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学期是落实“双减”工作的第一个学期。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拉特旗第十一小学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在落实“双减”的同时积极探索“三减三提升”工作措施,从培训、协作、减负、提质、服务等多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减负增效,打造新学期、塑造新形象。
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让作业科学“瘦身”,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严格执行“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中关于作业管理的要求,从作业的布置、调控、公示、研究、评价等五个方面制定了作业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设置了班级作业记录及公示本,班级各科作业由班主任统一协调严格控制作业量;研究制定了各科作业标准,分年级从作业的数量、内容、形式、批阅等方面制定了详细明确的要求,每月通过展评的形式分别对基础作业、综合作业、单元作业、特色实践作业进行交流评价,不断提高作业质量;将作业纳入教研,根据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学校将分层作业研究纳入集体备课中,融入课堂,通过课前检测、课中练习和课后提升,将难点消化在课堂上,实现了堂堂清,让作业更加科学精准。
学校在“绿色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认真落实“七个一”活动(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周一节特色体育课,隔周一节书法课,每班一个合唱团,每周一次合唱活动,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每月一个劳动实践日),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从三个维度(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综合课程)、五大品质(品德与修养、数学与创新、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六大核心素养(健康生活、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出发创建了“绿色成长树课程体系”。
其中,拓展课程和主题综合课程是学校积极探索中开发的校本课程。拓展课程包括健体课程、尚美课程、创新课程和悦读课程等,学校通过组织艺术节、运动节、科技节、传统文化节等校园节日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题综合课程实施多学科融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节日课程、红色课程、绿色环保课程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综合素养。
减轻过重工作负担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积极提倡教师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减轻个体工作负担,主要体现在年级作业布置统一、教案统一、活动统一。同时,学校将每个年级的分层作业、精品教案、优秀活动案例电子化整理存储,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制定了“131”分层式教师队伍建设模式,“1”:学习上统一要求,扎实基本功;“3”:专业上分层发展,打造特色;“1”:评价上团队捆绑,和谐发展。教师队伍根据年龄和教学经验实施分层管理,年轻教师以学习为主,中青年骨干教师以研究为主,经验型老教师以指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长处,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根据学校年轻教师多、中坚骨干力量少的现状,学校采取“三人行”互助学习小组模式。一名成熟骨干教师为1号首席师傅,一名3年左右教龄但个人专业素养好的老师为2号既是1号的徒弟又是3号的师傅,一名刚入职新教师为3号小徒弟。这样的模式保证了师傅们有时间有精力去主动帮助徒弟。学校从教学常规、课堂常规、学科教材指导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师徒结对工作要求,师徒签订了责任状,以学期为单位进行结对成效验收。
以研促教,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主题研修。通过集体备课,加强教师的课标、教材培训学习,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课题研究有利于学校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实践探索“自主课堂”。主题研修是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围绕既定专题开展备说讲评研活动,采取头脑风暴、对话式评课等方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一课到研究一类课,有助于梳理提炼形成各种课型的规范教学模式。
减轻经济和精力负担 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今年是“双减”政策推行的第一年,学校通过家长培训会、家访、家长教育平台等为家长解读“双减”政策,引导家长转变观念,科学培养孩子,合理选择校外培训。
为减轻家长的经济和精力负担,学校提供丰富的课后服务,包括美术手工、体育技能、科技创新、语言艺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六大类27门课程和学业辅导,供学生自主自愿选择,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为加强家校共建,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学校还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每月按计划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家教沙龙、家长读书分享等丰富多彩的家校共建活动。成立了“家庭教育导师团”,聘请优秀的社会人士、教师和家长担任导师,定期组织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和访谈,让广大家长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寒假即将到来,学校已经准备好给学生印发的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手册,重点引导家长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假期阅读、劳动、学习生活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公益、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锻炼身体等方面的假期生活,家校协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达拉特旗第十一小学以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为落脚点,向课堂要质量,在提质上下功夫,将减负增效落实落细,于细微处见真章,形成了落实“双减”的浓厚氛围。 (转自《鄂尔多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