贫政策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建档立卡的每一个人,美丽乡村建设也让大家真正体会到了“脱贫致富达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决心和力度。
“新农村有了新变化,农村也在不断迈进!”回家的路上,我自言自语道。虽然他们的劳动是艰辛的,所有的成果都是血汗的流淌,可是他们只要有翻腾着的肥沃良田,就会耕耘布满希望的土壤,播种下丰收的秧苗,期冀秋实的丰硕茁壮。他们虽一身风霜,却斗志昂扬,满面春光。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梦想能够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也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