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波新冠疫情使额济纳这个边陲小镇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也让我想起了10年前的额济纳胡杨林之行。
我在几个数码硬盘中反复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年拍下的部分胡杨林照片。
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自然条件下生长。
民间的说法是,胡杨三千年,长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后不腐一千年。
资料介绍,额济纳旗现存胡杨林3万公顷,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处胡杨林之一,因此被视为活的植物化石,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额济纳胡杨林景区则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1年国庆期间,我应朋友的邀请,踏上了向往已久的拍摄胡杨林的西行之路。
额济纳旗属阿拉善盟管辖,和蒙古国的边境线长达500多公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我们一大早从黄河几字头的达拉特旗出发,越野车整整走了一天,虽然同属内蒙古,两地距离却有1000多公里,沿途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忍受着满目荒凉,一路颠簸,傍晚时分我们终于看到了额济纳旗的灯火。
然而,就是这两三公里的严重堵车,我们又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住地。住处是朋友提前预订好的,一套有三个卧室的住宅楼,我住的那个卧室的书桌上还放着一些小学生的书本,看样子主人搬出去时间不久。
后来我才知道,额济纳旗府所在地是一个只有两三万人口的偏远小镇,而每年胡杨林的旅游旺季最多一个月。
国庆长假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涌进额济纳,既给当地带来了商机,也使这里人满为患。吃饭排长队、找不到住处、加油站无油可加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毫无疑问,额济纳的旅途充满了艰辛,然而,当你走进胡杨林,你的心情就会为之一振,所有的疲惫和不爽马上烟消云散。
十月的胡杨林,是以金黄色为主色调的。形态各异的胡杨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她们有的挺拔向上,颇有《白杨礼赞》中白杨的风姿;有的一半已经枯干,像一架平衡木弓身在沙漠中,而另一半仍然郁郁葱葱;有的树干早已长不出枝叶,但仍然保持着直立的躯体,好似大漠中的一尊雕像……
今天,仔细翻看十年前拍下的胡杨林照片,仍然令我感叹不已——胡杨树能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扎根、生长,生生不息,死而不朽,我们在为胡杨点赞的同时,似乎也应从中受到一些启迪。
哦,难忘的胡杨林!
哦,不朽的胡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