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响沙总第340期 >2021-08-05编印

奶奶的小脚
刊发日期:2021-08-05 阅读次数: 作者:袁俊玲

    现在的孩子都没有见过小脚老太太。

  我小时候,最好奇的就是奶奶的小脚和裹脚布,大概因为奶奶的小脚不同于我们的脚的缘故吧?可是奶奶一直不让看,总是说:臭烘烘的不能看。可她越是不让看我越想看,奶奶洗脚的时候总是把门顶上,我就在门缝里眊,怎么也眊不上,很遗憾。至于奶奶的裹脚布倒是能看上(这也是家里其他人都没有的待遇),奶奶平时总是备着三双裹脚布,俩双旧的,一双新的,两双旧的轮流替换着用,要是有个出门宴会啥的,奶奶就会裹上那双崭新的裹脚布,先把脚裹起来,到了上边再把裤脚打个折连裤子也裹起来,再配上新崭崭的衣服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才会出门去。

    长大后才知道奶奶的小脚是旧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戕害造成的。奶奶就是挺着这样一双小脚,走过了多少坎坎坷坷,踏碎了多少艰难困苦。奶奶十四岁时因为家贫,为了两斗米、一个粗布,就嫁给了我的爷爷。那时爷爷比奶奶大十八岁,十四岁的孩子就嫁做人妇,要操持一大家子的生计,每天早晚都要给婆婆公公请安,把婆婆公公的尿盆子倒了,再做好饭给公公婆婆端回屋里,公婆吃过了就是爷爷和大爷爷吃,他们要出去做工,等大家都吃过了,才轮到奶奶吃,等到奶奶吃时就是一些残汤剩饭了,有多吃多,有少吃少。可能是就这样养成的习惯吧,后来奶奶的饭也一直是把锅里的锅巴铲起来,舀点米汤,再放点菜熬熬,我们大家都不让奶奶吃锅巴,奶奶却说她吃习惯了,只有这样吃着才舒服。也许是粗茶淡饭滋养人吧,奶奶的身体一直很好,从来不生病,一辈子没有让人伺候过。反倒是奶奶老年时走到谁家都会缝缝补补,把一家大小的衣服收拾得妥妥帖帖才离开,所以奶奶走到哪里都非常受欢迎。

  奶奶十八岁时生下了我的大姑,从此既要照顾老的又要照顾小的,不过倒是比原来多了一些自由,可以上街逛逛,有个生时满月的也可以去走串走串。记得奶奶给我讲过,在她嫁过来的第二年,恰逢正月十五街上闹红火了,奶奶听得心痒痒就踮着小脚爬在房梯上看了一会儿。结果被邻居老太太看到了,就告给了太奶奶,太奶奶回来就甩脸子:“新媳妇不像个新媳妇,爬高上低的被人家邻居怎么笑话呢?”自从有了孩子,少了很多规矩,奶奶过得忙碌而快乐。

  一九四七年,奶奶的老家山西省河曲县(俗称口里)快要解放了,可是国民党宣传的什么共产党共产共妻啦,什么红胡子蓝眼睛啦,老百姓不知情,有条件的人家就投亲靠友的往出逃。那时候太爷爷太奶奶都已去世,奶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就这样,奶奶靠一双小脚拖儿带女地踏上了逃难的漫漫长路(俗称走西口)。辗转了几个地方,先后去过新民堡、萨尔沁、包头的东河区、德胜太,最后落脚在我们现在的居住地——白泥井柴登村。

  一九四八年,当奶奶走西口来到白泥井柴登村时,赶上了内蒙古和平解放,所有人都欢天喜地,分了土地,分了牛羊,妇女得到了解放,和男人一样有了话语权,奶奶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平等对待、被人尊重的那份喜悦,所以农业社(后来称生产队)劳动,奶奶总是积极主动,踩着一双小脚干啥都要争个先,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家里,奶奶更是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她把家里永远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记得奶奶的屋子是那种泥土炕,奶奶每天都要把炕和腰墙子用黑豆水或米汤浆洗一遍,慢慢的炕和腰墙子都泛着暗红色的光,非常漂亮。

  小脚的奶奶过日子更是没得说,农业社时期,大家都分一样的口粮,可是奶奶总是能变着花样的给我们一家人调剂伙食,既能吃饱吃好,又粗细搭配、菜蔬替代,把每一颗粮食都能利用到极致。村里有的人家每到夏天就青黄不接没吃的了,可我们家从来没有过接不开锅的时候。奶奶还常常一升两升(升,一种量器)地接济周围的邻居。

  奶奶好茶饭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三爹参加了队里的春耕组,耕地要在天不亮的时候就下地干活,早饭是生产队派人每家每户收起来集中给他们送到地头,大家一起吃,所有人都抢着吃三爹的饭,害得三爹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吃到奶奶做的早饭。三爹回来说给我们,奶奶翘着小脚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逢年过节,我家的年货都是办得最花哨的,油茶、杏茶、炒米、茶食,还有奶奶自己酿的米酒,就是普通的一个调凉菜,奶奶也会变戏法似的在菜盘上点缀几根染的红红绿绿的细粉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仅这一点,就够前来拜年的客人羡慕好长时间了。大年初一,我们一伙小屁孩就会三五成群地转村子拜年挣点糖块。小伙伴们来到我家,七嘴八舌地念开了:“二大娘二大娘好过年,尝尝你家的油蛋蛋甜不甜,不甜不甜,还得给俩个二红连(一种炮的名称)。”这时奶奶就会欢快地迈着小脚忙前忙后,给孩子们尝她的年货,临了还要给每个孩子分几块糖,有时还会加几个小鞭炮,最后满意地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地离开。一过正月十五,就要开始备耕了,首先是掏粪,我们村有一个羊圈,只要听到队长在喇叭里喊: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今天在贺家壕掏羊粪了。奶奶就开始忙活开了,早早地备下油蛋蛋、油圈圈、炒米,再熬上一大锅艳艳的砖茶。因为每年的这天中场休息时,乡亲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到我家休息,吃奶奶做的油圈圈、油蛋蛋。队长一喊:“休息了。”大家伙就三五成群的往我家赶,乡亲们炕上的、地下的,喝着茶,吃着油圈圈、油蛋蛋,说着笑话,开着玩笑,你给他碗里偷偷地夹两个油圈圈,他给你碗里悄悄地加点盐,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奶奶则忙着招呼完这个招呼那个,忙个不停息。大家伙吃好喝好了一哄而散去工作了,奶奶慢慢地收拾摊账,一边收拾,一边会哼着山曲:“大红公鸡窗台上卧,高亲贵戚炕头上坐……大红公鸡毛腿腿,骑上车车眊妹妹。”奶奶欢快地迈着小脚,脸上是满满的幸福笑容。

      1998年12月24日,83岁的奶奶无疾而终,给奶奶穿衣服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了奶奶的小脚,奶奶的小脚长不满四寸,从脚心上方开始,半个脚都像掰折了似的窝在脚心部位 。抚摸着奶奶的小脚,我瞬间泪奔了,奶奶每走一步该有多么痛苦啊!可奶奶一辈子总是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热情似火地待人,乐观积极地生活。奶奶就是用这样一双小脚,忍着心灵和身体的双重痛苦,走完了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奶奶虽然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可是奶奶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与人为善、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处事方式,勤劳俭朴、勤俭持家的生活作风在我们后辈中一代代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