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龙 摄
在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南红桥村,一座养老服务中心拔地而起,吸引了村里很多老年人来这里安度晚年。在这里,老人以土地入股,不仅可以在养老服务中心免费就餐和居住,还能领取入股分红。这也是自治区首个“以地养老”服务中心。
“以地养老”模式是在以前实行土地托管模式的基础上,在旗委、旗政府的支持下,各级民政局的指导下,镇、村主要负责人与村民们沟通如何更好地完善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提出的。南红桥村按照党委高位推动、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经营托管、村民入股分红、公司技术指导规范、粮食银行兜底保障的运行模式,持续推进“土地保底入股分红”,按照合作社占股40%、农民占股50%、养老院占股10%进行利润分配,村集体不再进行分红,让利养老服务中心。村里的老人将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由村委会集中托管到合作社,老人享受保底收入和入股分红。收入可用于支付养老服务费用,老人入住养老服务中心,享受就近、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
记者了解到,该养老中心总占地面积3511平方米,配置标间17个,可容纳34位老人,养老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配套建设了餐厅、宿舍、医务室、活动室、蔬果大棚等功能区域,今年九月底开始试运行。
南红桥村三间房社的贾三有意向入住养老服务中心,她和老伴儿在这儿就餐后,顺便看看居住环境。她说:“这里的房子既美观又实用,房间里的柜子做得挺好,还有洗漱间,我们老年人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饭菜都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我们自己不用花钱,在村里就能养老。”
在村里的闲散空地上,记者还看到许多正在搭建的温室大棚。据了解,温室大棚将由村集体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化养殖等产业。村民可参与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的劳作和温室大棚的生产管理工作换取积分,所换积分可在养老服务中心就餐、就医,这既为有劳动力的老年人减轻了生活负担,也是盘活老年劳动力资源的有益尝试。
“我们的土地全部托管出去了。闲暇之余,我在公司打工,夏天除草、秋天摘玉米,让我增加了收入,还能挣点积分。我们的积分可以在养老院里面吃饭,也可以就医使用,十分方便。”刚刚劳作完的老人梁换说道。
截至目前,南红桥村有168位老人参与到土地合作经营入股中,入股土地面积共5100亩,亩均增收600余元,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60万元,实现了历史新突破。
“以地养老”模式通过整合宅基地、承包地流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政策资源,充分发挥了土地的隐性增值作用,把过去“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了农村养老资金的“储蓄池”。土地托管和养老托管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真正实现老人、土地双托管,“托”出满满幸福感。
“‘以地养老’模式是我们根据南红桥村的立地条件,在成熟的土地托管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出的‘老人、土地双托管’模式。下一步,我们将以南红桥村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结合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推广‘老人、土地双托管’模式,让老年人就地养老,实现老有所住、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王爱召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段皓晨说。